• 会员
    停止内化和复制厌女症,破除女性之间的有毒竞争,建立自爱与自信,重塑姐妹情谊。《女性之间的隐秘战争》旨在探讨女性之间的竞争和敌对关系,深入挖掘了家庭、职场和生活3大场景中女性之间的竞争现象。作者们提出,女性之间的竞争是一个被社会视为禁忌的话题,它常常被隐藏和否认。这种否认可能导致竞争变得有害。作者们从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4个层面来探讨女性厌女及女性之间有毒竞争的成因,并根据了科学证据和对百
    社会学11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不理自己了?为什么有人会躲在背后说坏话,抱团排挤人,甚至霸凌别人?比起男生间的“用拳头解决问题”,女生间的攻击似乎更为隐秘和复杂。在本书中,蕾切尔采访了曾是霸凌对象和霸凌者的女孩们,直面给无数女性带来困扰乃至创伤的畸形社交文化。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对冲突和愤怒的回避令女孩
    社会学24.3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
    社会学8.7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近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越发动荡,区域冲突加剧,经济萎靡不振,迷茫与失序感充斥于公众情绪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以致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战争的教训,心态倒退回19世纪,变为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拥趸。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层面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何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荣的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使
    社会学18.9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她们原本住在云南或广西,未成年或成年不久就被拐卖、拐骗到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成婚,成为异乡人。作为国内第一部被拐卖、拐骗妇女口述访谈实录,本书较全面、深入地呈现了拐卖人口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国内跨地区被拐卖拐骗人口,深化相关研究,推进“反拐”行动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社会学24.1万字
    4.8万人气
  • 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
    社会学13.2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作者从事多年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的汇集,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情境与个体行为、职业适应与就业观念、劳动保障与经验借鉴、下岗职工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考察了社会变革中人们对制度的适应和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建构,探究了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可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调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社会学21.7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在如今这个年代,成为精英意味着什么?卷学历,刷简历,从事光鲜的工作,以拼命加班为荣,精心择偶以培育优秀的下一代……“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足以概括精英社会的现状。努力就会成功吗?也许。但历经万难成为人上人后,顶层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逸。昂贵的教育投入和工作所带来的人格异化与时间饥荒,是成为精英必须付出的代价。在本书中,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马科维茨从精英身份出发,揭露了20世纪中叶以来
    社会学39.6万字
    4.8万人气
  • 这是一本历史书,却写得像一篇散文;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却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样的严肃枯燥;它是按严格的学术规范写作的,却能够潇洒自如,趣味十足,仿佛是在写一个个故事。《伦敦传》把伦敦这个“人物”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它的前世,它的今生,它的成长,它的变形;它的河流,它的街道,它的天空,它的教堂——几乎是无所不包:石头、草木、大火、灾难……但更重要的是伦敦人,那些在历史的尘埃中突然被唤醒的无数小人
    社会学53.6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社会学教程(第3版)》是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学的入门书。《社会学教程(第3版)》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社会学教程(第3版)》涉及的主要论题有:社会及其构成、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组织与管理、社区及城乡发展、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社会学教程(第3版)》力图从社会学理论和我国社
    社会学31.8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社会学17.7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关于城市研究的最新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揭示了城市的兴盛与衰退、它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以及它如何为人类提供最大的福祉。最终,他雄辩有力地向我们证明: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创新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精心培育和维护自己的城市,否则将会自食
    社会学27.9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本套装包含上野千鹤子《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无薪主妇》《身为女性的选择》3部作品。
    社会学24.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作者通过七年的社会观察和调研,大量参考智库研究数据、学者观点、社会热点,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全球发展趋势,其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版图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者构思了一个逻辑严密的认识论体系,描述了八大趋势及其相互关系:人口大逆转:全球人口的失衡与下一次工业革命;银发族引领新潮流:跟上科技浪潮的老年群体,以及“老年”与“青年”的未来;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新旧中产阶级的碰撞与关
    社会学17.8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
    社会学16.2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20世纪科学巨人诺伯特·维纳的惊人巨作。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影响巨大的新范式。源自本书的“赛博朋克”已为广为人知的社会学符号。《控制论》是对控制系统理论的精彩诠释,从牛顿时间到伯格森时间,从反馈和振荡的精妙设计,到神经系统和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从控制论在精神病理学中的实践,到信息、语言和社会中的交互影响。其中每一个主题都深度洞察,每一章节都精彩纷呈。无论你是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寻求更深的理解
    社会学22万字
    4.7万人气
  • 《噪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携手决策领域专家奥利维耶·西博尼和卡斯·桑斯坦共同推出的重磅新作,也是卡尼曼继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之后酝酿10年思考的全球瞩目里程碑式巨作,行为科学领域又一重大发现。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偏差是导致人类判断出错的关键。但是今天,卡尼曼系统性地指出:噪声,才是影响人类判断的黑洞。《噪声》一书通过系统性研究,通过两个公式揭开了“判断出错”
    社会学158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带领读者回归到广告时代开始的日子——富兰克林时代,从源头解析广告营销至今的兴衰历程,为困扰无数从业人员自从进入后广告时代开始“为什么人们不再相信广告?”这一究极问题寻找答案。通过将可口可乐与红牛、IBM、谷歌、苹果等将故事方案转化为行动的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分析,使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将故事的拉动力量融入市场营销、品牌、广告和销售中,通过解析这些代表行业最前沿的巨头的改变,促使
    社会学10.2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就现实生活问题带来的困扰、经历以及人们应对问题时所需要的关怀、协同和整合的要求展开讨论,包括: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
    社会学15.8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进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进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生产率和风险应对力是判断人类进步的两个关键维度,前者解决正常情况下的生活,而后者决定非常条件下的生存。在《文明的逻辑》一书中,作者以“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历程为线索
    社会学47万字
    4.7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