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中国船舶研发史 编委会
中国船舶研发史 专家委员会
中国船舶研发史 编辑部
序
前言
第一章 海洋和科考船
第一节 人类和海洋
一、洋和海
二、海洋资源
第二节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
一、早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三节 科考船定义与分类
一、科考船定义
二、科考船分类
第四节 国外科考船发展概况
第二章 科考船特征
第一节 科考船功能
一、水体调查
二、大气调查
三、海底调查
四、声学调查
五、深海调查
六、实验分析
七、遥感信息观测印证系统
第二节 科考船功能要求
一、性能要求
二、线型要求
三、安全要求
四、电力推进
五、动力定位
六、减振降噪
第三节 科考船总布置要求
一、总布置
二、实验室及其特殊装置
三、作业甲板布置
四、科考船辅助舱室
第四节 科学考察作业支撑系统
一、科学考察绞车
二、科学考察设备收放系统
第三章 艰难起步、奠定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典型科考船
一、第一艘海洋调查船“金星”号
二、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气象调查船“气象1”号
三、第一艘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
四、第一艘海洋综合科学调查船“实践”号
五、第一艘沿海综合调查船“向阳红07”号
六、第一艘地球物理勘探船“奋斗一号”
第四章 开拓进取、走向深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典型科考船
一、浅海石油地震勘探双体船
二、1 000吨级科学调查船“实验2”号
三、为“718”工程改装的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05”号
四、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09”号
五、中国十大名船之一“向阳红10”号
六、科考船“科学一号”
七、海洋地质调查船“海洋四号”
八、远洋综合考察船“大洋一号”
九、南极科考破冰船“雪龙”号
十、海上综合实践和研究平台“东方红2”号
十一、科考船“实验3”号
第五章 勇攀高峰、迈入先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典型科考船
一、科考船“科学三号”
二、海洋石油物探船“海洋石油718”号
三、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号
四、小水线面双体综合科考船“实验1”号
五、地球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720”号
六、深水工程勘探船“海洋石油708”号
七、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
八、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
九、三维高性能多缆物探船的“发现6”号
十、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新“向阳红10”号
十一、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6”号
十二、海洋综合试验船“电科1”号
十三、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号
十四、深海潜水器母船“探索一号”
十五、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十号”
十六、海洋地质综合调查物探船“海洋地质九号”
十七、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号”
十八、深渊海沟科考母船“张謇”号
十九、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
二十、海洋地质综合调查物探船“海洋地质八号”
二十一、轻质科考船“嘉庚”号
二十二、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
二十三、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
二十四、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沈括”号
二十五、深海大洋高端人才的摇篮“东方红3”号
二十六、海洋渔业综合调查船“蓝海101”号、“蓝海201”号
二十七、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实验6”号
二十八、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
第六章 经略海洋、近海调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典型科考船
一、“奋斗四号”和“奋斗五号”海洋地质调查船
二、工程地质调查船“勘407”号
三、海洋地质调查船“探宝号”
四、科考船“海大号”
五、综合调查船“延平2号”
六、穿浪型双体调查船“东远01”号
七、小水线面双体调查船“东远02”号
八、多用途调查船“东远3”号
九、地质调查船“兴业”号
十、近海科考船“创新”号
十一、海洋地质科考船“业治铮”号
十二、综合海洋环境调查船“向阳红08”号
十三、综合调查船“润江1”号
十四、海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十五、科考船“向阳红18”号
十六、试验母船“清研海试1”号
十七、海洋调查船“向阳红21”号
十八、科考船“向阳红51”号
十九、海洋科学调查船“向阳红02”号和“向阳红03”号
二十、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号
二十一、综合海洋调查船“向阳红28”
第七章 锐意进取的研发设计团队
第一节 “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研发设计团队
第二节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研发设计团队
第八章 科考船发展展望
一、船型多样化
二、组合模块化
三、节能环保
四、智能化
五、传输网络化
六、立体观测
七、科学考察设备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更新时间:2023-04-23 2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