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树莓派简介
引言
1.1 树莓派是什么?
1.2 树莓派周边配件
1.3 树莓派能做什么?
第2章 树莓派入门基础知识
2.1 系统选型
2.2 新系统下载及烧录
2.3 恢复卡制作的操作步骤
2.3.1 方法1
2.3.2 方法2
2.4 烧录系统
2.5 初始化系统
第3章 树莓派GPIO的使用
3.1 GPIO的概念及相关库的使用方法
3.2 树莓派上使用wiringPi库
3.3 如何利用wiringPi优雅地点亮一个LED灯
3.3.1 硬件材料准备
3.3.2 接线方式
3.3.3 编写代码测试
3.4 玩转流水灯和游侠灯
3.4.1 流水灯
3.4.2 游侠灯
第4章 树莓派中I2C功能的使用
4.1 I2C的概念
4.2 I2C实战小项目
4.2.1 接线方式
4.2.2 启用I2C配置
4.2.3 检测Slave设备状态
4.2.4 查询寄存器表并简单测试
4.2.5 编写C语言测试代码
4.2.6 编写Python代码进行测试
4.2.7 关于Python中的I2C函数
4.3 使用I2C协议的其他应用
4.3.1 点亮LCD1602液晶屏显示树莓派的IP地址
4.3.2 利用OLED展示树莓派磁盘状态信息
第5章 树莓派SPI介绍及应用实例
5.1 SPI协议简介
5.1.1 SPI协议概述
5.1.2 SPI的优缺点
5.1.3 采用主-从模式(Master-Slave)的控制方式
5.2 树莓派SPI概述
5.2.1 引脚和GPIO映射
5.2.2 关于SPI的速度
5.3 树莓派上启用SPI功能
5.3.1 通过raspi-config工具
5.3.2 通过编辑/boot/config.txt文件
5.3.3 通过图形界面
5.4 树莓派SPI应用实例
5.4.1 检查SPI设备状态
5.4.2 准备SPI外设并接入树莓派
5.4.3 安装Python库文件
5.4.4 编写定制的测试代码并进行测试
5.5 让树莓派变身为一个环境检测站
5.5.1 BME280模块介绍
5.5.2 接线方式
5.5.3 编写代码获取数据
5.5.4 总结
第6章 树莓派UART串口介绍及应用实例
6.1 UART简介
6.2 树莓派串口说明
6.3 在树莓派上配置启用UART
6.4 在树莓派上进行串口通信
6.4.1 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串口通信
6.4.2 通过C语言实现串口通信
6.4.3 拓展实例
6.5 关于树莓派串口别名及切换硬件串口
6.5.1 串口别名
6.5.2 更换串口端口
6.6 总结
第7章 树莓派PWM介绍及应用实例
引言
7.1 PWM控制原理
7.2 树莓派PWM通道信息
7.3 wiringPi库的PWM接口介绍
7.3.1 硬件PWM
7.3.2 软件PWM
7.3.3 软件PWM注意事项
7.4 PWM应用项目实战
7.4.1 呼吸灯效果
7.4.2 舵机控制
第8章 树莓派开源网络应用实例
引言
8.1 树莓派搭建RTMP流媒体服务器
8.1.1 安装Nginx及模块
8.1.2 启用RTMP
8.1.3 客户端连接测试
8.2 树莓派搭建Samba文件服务器
8.2.1 什么是Samba文件服务器
8.2.2 需要准备的设备
8.2.3 安装配置Samba服务器
8.3 树莓派搭建NFS文件服务器
8.3.1 什么是NFS文件服务器
8.3.2 需要的设备
8.3.3 安装配置NFS文件系统
8.4 树莓派搭建日志服务器
8.4.1 什么是日志服务器
8.4.2 需要的硬件
8.4.3 安装rsyslog服务
8.4.4 配置rsyslog作为服务器
8.4.5 创建新模板
8.4.6 重启服务并测试
8.5 树莓派搭建MariaDB数据库服务器
8.5.1 什么是MariaDB
8.5.2 MariaDB和MySQL的区别
8.5.3 安装MariaDB
8.5.4 配置MariaDB
8.5.5 创建一个数据库
8.5.6 添加一张表
8.5.7 插入几条记录
8.6 树莓派搭建PostgreSQL数据库服务器
8.6.1 什么是PostgreSQL数据库
8.6.2 安装PostgreSQL
8.6.3 配置PostgreSQL
8.6.4 创建数据库
8.6.5 常见控制台命令
8.6.6 基本SQL语句
8.7 树莓派搭建Mosquitto MQTT服务器
8.7.1 什么是MQTT服务器
8.7.2 安装Mosquitto服务器
8.7.3 检测服务器状态
8.7.4 在树莓派上测试Mosquitto代理
8.7.5 多主机测试
8.7.6 尝试使用Python的paho-mqtt库
8.8 树莓派搭建DHCP服务器
8.8.1 什么是DHCP服务器
8.8.2 测试环境
8.8.3 配置1号主机DHCP服务
8.8.4 修改DHCP服务的配置
8.8.5 重启服务以生效配置
8.8.6 开启路由转发
8.8.7 配置IPtables实现流量路由
8.8.8 注意事项
8.9 总结
第9章 树莓派上利用TensorFlow实现对象检测
引言
9.1 软硬件环境介绍
9.1.1 硬件准备
9.1.2 软件准备
9.2 操作步骤
9.2.1 更新系统及软件仓库
9.2.2 创建TensorFlow的工作目录
9.2.3 安装TensorFlow的Python库和部分依赖
9.2.4 安装OpenCV视觉框架
9.2.5 编译安装Protobuf组件
9.2.6 重启系统
9.2.7 重新登录系统并设置TensorFlow目录结构
9.2.8 下载TensorFlow模型
9.2.9 修改用户初始化配置文件
9.2.10 利用protoc编译Protocol Buffer文件
9.2.11 下载ssdlite_mobilenet_v2_coco模型
9.3 对象检测测试
9.3.1 在树莓派上启用摄像头
9.3.2 下载检测脚本
9.3.3 接入摄像头
9.3.4 执行脚本并进行检测
9.4 总结
第10章 树莓派扫描仪——树莓派+OpenCV
引言
10.1 原理
10.2 硬件准备
10.3 软件准备
10.3.1 软件包版本信息
10.3.2 查看软件版本的方法
10.4 配置环境
10.4.1 检查网络状态
10.4.2 更新软件仓库并安装软件
10.4.3 创建并激活虚拟环境
10.4.4 启用摄像头
10.5 代码调试
10.6 应用拓展
10.7 总结
第11章 AI换鼻子——树莓派+OpenCV
引言
11.1 AI换鼻子的原理
11.2 硬件需求
11.3 软件需求
11.3.1 Raspbian操作系统
11.3.2 Python3环境
11.3.3 virtualenv环境
11.3.4 dlib库
11.3.5 shape_predictor工具和get_frontal_face_detector函数
11.3.6 预测模型库下载
11.4 操作步骤
11.4.1 烧录镜像,启动并完成初始化配置
11.4.2 启动树莓派
11.4.3 接入摄像头
11.4.4 系统初始化环境调试
11.4.5 树莓派摄像头测试
11.4.6 编写代码
11.5 开挖脑洞,发散思维
11.6 总结
第12章 树莓派通过U盘启动系统
引言
12.1 硬件需求
12.2 前期准备
12.3 更新升级系统
12.4 更新bootloader
12.5 检查启动选项
12.6 无卡启动测试
12.7 制作USB启动盘
更新时间:2023-09-15 1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