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25 10:25:5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在仍旧占据优势的过去面前,我们需要改变正在开始的未来。因为,过去的时代和我们正处在的这个时代本身出现了诸多非均衡现象。这些非均衡现象主要集中于结构变迁与转型,特别是那些关于“社会形态”的讨论。新世纪之初,有相当多的人士认定,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那么,对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意味着我们就现实的社会生活已经达成“后工业社会”的普遍共识了呢?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更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本书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更加均衡型的社会。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晓壮
- 会员本书从社会建设理论角度探究了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问题。本书认为社会建设既是社会领域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体的建设,从而界定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及构成,这对社会建设是什么,建设什么,给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启示。结合主观调查数据、客观收集数据,对一个市域社区社会建设进行主客观量化研究,以衡量其社会建设发展程度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地找出短板、弱项,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社会建设的有效机制,这不仅回答了社会建设怎政治理论10.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要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开展编写。第一章绪论,论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论述国内外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以及不足之处。第三章至第六章,总结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与现状,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要素与特征,提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对未来乡村和乡村公共空间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理论社科14.7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全球主流社会工作证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交叉学科视角,整理适合中国老人长期照护的经验证据。共七章,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第三章现状与问题,第四章证据的整理,第五章证据的合成,第六章证据的转化,第七章推进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的循证机制和对策。主要回应了如何结合现有经验证据开展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相关问题。本书不但可以丰富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的社科9.9万字
- 会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是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本书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一——组织振兴,深入攀西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重点介绍乡村振兴与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发展历程与现状、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乡村自治实践、乡村德治建设、乡村法治建设、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本书研究成果容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社科19.1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论基础、演进历程、基本经验、时代要求、总体方略、实践路径、价值意蕴。首先,从理论维度挖掘和提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其次,从历史维度梳理中国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历史经验,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要内容、目标指向以及实践典范。再次,从实践维度聚焦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实践,从时代要社科1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