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9-11-22 16:48:24 最新章节:附录二:委托监护协议(范例)
书籍简介
监护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等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照顾、管理、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最初监护的作用主要在于补充被监护人的能力。罗马古时,设置监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家族的财产利益。此时的监护属于权力的范畴,有片面性。到了共和国末叶,罗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家族制度崩溃,财产共有的观念逐渐消失,家长以子女的利益为前提用遗嘱的形式为子女指定监护人,已不再以家族的利益为重。这样,监护制度便由保护家族利益和法定继承人利益而变为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和第18条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及监护人职责进行了规定,之后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撤销监护资格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看,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在监护人资格、监护种类、监护责任等方面的规定日益显出不足,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在监护监督和国家监护等方面并未进行规定,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陷入困境。因此需要予以完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三次审议稿)都对监护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正。
上架时间:2017-02-24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林艳琴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新西兰独特的意外事故综合补偿机制的历史演进为核心,呈现了新西兰《意外事故补偿法》(ACA2001)的全貌,同时纳入对澳大利亚、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四个典型国家的意外事故救济机制的历史和比较考察。通过历史和比较的考察,旨在以他山之玉为我国现有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的整合和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法律29.8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包括专业学习初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试方法;专业学习不同时期的包括家庭作业、研讨课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在内的论文写作方法;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文献引用技能等,介绍了法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法律23.1万字
- 会员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法律28.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架构”这一网络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释数字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何推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政策调整,“架构”不仅是规制性手段,也是生产性空间,集中代表了数字生产方式需要法律保护的核心利益,围绕这一利益诉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体两面,以及互联网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内在逻辑。法律26.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着眼中日学术交流,不但描述了日本刑法乃至国际刑法的历史与现状,追忆了中日刑法学交流中中方的重要推手“北高南马”(高铭暄、马克昌),思考了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带来奇点临近时法律学者的使命;下编着眼历史流变中的中日关系,作者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对中日关系及东亚发展作出梳理和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中日置身其中的亚洲特别是东亚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亚洲、对人类当下及未来命运的法律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