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东盟研究(2018年第三辑 总第七辑)
更新时间:2021-01-06 18:52:41 最新章节:《中国—东盟研究》征稿启事
书籍简介
《中国—东盟研究》于2017年创刊,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聘请国内外知名东盟问题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本刊围绕中国—东盟研究领域,重点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致力于中国—东盟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的有机融合,一年四辑(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辑为“一带一路”东盟学者特辑,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与展望,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内容详实,条分缕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兼具权威观点,既适合高等院校在校生学习阅读,也适合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及政府官员作为参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会员《中国—东盟研究》于2017年创刊,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聘请国内外知名东盟问题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本刊围绕中国—东盟研究领域,重点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致力于中国—东盟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的有机融合,一年四辑(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辑为“一带一路”国内学者特辑,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与展望,并提出学术13.6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日本文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日本学刊杂志社承办的学术集刊,以“长周期日本”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段、广视域、深层次、跨学科研究,深刻透析日本,广泛涵盖社会、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外交及历史、教育、文学等领域。本书为2019年第1辑,也是创刊号,设有“理论探讨”、“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外交史”、“经济史”和“海外日本研究”五个栏目,收入九篇文章。杂志18.7万字
- 会员《外国文学评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核心期刊,重点刊登关于外国古典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论文,关于当代文学思潮、理论流派及重要思想理论家的研究论文,关于中外文学关系、中外作家作品的比较方面的研究论文等,并及时提供国外有关文学研究的一手重要信息。本书汇编了《外国文学评论》成立三十周年以来的每一期目录、编后记的内容,并根据每一年编辑部的建设情况,撰写了三十年大事记。杂志21.1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刊发11篇文章,包括《试论动词“建议”和“提议”的句法语义差异和使用特点》《程度副词“太”的核心超量义及主观评价功能》《中亚留学生“是”字句偏误研究》《从马来西亚华裔的轻声习得谈起——兼论针对海外华裔的轻声教学》等。杂志13.1万字
- 会员《鼓浪屿研究》是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于201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专注于鼓浪屿地方区域文化研究,其中探讨鼓浪屿历史上与英国、德国、日本关系的论文获得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关注;鼓浪屿华侨研究、女子研究及体育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皆为突破性的研究。鼓浪屿面积虽然只有1.78平方公里,但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名人史迹众多,与中国近代历史有七横八纵的关联,更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一座研究富矿。杂志12.7万字
- 会员本书是《医疗社会史研究》的第七辑,以“煤矿工人的身体与健康”为主题,探讨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采煤社区职业、环境与矿工健康的历史,收录的论文充分运用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档案文献资料,致力于跨学科的采矿、健康和身体史研究的跨国对话。书中收录的论文源自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心、口述史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工作环境与身体:历史学与比较视阈下的煤矿健康杂志18.5万字
- 会员本书是《医疗社会史研究》的第八辑,以“医疗传教士研究”为主题,覆盖“传教士与医学人才培养”“传教会的地方化”“传教士的帝国背景”“传教医学的知识结构”“传教会的实用主义倾向”“医学传教与医校特色”“传教士与戒烟管理”“西药入华”“传教士的中国认知”“早期教会医院的运作”和“图书传疫”等各大主题。书中通过各个角度和各种方法的专题研究、原始材料和近著(或重要著作)评论,展示历史进程中的医疗传教士的各种杂志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