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混凝土施工期温控和湿控防裂方法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泵站混凝土施工期温控和湿控防裂方法研究

郭利霞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水利工程7.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09 19:48:21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特性、温度、湿度与应力仿真计算方法以及防裂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应力场基本理论,引入湿度扩散理论,研发相应程序,实现了水管冷却效应的温度,湿度和应力仿真计算,提高了防裂研究的精确度。建立了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经试验对比,该模型优于国内现有模型;运用多项式对表面热交换系数进行拟合,并考察了不同风速和相对湿度对表面热交换系数的影响。在工程现场室内外混凝土非绝热温升试验反演基础上,提出湿度特性参数也可以不用专业试验测定而通过工程反演得到。依托具体工程,研究了混凝土泵站的重要防裂部位,并给出相应的防裂措施。依据实测温度资料,运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温度场进行反演计算,获取施工防裂措施有关的特征参数,并反馈分析后续工程,研究了联合防裂措施的整体防裂效果。
上架时间:2015-05-10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对特定时空背景下黄河铜瓦厢决口发生的基本史实、由此形成改道的影响,以及晚清政局动荡的加剧,做了系统厘析,以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灾害与政治的错杂关系。又因该事件属于清初以降关涉甚重的河政问题,相关探讨延展至改道引发的朝野论争、体制变革以及新河道治理。本书认为,黄河在清前期被强化的政治属性,在晚清时期不仅未趋弱化,还因改道的发生以及政治局势的波诡云谲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展现出来。
    贾国静工业21.7万字
  • 会员
    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集体化时代,大型水利工程何以成为可能?本书以1958~1962年甘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兴修为例,综摄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学的解答。本书勾勒了一个为引洮工程修建而结成的特殊的“工地社会”,描述工地上具体而微的各种生产与生活实践,以此来揭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
    刘彦文工业2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