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宽容与对话:拜克视域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
更新时间:2022-11-17 16:43:11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和犹太教因基本教义和观念的分歧进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战,论战双方为德国自由派神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与德国犹太哲学家利奥·拜克。本书从拜克的反批判入手,剖析了拜克对犹太教的现代化阐释,即犹太教的伦理一神本质、“隐秘”与“诫律”的对立统一及动态发展等特征,在伦理和实践视域中揭示了拜克参加论战的最终目的,积极评价了拜克希冀两种宗教走向求同存异、对话合作的前瞻图景,对利奥·拜克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高萍
- 会员本书以陕北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家族:艾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以艾氏主姓村:西村为主要调查点,在“认同”的视角下,将社会记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代陕北家族组织的形态样貌做了描摹。其创新之处在于勾勒出陕北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研究与把握陕北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期待这个北方的个案可以对长期以来以东南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宗族(家族)研究进行补充。人类学19.8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关于爱和生命意义的议题,经常沦为心灵鸡汤类书籍的消费对象,本书试图对其进行严肃的哲学探究。基于对当代分析伦理学相关研究的批评和发展,本书提出一种“爱的共情”的爱的理论,并论证爱的价值构成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希望本书在推进相关研究的同时,为当代人思考对自身实践生活至关重要的价值,提供一些助益。哲学1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孝道思想”为研究核心,将众多宋代巴蜀名儒、家族集中进行考察,从各种历史文献中挖掘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相关内容,以探求宋代巴蜀思想文化中的德孝特征和宋代巴蜀孝道思想的个体特征,进一步丰富巴蜀文化的深刻内涵。哲学18.8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选择《小熊维尼》《彼得·潘》《驯龙高手》等9部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经典童话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揭示童话在儿童伦理道德观念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全书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既能让读者对于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形成整体认识,又能帮助读者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具体的童话作品。哲学17万字
- 会员本书使用国别调查数据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人与东南亚国家华人、东南亚国家华人与当地主要族群之间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涉及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开放社会心态。除多重比较之外,本书也对影响不同类型价值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影响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总结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书提出共享价值观形成的3个机制,即价值观扩散、价值观同化和受共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华人主要通过价哲学15.5万字
- 会员本书从死亡之思的缘起、死亡之思的表达、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向死而善的逻辑、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等方面,探讨了“向死而善”在“死亡之思”中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哲学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