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追赶:中国创新之路
更新时间:2023-05-30 15:13:5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中国式增长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企业“超越追赶”的路径与模式是什么?如何用创新构筑穿越周期的力量?本书基于吴晓波教授三十余年深入系统研究中国企业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创新管理实践中,并对其规律进行总结,以《科学》杂志的“世纪之问”为切入点,首先对世界上较少的几个实现成功追赶国家的历程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直至改革开放的追赶历程和经验教训进行脉络式的梳理、研究和总结,接着对现有追赶理论展开了系统回顾和理性批判。在此基础上,从二次创新、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机会窗口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对“超越追赶”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理论构建。书中系统研究了中国企业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创新管理实践并总结背后的规律,构建抓住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实现“超越追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给出基于“超越追赶”理论总结而出的“跨技术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为处于追赶中的企业提供追赶和实现超越追赶的“中国方案”。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晓波 方刚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多灾多难?世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经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即新兴七国)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温铁军团队再次执笔,将这些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经济22.9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加快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本书首先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然后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型工业化、共同富裕等主题,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实践路径设计;最后围绕深化改革主题,阐述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重点包经济18.5万字
- 会员《国富论》是第一部引起公众关注的经济学著作。本书为英文版。作者亚当·斯密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该书基于小政府理念和公民自由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原则,为国家繁荣提供了一套至今未被超越的方案。它无需读者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即便过了200多年,它依然能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宝贵的启示。经济11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林毅夫寄语;第二部分为林毅夫教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心得和提问的批注和解答;第三部分为互动交流;第四部分为微信群内的专题讨论。经济36.4万字
- 会员本书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领域,首先阐述“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指导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作用;然后以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指南为基础,详细介绍绿色园区、绿色项目的评估工具和应用案例;最后介绍数字化技术给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全球新格局下的挑战与应对。经济14.6万字
- 会员《国富论》是第一部引起公众关注的经济学著作。本书为英文版。作者亚当·斯密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该书基于小政府理念和公民自由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原则,为国家繁荣提供了一套至今未被超越的方案。它无需读者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即便过了200多年,它依然能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宝贵的启示。经济1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从公元前3000年到21世纪,从一块泥板上的债务记录到制霸全球的金融巨兽,资本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书中,作者站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耗散结构”两大理论基础上,阐述了资本是如何积累、如何形成的,又投向了什么地方、塑造过哪些文明和霸权:古希腊时期的虚拟金融概念、十字军东征催生了近代银行系统、殖民贸易让欧洲商队遍布全球、战争资本主义护卫英国重组全球产业分工、金融资本如何打造一个个巨型理论26.2万字
- 会员全书共分为15章,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理。本书结构清晰且简洁,将现实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力图以简明扼要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和读者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成为学生们真正爱读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此外,本书特别重视经济学里的一些重要概念,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相关专业的通用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理论2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