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在线阅读
会员

温病条辨(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清)吴瑭著 宋咏梅 臧守虎校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5万字

更新时间:2023-09-15 15:38:56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六卷,立温病证治法238条,并于诸条之下自注自辨。卷首“原病篇”,引《内经》原文并加以诠释阐发,以原温病之始;卷一至卷三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等四时温病证治分录于上、中、下三焦篇;卷四为杂说;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男。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吴瑭著 宋咏梅 臧守虎校注
主页

最新上架

  • 天池伤科流派为东北地区骨伤学科的代表流派,始于清代,由刘德玉、刘秉衡老先生家传,由刘柏龄弘扬、发展,传承至赵文海、冷向阳等人。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骨伤科诊治技能,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骨伤科特殊检查方法与临床常用骨科辅助检查、常用治疗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天池伤科流派的疾病分析、诊断特点与临证治疗、康复经验等内容,围绕天池伤科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诊治技能,从手法、练功、方药等方面详细讲解,配
    赵文海 赵长伟 蔡文君编著医学21.1万字
  • 本书认真总结了先秦古代哲学以及《黄帝内经》时期的整体观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学说,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后世对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与学术发挥,涉及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以及临床中药方剂应用等,从多方面深入阐释了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了中医整体观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密切联系。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整体观的源流及中医对整体观的认识、实践内容、发展,是当前全面阐述中医整体观理论的重要作品,对中
    刘星医学1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李士懋、田淑霄教授的医案集。李士懋、田淑霄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作者认为对个案的分析、总结,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中医,就必须学医案,从大量的医案中总结其辨证论治的规律。本书所集医案,均为作者亲手所治者,有门诊或病房的记录,亦有追忆的医话形式。不论效与不效,凡有所悟处,皆详于按语处,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李士懋 田淑霄医学15.2万字
  • 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有183个国家或地区在使用针灸,中医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为让更多的国际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医针灸,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领衔主编了本书。本书以图片为主,采取多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阿拉伯语6语种)文字,从不同的视角和专题,展示中医
    刘保延 杨金生主编医学8.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医文化专著。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主要论述中医文化的生命观、疾病观、诊疗观、养生观以及中医文化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与思维方式;下编主要论述中医文化的思想基础,包括易学文化与中医、儒家文化与中医、道家文化与中医、兵家文化与中医等等。旨在从文化探寻中医理论之基础,以中医开启传统文化之宝藏。
    贾成祥医学24.8万字
  • 本书上篇医论新悟,从病证结合分析辨病与辨证的思路方法,以及从数十年来所从事的血瘀证及血管病研究入手加以演示及剖析。此中又以临证的关键眼点如舌诊、脉诊及立法进一步说明。中篇再从病证结合角度出发,对具体用药经验及方剂进行阐释及立新,对经临床验证的予以选择性介绍。下篇临床录验,按心脏和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等加以分篇叙述。以更贴近临
    史载祥 黄柳华主编医学30.7万字
  • 会员
    为了便于学医者学习及使用,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作为面向临床的25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出版项目,按照“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全面搜集、整理古今中医文献的基础上,对头痛的名称进行源流考证,并辨析病因病机,探讨证治沿革,综括历代治法,汇集历代方药,荟萃古今医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实际,为高级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提供
    田丙坤主编医学39.5万字
  • 《伤寒总病论》为宋代医家庞安时所著。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三年(1823)黄丕烈士礼居复刻宋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共6卷。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参
    (宋)庞安时著 王鹏 王振国整理医学6.4万字
  • 本书精选刘学文教授临证用方60余首,包括经方、时方、自拟方,紧紧围绕其临证实践,从原方加减运用、治疗病种、典型病案(200余则)、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翔实的介绍,突出对当前疑难杂症的运用经验,力求通过精练的按语启迪后学,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刘学文教授临床教学经验的一次总结。书中所选病例均为临床中有效病例,方药记录详细,不加修饰,充分展现原始病例诊疗情况。书中所记录处方在临床中历经
    刘学文 方振伟 薄文斌主编医学2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在选择中医五官科学真实案例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对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全过程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思路及其病情变化与治疗反应的描述,为中医理论学习与中医临床之间建立桥梁,培养对中医五官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能力。书中重点选择临床常见和中医治疗有特色的病种,主要介绍了30余个眼科常见疾病和近30个耳鼻咽喉常见疾病的病案,每个疾病的编写体例分为疾病概要、病例摘要、诊疗思路、辨证分析、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复诊情
    彭清华 (美)Cara O. Frank Portia Barnblatt中医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