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之用:从启蒙运动到反恐战争
更新时间:2023-12-14 17:59:29 最新章节:第9章 索引
书籍简介
上帝死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家面对上帝之死引发的危机,为他寻找了各种替代者。从启蒙运动的“理性”到唯心主义的“精神”,从浪漫主义的“艺术”到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它们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演进,也是现实政治层面的对策。然而知识分子提出的种种主张总是难逃“双重真理”困境,颠倒了理论与生活的关系。因此宗教信仰依然难以被真正替代。“9·11事件”后,这一问题再次回到舞台中央。在资本主义所谓的无神论时代,上帝似乎突然起死回生。本书中,伊格尔顿提纲挈领,清晰深入地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当下精神生活源流的重要参考和风趣解说。思想不仅求真,也要有用。伊格尔顿生动还原了思想的内外语境,揭示时代具体的意识形态任务,辨析思想史发展的综合动力。知往鉴今,面对我们当下的精神危机,“文化”似乎依然最堪重用,也最值得期待。尽管危机重重,但“一种新的信仰、文化和政治结构或许就诞生在此处”。
译者:宋政超
上架时间:2023-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奥威尔批评”(OrwellCriticism)是重要的学术史课题,但必须要放置到相关思想史语境才能得到有效和深入的阐释。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巨大的影响力和文学声望导致20世纪以来不同政治谱系的知识分子团体和个体(特别是英美知识界)竞相发表评论。这些极其丰富的评论褒贬不一,策略各有不同,不仅凸显出重要的学术史价值,而且还因其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显著的文化2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