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儒家现象学研究(卷一):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
更新时间:2024-03-29 16:24:27 最新章节:十九 海德格尔与孔子论诗的纯思想性
书籍简介
作者以思想与文化上的夷夏之辩、夷夏之防和良性的夷夏之交为背景和基本结构,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一部分从讨论全球化中的华夏文化所面临的危机,辨析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以及中国自家文化在这个大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反驳那种混淆中国一时的经济国力状况与自己文化状况的看法。第二部分阐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从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谈起,标明一个让人惊异、醒觉、感慨和叹为观止的“辜鸿铭现象”。第三部分是对中华古典经学的新解,也就是通过现象学、结构主义等能良性对待中国古学的方法论视野,让古代文本说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框架解释的、既鲜活又质朴原发的意思。第四部分讨论中国古代哲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特质,以及它的教化含义。第五部分涉及西方哲学、宗教的总体特点、当代变迁及海德格尔思想与老子、孔子学说的关系,其中含有新材料的发现和新鲜理解的形成。本书记录了作者对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与思索,见解深刻,发人深省。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祥龙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于《公羊》而结合《穀梁》《左传》,辨析三《传》差异,而返回公羊家的主义坚持和原则要求。汲取哲学智慧,注重形上提升,始终不失思想高度。采用文本考辨、文字校勘、字句训诂、义理阐发四维结构而治经。深刻挖掘经传文本所蕴含的现代理念,呈现经典跨越时空的价值。隐公元年是孔子编撰的鲁国编年史《春秋》记事之起始年份,具有公羊学标志意义的“元年春,王正月”,具有时间哲学、历史哲学的蕴涵,表明天地万物之气象随刚哲学22.8万字
- 会员本书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哲学12.9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现代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哲学的全面分析,分别从其儒学诠释中的道德形上学、自律道德、良知本体和历史意识四个维度,审视牟宗三在与康德哲学的对话中建构而成的道德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站在原始儒家的立场,认为现代儒学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彻底扭曲和背离了儒学传统,即用道德取代伦理,用规则取代美德,用人取代天,用内在的历史终结论取代了超越的历史可进论;批评牟宗三所建构的道德形上学和宏大历哲学24.2万字
- 会员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民本”。民本与民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书中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和论文信息,一册在手,基本可以了解海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的读者学习、参考。哲学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