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玄府理论研究与应用
更新时间:2024-06-14 15:37:13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玄府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提出于《黄帝内经》,刘完素在《内经》的“玄府”论述基础上吸纳了道学、儒学等相关内容,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特别是对人体的视、听、嗅、味觉以及大脑所表现的思维、意识、神志、精神等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重要性的探索研究,对玄府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发展,得到了发扬;明清医家更是在刘完素的玄府气液学说基础上有所发展。但玄府的概念经过通过两千多年的演变,观察发现因为玄府概念抽象、形态结构不明、功能作用阐发不一等因素,导致医家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玄府理论更好的付诸于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本书深入探讨了玄府定义、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认为玄府是遍布全身、无物不有的至微至细的结构,是人体组织中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的通道,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场所,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气血、运转神机等功能。玄府空虚为玄府病变发病的根本,从而导致气液郁滞,贯穿疾病始终,致病多样,治法上以扶正祛邪、开通玄府为主。玄府理论广泛用于指导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疾病的诊疗,并获得一定的疗效。
上架时间:2023-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方朝义 马凯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本讲稿从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和细化重要知识点;对重要知识点深入阐述,力求讲明讲透。此外,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其科学性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理论运用能力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明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本讲稿主要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医学16.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针灸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分为民国针灸文献、民国针灸医家、民国针灸教育与传播、民国针灸学术变革4中医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