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九讲在线阅读
会员

唐诗九讲

胡云翼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4.4万字

更新时间:2024-07-05 17:34:55 最新章节:(四)妓女的诗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从唐诗的起源开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地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选本!
品牌:卓文天语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胡云翼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力求重返当代诗歌成长的历史腹地,从诗歌资源的选择与重构,文化动员与诗歌阅读、传播的关联,诗歌论争与写作范式的重建,诗歌经典的打造和创作主体转型等方面,深入探究当代歌现象的独特性与复杂性。重点呈现当代诗人构建“新的人民的诗歌”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推动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诗歌生产、传播与阅读,借助诗歌论争与经典化凝聚“共识”的复杂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写作主体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
    巫洪亮文学28.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张爱玲的作品做了深层分析,从而透视出她思考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依据格雷马斯叙事理论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爱情和欲望的故事,挖掘了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功能。勾画了张爱玲在作品中呈现的隐含作者形象,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张爱玲的理想的、文学的和第二自我的幻象,是在不同作品中的隐含形象。对张爱玲叙事时间策略和叙事时间维度进行分析,阐释了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叙事时间的维度;世界时间、作
    杨春文学22.8万字
  • 会员
    13—14世纪的中国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活动,实现了沙漠与海洋两大出口的全球性开放格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方经贸与文化交流臻于鼎盛,这个时期的丝路纪行文学也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与包容的典型代表。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配合研究生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外交流与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研究》而撰写和出版的线下辅助教材。全书由绪论、
    邱江宁 唐云芝等编著文学43.5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入作者30余年来所撰写的苏轼研究论文22篇,从多个角度对苏轼其人其文进行了立体化的研究。第一编“个性论”探讨苏轼幽默诙谐的性格与超然思想;第二编“人生观探论”考察苏轼的妇女观,君臣观,贬谪辞、谢表与军事思想;第三编“科技活动探论”关注苏轼的科技活动,尤其是对苏轼与医学文化展开深入研究;第四编“‘苏海’蠡测”考察苏轼的松情结、与文同的交游,以及对“穷而后工”说、陆贽的继承与超越;第五编“俗文学
    庆振轩文学30万字
  • 会员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周作人文学3.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第一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刊物的关键词。
    黄仕忠编文学22.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捕捉到常为爱伦坡小说研究者忽略的语义逻辑问题,在确定了坡的小说逻辑诗学这一基本框架之后,分别围绕“文学与控制论”“视差与表层阅读”“文类能量与进化”“语言游戏与语义增殖”“新媒介与秘密写作”“文学与仪式”以及“双重束缚与替身结构”等七个层面对坡的小说加以重新阐释,凸显其寓意赖以发生的逻辑机制。
    于雷文学23.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了该杂志从创刊到20世纪20年代自身在办刊宗旨、文化追求、精神启蒙方面的转型,以及它在中西文化论争、现代文化建设、新文学发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型轨迹和风貌。本书通过对《东方杂志》所呈现的中国文化从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的演变历程和原生态风貌考察,深入探究了中国文化在政治变革与新旧文化思想冲突中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及经验启示。本书将《东方
    王勇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梳理了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早期崛起及其此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内容涵盖四个历史阶段中涌现的主要人物、流派、思想观念、问题和方法,全书以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为参照,立足中国视角,着重考察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移植外来观念与方法并对其实行本土化的历程。
    王腊宝等文学4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书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二类:一为古文学,以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衍、王国维、吴梅村等为代表;一为新文学,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张士钊、胡适为代表。断代文学史以这一时期文学作为内容的,本书是的一部名著。作者对于这些代表人物的时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层次的挖掘。此书《编首》叙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现代文学,这正是为了通古今
    钱基博文学理论30.9万字
  • 会员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文学理论15.4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
    陈寅恪文学理论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