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英语的成长和结构
更新时间:2024-08-19 17:43:57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单卷本英语语言史学专著,大致以历史时序排列,重点讲述了英语从古英语到早期现代英语在词汇、形态和句法等语言层次上的变迁。本书首版于1905年,次年获法兰西研究院(InstitutdeFrance)沃尔尼奖(PrixVolney),至今被多家出版社出版,拥有大量的读者群。本书是一部单卷本英语语言史学专著,大致以历史时序排列,重点讲述了英语从古英语到早期现代英语在词汇、形态和句法等语言层次上的变迁。
译者:刘小侠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丹麦)奥托·叶斯柏森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收录10篇研究专论、2篇书评及1篇讲座纪要,包括《反思五四白话文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意义》《讲杜兴绘画:试论五山时期杜甫忠君形象之再定义与固化》《罗依果与中国学者的通信》等,体现了国内外汉学界在中国文学、文献、历史、中西交流等传统人文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社科27.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纪念周绍明教授等专题,收录了《儒学与近世日本的秩序观》《汉化佛教东传日本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史意义——从敦煌到奈良》《袁同礼致伯希和书信》《共叙前贤:泽田瑞穗先生》等文章。社科25万字
- 会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利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用声学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鄂温克语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描写每一个音段的实际音值及其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和分布特点以及在语流中的存在模式和音系特点,探讨语音四要素与蒙古语词重音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语音声学参数与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语言学意义。社科11.4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等专题,收录了《从语言和知识体系的角度思考“国风文化”》《福开森的汉学评论生涯》《马可·波罗文本的传统》《唐代以前中国宫廷中的鹤》等文章。社科19.6万字
- 会员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社科1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研制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是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该书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19年3月审定通过。2019年11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中华通韵》正式实施。本书按照《中华通韵》韵部押韵,遴选成语典故编成对句,并逐句详细注释。全书仿照古人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有二子对、三字对、四字对、语言文字10.3万字
- 会员《公文写作高手速成:格式要点+写作技巧+模板案例》通过“案例+技巧”,从两条线帮助读者速成为公文写作高手!一条是横向案例线,通过10章专题内容、31种公文类型、45个案例模板、80多个表格、130多个图解,对法定类公文、计划体公文、规章类公文、凭证类公文、讲话类公文和专用书信等,从基础知识、格式要点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了介绍。语言文字9.5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利用AI工具进行高效写作的指导手册,包含六个关键步骤,从明确主题到问题解答,旨在帮助读者掌握AI写作的核心技巧,适合职场人士、专业写作者和创作者、教育工作者、广告和创意团队、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者以及公共演讲者和演讲撰稿人等广泛群体。本书的特色在于通俗易懂的AI知识讲解、丰富的案例实践、多场景应用以及一学就会的指令技巧,帮助读者利用AI进行写作,提升工作效率与创作质量。本书不仅揭示了利用AI语言文字9.9万字
- 会员《世界华文教学》以提升海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分为四个部分:特稿、第四届国际华文教学研讨会专栏、华文教育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学研究。语言文字7.8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古今字”材料,考察了“古今字”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古今字”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古今字”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古今字”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古今字”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语言文字1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