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刘向刘歆学术活动与西汉中后期文学嬗变
更新时间:2025-04-27 16:28:2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以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活动为线索、以始于汉成帝河平三年的“领校中五经秘书”工作为中心,探索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西汉学术、政治演变与这次校书工作的关系,论述了刘氏父子校书的意义及其与西汉中后期文学演进的关系。本书探讨了刘氏父子校书中对文学文献整理、对雅俗文艺的态度及其呈现的宗经文学观念,深入探究了西汉中后期赋的创作及赋论的变化,讨论了西汉中后期奏议文风、说理文的新变等问题。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丽平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立足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演述、文本及研究文献,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酌取中国当代史诗学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关键词——史诗、口头诗学、演述、文本、歌手、文化记忆进行科学阐释和理论反思。六个关键词互相渗透和参照,既展示出中国当代史诗学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又以其独立的问题域形成对中国当代史诗研究的多维观照。文学17.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影响研究为切入点,运用翔实的史料,深入分析祖国大陆母体文学对台湾现代文学的影响,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中展开台湾与大陆文学的比较研究,积极探求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和现代经典作家对台湾文学发展的意义。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深刻的渊源关系,探讨了台湾文学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五四”以降的中国现代文学对它产生的恒久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两岸文学进行全方位、多文学34.2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在总体概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概貌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依据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解读,从中国立场出发,依据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野,充分考虑文艺理论中的符号学、语言学等重要命题,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文学18.7万字
- 会员新疆独特的文化地理是新疆当代文学创作的文学风土,本书以文化地理学的视域来观照新疆当代文学创作,着重于新疆当代文学文化空间的研究,力图显现文化地理环境对文学风格、作家心理形成的塑造作用。著作在地理、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综合考量中,以新疆当代作家作品为支撑,分析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丰富的人文地理、多元的文化因子等对作家精神气质和创作趋向的影响,揭示了新疆当代文学独有的风貌,阐释了新疆文化地理环境对新疆当文学24.3万字
- 会员本书对美国生态批评第一波和第二波浪潮进行历时梳理,提取出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基础性范畴——“环境”,进而以小说、诗歌、戏剧、非虚构作品中的“显性/隐性环境文本”建构美国少数族裔“环境文本库”,从中选取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从“环境与地”“环境与性别”“环境与国界”等维度,全面系统地发掘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生态思想。文学23.1万字
- 会员《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文学16.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194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富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文章17篇,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和基本概貌。选文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对史诗研究贡献良多,成就为学界所公认。选文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史诗研究和域外史诗研究的学术批评成果,也兼顾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的领域、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学2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