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和解事实的再思考在线阅读
会员

南非和解事实的再思考

(南非)凯特·莱夫科·埃弗雷特 (南非)拉詹·戈文德 (南非)唐纳德·福斯特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政治理论24.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20:01:57 最新章节:供稿人列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南非民主转型后的社会变迁为主题,分为几个部分综合研究:第一部分,转型正义(涉及对社会变迁的衡量、转型正义评估等);第二部分,社会关系(涉及城市化、种族隔离和种族间接触的变化特征等);第三部分,转型(涉及南非黑人阶级形成的社会影响、职场平权运动等);第四部分,政治参与和机构(涉及对政治信任与达成和解之间关系的探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人民的反抗等);第五部分,身份认同(涉及国家建设、少数族裔身份认同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杨晓华 田春霖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专题询问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种法定方式。为了整体呈现这种监督形式及其有效性,本书在梳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理论渊源以及分析专题询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对人大监督权的实施情况以及监督意识进行了系统评估和分析。着力论证了专题询问是我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新路径,并对人大专题询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本书对提升专题询问实效,推进人大监督制度完善,彰显全过程人
    杨志玲政治14.7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国际上公认的四种预防腐败利器,即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政府公开透明制度、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和吹哨人保护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与我国相关制度框架和运行进行细致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完善建议。
    彭成义政治17.8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相继居于主导地位的两大社会意识形态——福音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通过读解19世纪英国文学和文艺思潮、考辨英国社会史并在文史之间构筑互证,本书力图阐明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及取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揭示它们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生活、社会秩序、道德意识、文化结构、民族性格、情感方式、性别观念的塑形作用,评述两者对于英帝国造成的即时和长期、正面和负面的历史效应。
    萧莎政治23.9万字
  • 会员
    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本书以“责任政治”为核心关键词,系统阐述了责任政治的概念内涵,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责任政治的思想传统,以及从制度史的角度分析了责任政治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并以中国为场景,分析了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责任政治的基本形态。最后,全书以“观念—结构—行动”为分析框架,提出了理想型责任政治的样貌。全书以政治学为核心学科立场,整合了社会科学诸学科的
    张力伟政治22.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分析,始终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参照。与前者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的追求相比,后者虽然承认规律的不变性,但并不存在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从而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倾向,又为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保留了足够的空间。
    唐士其政治14.1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政治认同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媒介化社会中青年政治认同的意义和现实需求,聚焦和考察了中国语境下网络政治传播场域中的青年政治认同生成机制。
    吕催芳 周永红政治19.6万字
  • 会员
    本书深入研究美国左翼思想家拉塞尔·雅各比的乌托邦思想,从西方反偶像崇拜传统中发掘当代乌托邦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全球化时代乌托邦精神的复兴提供理论支援,进而探寻乌托邦思想批判性重建的路径。
    祁程政治34.3万字
  • 会员
    作为一种内生性和制度化的协商治理形式,政党协商实现了治理型民主和参与型民主的有机结合,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以政党协商为研究重点,在全面阐释政党协商相关理论及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政党协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特色、结构、功能及面临的困境和制约性因素。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
    徐凤月政治16.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本土权利话语的传承与扬弃。深度挖掘中国特色权利发展道路所仰赖的本土权利文化及资源,并以唯物史观之立场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与鉴别。界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的人本主义权利话语;第二个阶段,汉至明清时期的权利话语;第三个阶段,近代权利话语。发掘浩瀚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民生权利思想,揭示权利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阐释权利发展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历史逻辑,为中国特色权利发展道路建构提供强有力的本
    范兴科政治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