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帝国斜阳 末代皇后婉容的悲惨结局

婉容是中国5000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后。按理说,身为皇后的她可以享受像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后一样的生活,然而,当时混乱的局势根本无法赋予她以一个正常皇后所应该拥有的一切。在当时那个清王朝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时代,身为皇后的她注定会以一个悲剧命运收场。那么,婉容究竟有多悲惨呢?

婉容,郭布罗氏,达斡尔族,正白旗,公元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公元1922年,年仅17岁的她因端庄秀美而又清新脱俗的容貌和精湛的琴棋书画而在贵族中享有盛誉。同年,婉容被选进宫,随后迅速被选为皇后,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与婉容同时入选的还有另外一个少女——文绣,但是由于文绣家族势力没有婉容家大,所以文绣退而居其次,成为皇妃。然而现在看来,婉容的幸运当选却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公元1924年,冯玉祥逼宫,正式废除了流传于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皇帝皇后制度,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绣逃到了天津,三人在天津生活了十多年,期间,由于生活观念不同,婉容与文绣在一些小事情上经常发生冲突,进而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溥仪在两者争吵之时,经常站在婉容一边,数落文绣的不是。公元1932年,文绣忍无可忍,向当地法院提出了离婚的诉讼请求,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妃诉皇帝离婚案”。文绣向法院所提出的这一离婚请求使溥仪在公众面前的脸面荡然无存,溥仪很痛苦也很气愤,于是将所有的愤怒发泄到了婉容身上。在他看来,既然婉容挤走了文绣,就必须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从此,溥仪很少再主动和婉容说话,更很少走进婉容的卧室。

公元1932年,也就是与文秀离婚的同年,溥仪逃至满州,开始做他的满州国皇帝,企图借助日本人的势力东山再起。婉容随后也跟着逃至东北,继续她的“皇后生涯”,但是,婉容逃至东北与溥仪会合后,其处境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溥仪不仅继续对她保持冷漠,而且还严格限制她的人身自由,使得原本极爱逛街和购物的她尝够了空虚、冷漠和寂寥的滋味,为了摆脱这种极其痛苦的生活,孤独而又寂寞难耐的婉容终于于公元1935年开始和溥仪一个姓李的侍从私通,为避人耳目,两人在公众场合很少当面说话,大多数是通过婉容屋里伺候她的一个老妈子来传信。没隔多久,有人便将婉容出轨之事向溥仪做了汇报,但是溥仪并不太相信,直到佣人将婉容和姓李的侍从写在纸条上的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交到溥仪的跟前,溥仪才相信婉容出轨之事是真的。

看到这张纸条之后,溥仪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愤怒,并没有将感情表露出来。当晚,正在婉容和姓李的侍从狂欢之际,被溥仪安排的心腹当场抓获,溥仪当即遣散了这个姓李的侍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此时婉容已经有了身孕。毫无疑问,这是婉容与李姓侍从的野种,溥仪龙颜震怒,决定扼杀这个孽种。无论婉容跪在溥仪面前怎样泪流满面地哀求,溥仪都无动于衷。最终,在婉容将婴儿生下来后还不到一个小时,溥仪便派人将其扔进了燃烧的锅炉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化成了一缕青烟。随着婴儿的消逝,婉容最后一丝做人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于是她不得不借助鸦片来缓解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沉重的精神打击加剧了婉容的精神分裂,也加剧了她的烟瘾。但就是到了这步田地,她都没有想到过和溥仪分开,这种与曾经的皇帝生死不分离的精神的确值得后人景仰。但是,她的这种“忠诚”并没有换来溥仪的回心转意。

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节节失利,溥仪也开始为自己考虑未来的退路,于是他再次抛弃正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的婉容,孤身一人逃往日本。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婉容的神经病越犯越重,烟瘾也越来越大,昔日美貌绝伦的皇后变成了骨瘦如柴、披头散发的活鬼。公元1946年,婉容死在了吉林延吉的一所监狱里,年仅41岁。那些在她当皇后之时曾经受过她恩泽、备享荣华富贵的亲朋好友,在她落难之际没有一个人来看望她,更没有一个人去寻找她的尸体,世态之炎凉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正像后来溥仪在他的《我的后半生》中所说的一样,如果婉容当初在天津之时选择离婚,而不是跟随溥仪去东北做伪满洲国的皇后,或许她将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也许是这个动乱的时代造成了这个末代皇后的悲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