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具体地说,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低及其所展现的业绩,是区分是不是人才的分水岭。
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传承着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将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标准。正确决策、科学发展、创造财富已非仅靠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一切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将以智慧为核心重新组合和科学运用。智慧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则是创新能力的骨髓和基石。也可以说,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书试图通过对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概念的粗浅诠释,使人们对它的内涵有更具体的、鲜活的认识,树立东西方相融合的、科学的现代人才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或自觉修炼、提升自身的大智慧,使千千万万有志成才的普通人,走上科学的成才之路;为我们的后代创造科学成才的大环境。当更多的普通人成为人才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本书写给各级人才管理、培训、教育机构和党政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学习、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立志成才的人们。
——编者
§§§绪论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创新活动一直伴随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理论在创新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创造学》诞生,这标志着人类创新活动由本能创新、自发创新向着伟大的自觉创新时代转变。目前,教育图书市场各种版本的创新著作,其理论指导和发展源头,多源于《创造学》。《创造学》及其发展,凝聚了人类的最高智慧,为此,每一位创新理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立志创新成才的人,都有必要对《创造学》有所认识和理解。
《创造学》的由来和发展《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活动规律、原理、过程、特点及方法和开发人的创造力的科学。它是一门软科学性质的横断学科。它不研究人类在各个领域里取得地具体创造成果,而研究人类各项新成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其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创造生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工程学、创造环境学等。如果各行各业的人能够把《创造学》与各纵向学科交叉,从创新的角度衍生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的话,那就会给我们的科学技术带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创造学》是人们在对众多创造规律长期的研究中逐渐产生的一门学科。
人们对创造规律进行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当时的德莫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巴普斯等人便已开始探索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方法。在我国古代,《周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名著,也在从事物的因果变化及军事谋略的运用方面,研究思维方法与战略战术问题,这些思想至今仍在指导着后人多方面的创造活动。
在此以后,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也都在取得自身创造成果之余,参与了对创造过程的探索与研究,从而促成了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雏形的诞生,推动了《创造学》的形成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表示“相信直觉和灵感”,他用建筑上的支架来比喻创造方法:“要是不用任何支架,那就不可能建造房子与桥梁,但支架却不是房子或桥梁的任何组成部分。”
对创造规律比较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现今公认的创造工程学的奠基人与创造者是美国人亚历斯·奥斯本,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非常热爱创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他全力投入了对《创造学》的研究与推广,其著作有《思考的方法》、《应用性想象》、《我是最有创造力的人》等;他身体力行地搞起“日行一创”(即每天搞一项创造设想);他创造了著名的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和“检核表法”;办起了创造力咨询公司以及创造性思考夜校等,使《创造学》逐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与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又开创了创造心理学研究。从此,《创造学》开始向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发展。
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为公司科技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继续教育课程,这一首创后来被学术界公认为《创造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93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便猛增三倍。《创造学》一诞生便大见成效,于是,《创造学》研究迅速遍及美国,并被推向全世界。
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创造性开发》课程,《创造学》被正式列入大学的教学内容。此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包括军事院校在内的多所大学也相继开设了多门开发创造能力的课程,并将创造能力开发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改造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哈佛大学的英语、物理、化学、建筑学、航空学、企业管理等二十几门课程都运用了《创造学》的原则和方法。美国创造力教育学院的几百名教师从事把创造方法渗透进各科教学的研究。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指出,美国各大专院校应使学生具备至关重要的创造知识和能力。他认为是否拥有此项才能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美籍华人、麻省理工学院创造中心负责人李跃滋认为,既然运动员的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那么创造家同样也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训练出来,因此可以找到一种培养创造技巧的方法学作为课程在传统的大学里教授。目前,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并不局限在大学里,它还渗透到中小学教育中。进行这种训练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参与复杂思维活动、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大大加强了。
美国能够成为全球经济、军事大国,主要依靠科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他们重视《创造学》的研究,特别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创造技法的传播。
继美国之后,许多先进国家积极推广《创造学》,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他们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发展高科技和生产力,实现了强国富民的目标。
日本自1955年从美国引进《创造工程》后,陆续建立了一批专门研究机构,如创造力开发研究所、创造工程研究所、未来工程研究所、综合经营研究所、现代能力开发研究所等。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要求教育成为“能够打开发挥每个人创造力大门的钥匙”。1963年日本经济评议会指出:“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国民具有可能实现自主技术的基础教养和创造力。否则,难于涌现足够数量的有独创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培养基础能力就是不依赖他人,通过独立思考,自己产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态度和方法,即所谓形成创造力。1971年日本发明学会成立,1979年日本创造学会成立。日本许多著名学者根据国情特点,着重进行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技法训练的研究,并创办有关创造发明的杂志,出版大量书籍,其数量之多,出版之及时远远超过美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日本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创造学》课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阪举办了“创造力开发进修班”,培训大学毕业且有五至十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每期七个月。这些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全国还先后办起五十多所星期日发明学校,并借助报告、讲座、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传播和交流创造技法,促进社会性创造发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