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四套混战计(1)

第四套为混战计,是专门应付战争中的混乱局势的。动为阳,静为阴;乱为阳,治为阴。所以镇静和秩序,是乱中取胜的诀窍。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原文注译

[原文]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

①敌:对抗,攻击。力:强力、锋芒。②消:削弱、消减。势:气势。③兑下乾上之象:兑下乾上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兑为泽,为阴柔之象;乾为天,为阳刚之象。整个卦象为阴胜阳、柔克刚。其卦辞为:“履虎尾,不癟人,亨。“履:小心蹑足前进。癟:咬。亨:通达顺利。其寓意是:虎为凶猛阳刚之兽,但只要以阴柔克之,小心谨慎行事,即使踩着了虎的尾巴,它也不会咬人。若占得此卦,预示事情将经历险阻而后通达,终于顺利。此处借用此卦,意在说明,遇到强敌,不要去与之硬碰,而要用阴柔的方法去消灭刚猛之气,然后设法制伏他。

[译文]

不要迎着敌人的猛劲去与之硬拼,而要设法削弱敌方的气势,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制伏他。

按语注译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①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②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③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④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⑤,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⑥乃定。乃选精兵夜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⑦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⑧为汉州通判⑨。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⑩、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曰:敌与敌对,捣强敌这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注释]

①阳:与下面的阴相对。阴与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贯穿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②魄:古代指人体中依附于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以区别于可以离开形体而存在的魂。一说,魄指有精神的形体。火之魄:火赖以发生的物质。③《尉缭子》:中国古代兵书。传为战国中期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有《尉缭》三十一篇,今存五卷二十四篇。下面引文见该书《战威》篇。④夺气:削弱、瓦解敌方的气势和意志。⑤吴汉(?—44年):东汉被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新莽末年亡命渔阳(今河北密云),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为偏将军,征发渔阳等地骑兵,助刘秀灭王朗等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等部农民军。后住大司马,卦广平侯。大司马:古官名,负责掌管全国军事、汉时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司马)。⑥有倾:倾同顷,短时间、一会儿。⑦不直当其力:避开对方的锋芒。⑧薛长儒(1000—1061年):宋代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字元卿。历任州通判、知州。⑨通判:官名。宋初开始,于州、府设置通判,其地位略低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汉州:今四川广汉。⑩知州:官名。宋代掌管全州政事的文官。兵马监押:宋代掌握全州军事的武官。坏垣:破损的墙。以祸福语乱卒:向参与叛乱的士卒说明利害。寻:旅即、不允。涂:泥淖。炭:炭火。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

[译文]

水的沸腾,是靠的力量,即火力。猛火烧沸水,其锐气自然是不可阻挡的。干柴,是产生火力的燃料,猛烈的火势就是靠着它形成的。但干柴本身是温和而柔弱的东西,人们靠近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所以,凶猛的火力虽然难以阻挡,但要削弱火势还是有办法的。《尉缭子》说:“士兵勇气十足,就敢于战斗;勇气丧失,就会溃逃。”瓦解敌军气势的办法,就是要在精神上征服对方。东汉初年,吴汉任大司马时,有敌寇乘夜袭击汉军的军营。军营中因之一遍惊慌混乱,而吴汉却安然在床上静卧不动。将士们听说吴汉这般冷静沉着,情绪顿时稳定,不一会儿,军营中也就安定下来了。这时,吴汉便起床挑选了一支精兵,乘夜出击,从而大败了敌军。这里,吴汉采用的就是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是先设法削减对方气势的策略。北宋时,薛长儒做汉州通判时,数百名驻守州城的士兵叛变。他们打开营门,企图谋杀知州和兵马监押。有人前来报告,知州和监押都不敢出面。长儒挺身而出,步行到军营前,从破损了的营墙翻身入营,对参与叛乱的士卒晓以利害,说:“你们皆有父母妻儿,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情!凡策划叛乱的都站到左边来,凡被迫跟随的站到右边来。”于是,没有参与策划的数百名士兵都站到了右边,只有策划叛乱时十三个头头冲出营门逃走,分散躲进野外的村庄里,不久都被抓获。当时人们说:如果不是薛长儒挺身而出,全城就要遭殃了。这里就是用的攻心夺气的计谋。或者说:当两军对垒时,突然攻击强大敌军的弱点,破坏它即将取得的胜利,这也是“釜底抽薪”计的运用。

传世典故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火。用在锅底下抽去柴火的办法,来止住锅内的沸水。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在军事上一般指不靠同敌人直接交战,而是切断敌人供给来源,破坏敌人所依靠的有利条件,或瓦解敌人士气的办法来战胜敌人。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经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矣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用计锦囊

在军事上,釜底抽薪这一计的主要内容是:面对强敌,我方不一定与其正面交锋,而是想办法消灭其赖以生存的条件,使其从根本上瓦解。在使用这一计时,关键要把握好两点:第一,要善于发现敌人的“釜底之薪”。这是实行“釜底抽薪”的前提。这里要注意的是:战争情况不同,“抽薪”的目标也是不同的。一般说,凡是影响敌人后劲的力量,就是“抽薪”的目标。第二,要善于运用“釜底抽薪”的手段和方法,要针对敌人“釜底之薪”的具体情况,去选择和运用“抽薪”的手段和方法。

运用釜底抽薪之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先治其本。事物都有“标”和“本”两方面,所谓的“标”就是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本”就是事物的根本、根源。一般的问题都是从“标”上反映出来,但是最终的原因都在其“本”上。所以要解决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而应先治本而后治标。也就是找出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因,首先加以解决。具有先断其源,才能截其流。这样做初看起来好像离开了要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去其所恃。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一事物必须借助于另一事物才能生存和发展,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必要条件。事物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它就会自行削弱或消亡。所以我们破坏敌人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也能达到削弱或战胜敌人的目的。

3.攻心夺气。古人说:“夫战,勇气也。”是讲“士气”的重要性。又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讲“态势”的重要性。士气和态势不是实力本身,但它对实力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在我们暂时不能抵挡敌人的实力时,可以转而攻心夺气,使其气虚,心乱,势消,借此减弱敌人的实力。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瓦解战术。

4.以柔克刚。用柔和的方法来制伏刚强的敌人。也就是用软的来制伏硬的。如果敌人比较强硬,我们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或者虽有这样的能力,但若以硬碰硬,如同两虎相斗,会两败俱伤,我们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假如我们反以软制硬,使敌人之“硬”无用武之地,我们既可以战胜敌人,又可以不受损害,可谓一举两得。

对釜底抽薪之计,应采取以下防范对策:

1.薪要多积。柴草要积得多一些,才能保证釜底之火连续不断地烧下去。一旦釜底之薪被抽走,也可有再加之柴。不然,所备的积薪少,即使不被抽走,也会因柴草接济不上而自消自灭。在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多准备几套方案,才能有备无患。

2.柴要再加。柴被抽出后,不能自暴自弃,消极等待。所谓“亡羊补牢,未为迟矣”。即使汤已止沸,拾起柴草,重新烧开,也仍可以扭转被动局面。甚至在锅灶被毁时,也可别处另起锅灶,总之不要轻易认输。

3.灶要严守。如果已经认识到了锅下之火对锅上之汤的重要性,对锅灶就应严密防守。不能轻易让敌人靠近,在敌人动手抽薪之前,就将其打跑。或者至少在薪被抽走时,立即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使损失过大。

4.锅要盖紧。锅要盖紧有两个用意,一是在釜底之薪抽走之后,盖紧锅盖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不致使釜中之汤很快变凉,这样赢得一定的时间采取补救措施。二是盖紧锅盖,可以保护釜内之汤不被人喝掉,汤变凉了,还有重新烧开的可能,但汤被喝光了,就无可奈何了。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原文注译

[原文]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注释]

①乘其阴乱:阴,内部。全句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②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随》卦。随,卦名。本封为震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故卦象名“随”。随,顺从之意。《随卦》的《象》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思是说,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本计运用这一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善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随机行事,乱中取利。

[译文]

乘着敌方内部发生混乱,利用他力量虚弱且没有主见,使他顺随于我,就像《周易》随卦象辞说的:人到夜晚,必须入室休息一样。

按语注译

[按语]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①;敌蔽②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③曰搅浑:“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④,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⑤,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⑥,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⑦之得荆州⑧、取西川⑨,皆此计也。

[注释]

①依违:依,依靠、拥护。违、违背、反对。无主:没有拿定主意。②蔽:受蒙蔽、被掩盖。③《六韬》:古代兵书名。相传为周代吕尚所著。吕尚,字子牙,东海姜姓;先封于吕,从其姓。文王聘于渭水之阳,说过“吾太公望之久矣!”因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辅周灭纣。世传其遗有兵书《六韬》六卷。《六韬》始辑录于《随书·经藉志》,宋代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同《三略》和“孙吴兵法”并称。引文见《六韬·兵征》。④相恐:互相传播一些令人惊恐的消息。以敌强:用一些形容敌人如何如何强大之类的话。⑤耳目相属:交头接耳、你看着我,我看着你。⑥鱼:猎取对象,比喻敌人,《六韬·文师》:“今吾渔,甚有似也。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太公曰:钓有三种: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鱼也。其情深,可以观大也。”又《三略·上略》:“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韩非子·内储说下》:“古之人难正言,故托之于鱼。”⑦刘备(162—223年):三国时蜀汉皇帝。字玄德。涿州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幼时家境贫苦。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军,并参与军阀混战,但因没有根据地而力单势薄。得诸葛亮辅佐后,实力才逐渐壮大。208赤壁之战后,取得荆州为立足之地。后又乘刘璋集团内部分裂,于214年夺取益州全部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同魏、吴形成了三国分立的局势。⑧荆州:其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县北。⑨西川:今四川西部。

[译文]

动乱不定的局面,存在几种冲突的力量。弱小的顺从谁或反对谁都没有拿定主意;敌方又被蒙蔽而没有察觉。我方应当立即随手把这股弱小力量夺取过来。兵书《六韬·兵征》写道:“军队多次惊慌,军心不一,又因时敌人估计过强而产生恐惧心理:互相说着泄气的话;大家互相咬耳朵、施眼色;谣言纷纷,听信假话;不怕法令,不尊重将帅。这些都是怯弱的征象啊!”这样的“鱼”,在混战的时候,应该乘机捕捉它。例如,刘备得荆州、取西川、都是用的这一条计策。

传世典故

浑水摸鱼。浑:浑浊的。摸:用于探取、捞取。把水搅浑,使鱼晕头转向之时,乘机把鱼捉来。比喻趁混乱时机捞取好处。在军事上指利用敌人之间互相混乱攻战的时机,我乘机将尚犹豫不决的弱小敌人获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