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2)

把生命交给“狂热”,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无节制的透支,他们一味地拼搏、一味地大干快上、一味地不计后果地忘我投入,指望着生命中那个庞大的“罗马城”能够一天建成。然而,物极必反,被狂热无限拉长的生命弹簧终会失去生命的弹性和张力。

把生命交给“执著”,自然是一种比较高的生命境界。然而,生命本是一种有着无限情趣、无限可能的存在,当“执著”之剑将生命丰富多彩的立面削切成一个单调、单薄的平面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因此变得黯然无光。

理想的境界是什么呢?从容。从容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洞悉,从容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大境界,从容是在超越了人生的功名利禄之后直指生命本体价值的人生态度。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对这些人生哲理,你可能还不能彻底领悟,但是不要放弃思考,要尝试着去观察、去领悟。

8.一棵受伤的苹果树

他是一个敏感的年轻人,敏感的人往往很容易遭受挫折。

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不友好的眼神都让他思虑再三,不时受着心灵的煎熬,所以他经常受伤。他也不愿意经常待在家里,因为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门任职,而他接连让父亲失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废物。

因此,他对祖父的农场很感兴趣,甚至有段时间想成为一个农夫。在祖父的农场,他向祖父不断抱怨,为什么我的性格是这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人家并未言语,而是带他去苹果园转了转。

在一棵倒下的苹果树前,他们停下了。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他答道,这棵树比周围的苹果树高多了,但主干较细,枝叶也较密,小枝条多,而且结出的果实又少又小。老人呵呵一笑道,不错,你的观察很细腻也很正确。它是六年前种的,那时心太软,不忍让它受伤,总舍不得折断它的主干,清理多余的枝条,结果它只知空洞地生长而不结果。两年前才开始为它剪枝,这两年结了些果实,可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但昨夜一场暴风雨把它给折断了。接着,祖父感叹说,没有经历过挫折伤痛,碰上真正的打击就把它给毁灭了。

又走到一棵枯树前,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有什么不同?他答道,死树,主干粗,有许多树枝折断的痕迹,树身有疤痕。祖父说,我种下它的第一年就把它的主干给折断了,并且每年剪枝压枝,它第三年就结果了。可是去年,我剪枝剪得多了些,还在其支干上砍了几刀,没想到它竟不发芽了,现在已开始有朽木出现了。稍稍一顿,祖父又指了指旁边的那棵苹果树,说,它和那棵枯死的树遭受了同样的伤害,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把营养及力量都用在了果实上,你看现在,它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接着,祖父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喃喃自语道,没有经历过挫折和伤害,看似很快乐地生长,其实很脆弱,在真正的风雨面前便会遭遇灭顶之灾;而遭受了伤害,自暴自弃,任伤口散发着糜烂的气息,只会成为一块朽木;别总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只有经历了挫折和伤害,激发起生命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及营养在开花结果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散发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他若有所悟。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他依旧经常受伤,可是,正因为如此,他对人性及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思考。不久,他这棵伤痕累累的大树结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果实。他写出了《地洞》《变形记》《判决》《诉讼》《城堡》等享誉世界的小说,而他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文学的鼻祖。

他就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记住卡夫卡的祖父说过的话吧:只有经历了挫折和伤害,激发起生命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及营养在开花结果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散发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9.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有一个青年得了一种怪病,终日闷闷不乐。一天,他去拜见一位智者。智者说,只有世界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快乐。

于是,他收拾行装,辞别妻儿老小,踏上了漫漫旅途,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一天,他遇见了一位政客,他问:“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政客官腔十足地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想了一想,觉得权力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诱惑力,于是他又去寻找。

第二天,他遇见了一个乞丐,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乞丐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说:“最好的东西?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呀。”他想了想,自己对食物并没有太多的渴望,所以也不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三天,他遇见了一位重病的人,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病人慢慢地说:“那还用问吗?是健康的体魄。”这个人想,健康怎么会是最好的东西呢?我每天都拥有,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四天,他遇见了一个在阳光下玩耍的儿童,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儿童天真地说:“是好多好多的玩具啊。”这个人摇了摇头,继续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接着,他又先后遇到一个老妇人、一个商人、一个画家、一个囚犯、一个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老妇人说:“年轻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商人说:“利润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画家说:“色彩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囚犯说:“自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母亲说:“我的宝贝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年轻的小伙子说:“我爱过一个姑娘,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唉!没有一个回答令他满意。

他继续走啊走。最后,他穿过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回到了智者那里。

智者见他回来了,似乎知道了他的遭遇和失望。于是他捋着花白的胡须说:“先不要去追究你的问题,它永远不会有一个确切而唯一的答案。你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和情景找出来,告诉我。”

这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已是饥寒交迫、蓬头垢面。他想了一会儿,对智者说:“我出门很多天了,我想念我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想念一家人冬夜里围着火炉谈笑聊天的情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叹,“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画面啊!”

智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回去吧!你最好的东西在你的家里,它们可以使你快乐起来。”

这个人不甘心,疑惑地问:“可我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啊?!”

智者笑了,说:“你出来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你出来之后,比如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你拥有的,还是未曾拥有的;不管它是繁杂的,还是简单的;也不管它多么便宜,多么金贵,多么实在,多么虚无,只要是你最喜欢的,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10.老锁匠的看家手艺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物色了两个徒弟,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为大徒弟的高超技艺喝彩,以为他必将得到老锁匠的真传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当,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要有做人的规矩。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者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这真是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至此,我们一定已经知道他之所以深受人们敬重的原因了,也一定已经明白他之所以收二徒弟为接班人的原因了。说到底,还是这样一句话: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先学做人,再学修锁,然后成为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故事中的老锁匠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能这样走过来。只有这样走过来的人,才能利人又利己。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有时候大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比如有些家长最大的误区莫过于只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我们的人格发展、品性修为。所以,很多事情还得你自己去完成,因为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11.不止一条路能通往广场

有一次,父亲带着伊尔莎,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条条通往罗马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温柔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此后好长时间,伊尔莎一直记着父亲对她的教导。伊尔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一直在为此努力,却没能如愿。

有一天,伊尔莎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线衣颜色朴素,但编织得极其巧妙。

“多漂亮的毛线衣呀!是自己打的吗?”伊尔莎问道。

“不,”她答道,“是维黛安打的,她在美国学的。”

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涌进伊尔莎的脑中:为什么不先从毛线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伊尔莎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线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打一件,实在漂亮极了。为了观察别人的反映,伊尔莎穿着这件毛线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结果,一家大商场的代表当场向伊尔莎订购四十件毛线衣,两星期内交货。伊尔莎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两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当伊尔莎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她说,“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线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星期时间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伊尔莎垂头丧气地告辞了。半路上,伊尔莎猛然止步,心想:这种毛线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妇女能织。

伊尔莎走回维黛安太太的家,向她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她的支持。两人想尽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二十位懂得这种特殊针织法的妇女。两个星期以后,四十件毛线衣从伊尔莎新开的时装店被装上开往美国的货轮。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伊尔莎的时装店里流出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伊尔莎计划举办一次大型的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这回该从哪儿杀出一条出路呢?看来,伊尔莎的展览会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啊!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未缝成的时装展览会呢?

时装展览如期开幕了。这真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展览会呀!有的大衣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伊尔莎展出的时装只处于最初阶段,有的只是一片布样,但从中仍然可以显示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这次的展览,更加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的教导让伊尔莎的人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难道不是吗,孩子?对你而言,通往人生广场的路又何止一条呢?对你的父母而言,通往教育成功的路又何止一条呢?

12.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在冰川中期因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盖骨传来传去,听课的学生都认真地做了笔记。讲课结束后,怀特森先生组织了一次课堂测验。因为是趁热打铁,每个学生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

但是,当这次测验的试卷发到同学们的手上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他们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上了大大的红叉,他们都得了零分。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同学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们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那节课上学生记下来的知识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知识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班上的学生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你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盖骨(其实那是猫的头盖骨)时,怀特森不是告诉过学生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课堂上,怀特森描述了这种动物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同学们对此却一点疑心都没有。是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告诉他们,书本的话、老师的话永远都是正确的,他们还用得着怀疑吗?

接下来,怀特森先生毫不留情地把这次测验的分数都记在了学生的成绩簿上。不用说,每个学生的记录都是零分!

这次测验以后,怀特森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他希望同学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是一贯正确的。他要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老师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无疑,零分成了学生心中的一个巨大的问号。怀疑意识、批判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独立人格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从培养独立人格、理性精神的高度着眼,怀特森先生才别出心裁、用心良苦地给他的学生上了这样一堂令他们终生难忘的课。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老师和家长也不是一贯正确的,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所以你要有独立的思考方式,一旦认为别人错了,就要大胆地说出来。

13.谎言

独眼国王让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为了讨好他,不但没有把他画成独眼,而且把两只眼睛都画得炯炯有神。国王以为画家戏弄他就把画家杀了。第二位画家如实画下了国王的独眼,他想,这回应该没事了。可国王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恼羞成怒,也把他杀了。第三位画家构思奇特,把国王画成狩猎姿态,看上去他正闭起一只眼睛瞄准猎物,掩饰了国王的缺陷,还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国王的神威。国王大喜,重重奖赏了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