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运动员到剑桥博士——邓亚萍成功的秘诀
很多稍微对中国乒乓球事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与邓亚萍水平相当的国内选手实在不少。这也是我国乒乓事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国内强手林立的乒乓健将中,邓亚萍为何能长盛不衰十几年呢?这里面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便是她那超强的心理素质。这位个头不足160厘米的乒坛女将,一上运动场便以其对该项事业的严肃态度摆出一副近乎“严酷”的姿态,以让对手无从轻视的技法和不敢正视的面容,常常使对手心惊胆战过后禁不住竖起大拇指,遂被称为“冷面杀手”。同所有常能以平常心赢得比赛的著名运动员(比如刘翔)一样,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心理素质。其心因过热而冷,其情因过激而执,在比赛中既能使自己保持足够的冷静又能给对手以无形的威慑。因此,这位受到世界注目的中国女运动员越是在重要的比赛中越是容易取得胜利,便成为我们乃至世界各国喜爱这项运动的人们所常看到的一个事实。
然而,世界各国的人们包括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想到,这位了不起的运动员曾经被省队、国家队拒绝,曾经一度因各种阻碍差点放弃自己热爱的乒乓球事业。有幸的是她凭着自己不屈不挠的毅力,终于成功的走了下来,并且在告别自己的运动生涯后,以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又为自己成功的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认清自我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
邓亚萍生于1973年,在父亲的影响下,5岁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一度被拒于省队、国家队的门外。面对省队、国家队的质疑和否定,邓亚萍被迫比同龄人更早地站在了人生和职业抉择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打下去,还是转行做个小学生去呢?对邓亚萍而言,身体上的障碍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如何逾越心理上的障碍。
面对外界的怀疑,她父亲不得不认真地与邓亚萍沟通:你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邓亚萍心里憋足了劲,她曾经说:“我觉得从运动成绩上来讲,我不比任何一个人差,为什么其他的人能进省队,我进不去。那个时候就觉得,我一定要证明自己,自己是这块材料,而且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当时有非常坚定的一种信念。当然了,你一旦有这个信念,你一旦做了这个决定以后,再苦再累也是愿意的,因为你自己选择了这个路,没有人逼你选这个路。”她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可。是,在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邓亚萍一举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这样,之前关闭的河南省队的大门为之开启;1988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邓亚萍又一举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被选人国家队。不服输的心态挽救了邓亚萍的运动生涯。著名的留学专家徐小平说,“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别人评价出来的,而是自己显示出来的;不是别人认可出来的,而是自己证明出来的。”很多时候职业的选择,重要的不是周围的人怎么看你,而是你自己怎么评价自己,这才是最关键的。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
有位哲人说:“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这样一句话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句发人深省的格言罢了,而在邓亚萍,这样一句话却代表着舍弃和重新开始的痛苦抉择以及需要为此含辛茹苦的付出。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她竞不合逻辑地把自己从一个运动员变成为一名令全世界年青人羡慕的剑桥大学的博士生。
对于一个从小就置身校园的莘莘学子而言,这样的职业设计可能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当人们知道邓亚萍是一个从5岁就开始拿起乒乓球拍,文化功底和基础十分薄弱时,不解、不相信和嘲讽都不约而同地涌上人们的心头。在许多人看来,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因为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协助一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也是帮助他真正了解自己。邓亚萍的职业生涯设计是不是违背职业设计规律的一次梦想呢?恐怕在邓亚萍正儿八经地在清华读书的时候,95%的人都会表示怀疑。实际上,因为基础太差而无法按正常要求毕业的运动员大有人在。即使拿到了毕业证,人们也会认为这只不过是学校的一次照顾。从来没有运动员像邓亚萍一样,从运动场起步,直至走上剑桥的校园。
盖尔·希伊在《开拓者们》中,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访问了6万多名各行各业的人士,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邓亚萍选择了大学校园,选择了剑桥,这些都是对于运动员而言,极其难以达到的目标。在这样一场较量中,邓亚萍没有优势。她只有自己的雄心和决心,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气概。邓亚萍的成功告诉世界:优秀的心理素质其实是职业设计中最根本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而心理素质呢?却决定了对职业的投入方式和投入力度。
付出超人的代价,就有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霍兰德提出的“个性——工作相适应理论”认为,人的个性(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职业锚了。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这一点在邓亚萍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是在求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做运动员时,邓亚萍总是认准了那个死理:付出超人的代价,就有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在清华,邓亚萍除了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外,连走路、吃饭时都在看书。她做作业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日子里,她每天早上8点多从住地赶往学校上课。中午休息吃饭一个小时。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又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学习,听磁带,直到晚上8点钟学习中心关门后才回住地。在住地,仍要坚持做作业和预习功课到深夜。在诺丁汉大学,邓亚萍修的专业是“中国当代研究”,这是个冷门专业,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她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各种资料,每周都要开车走很远的路。
为了写论文,邓亚萍曾集中两个月的时间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然后每天就着速冻饺子查资料、打文稿。她知道除了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外,还得时时审视自己的生涯资本并意识到其不足的地方,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除了攻克英语这一语言关外,在清华大学她还刻苦学习语文、历史、国际关系等课程:在诺丁汉大学又专心攻读几门特殊课,如采访课、开会课以及演讲课等。永不言败,一切追求最高、最好、最快,她的自信、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善于钻研的学习方法,让她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她获得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以后,2003年又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攻读“奥林匹克和体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方向的博士学位。许多人在谈到邓亚萍的心理素质时总爱说到执著、投入和不怕挫折,似乎邓亚萍的心理有着偏执狂的一面,然而,偏执狂带来的总是某一方面的成功,真正的好心理素质是一种包容和平衡。
稍微有些阅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职场中发展,会平行地遇到许多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事情。比如说,工作、家庭,比如说竞争对手和朋友,比如说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成功人士知道这些都不可偏废。所以,邓亚萍在做运动员时,会竞争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国内出席各种各样的场合,人们说,邓亚萍很活跃。其实这样的活跃不是成功带来的,而是活跃带来了人生的成功。
<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
邓亚萍5岁开始学乒乓球,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登上了世界乒坛冠军的宝座。然而,由于竞技体育的职业特性和生理周期,再加上多年来的超强练习,腰、脖子和脚上的伤病困扰需要她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在国外总有人问邓亚萍:“你们中国女运动员的成绩为什么比男运动员好?”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是这样一个有意无意的询问才有了邓亚萍后来的理论课题研究——《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是中国女子乒乓球,她希望能够有人真正关注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目前,邓亚萍又在攻读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就这样她一步一步地塑造着自己国际体育专家的形象。邓亚萍连续两次入选国际奥委会担任官员。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一员,她所在的部门主要是负责国内外大公司接洽为北京奥运会争取资金赞助。邓亚萍不但钻研精深的体育课题,更是广泛地参加社会活动,她曾经两次参与了中国的申奥活动。2001年2月,她从英国返回祖国,担起了申奥形象大使的重任,为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04年,长达4.5万字的英文版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出版,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为邓亚萍的英文版论文作序中写道:“世界是你的,因为你拥有开启它的钥匙。”
2.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托马斯·约翰·沃森的成功之路
托马斯·约翰·沃森一生的经历向我们演绎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梦”。一个苏格兰移民的儿子,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步一步地从一个不起眼的推销员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企业家,而且极具眼力的将公司从机械制表机引入了计算机领域,使自己一手创建IBM公司,在日后儿子小托马斯·沃森领导下一举成为IT巨人,并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
今天,“IBM”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巨人,走过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低迷,如今的它又重新焕发了光彩。多少人在使用IBM的家用电脑。已经数不清了,作为计算机业的龙头老大,回溯历史,从一个生产磅秤、切肉机的小公司到今天的跨国电脑公司,其中的路程不可谓不艰难!这里面有好几代人的努力,但首先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托马斯·约翰·沃森——“IBM”的创始人,也就是我们都尊敬的“计算机之父”。
从拒绝“死工资”开始
托马斯·约翰·沃森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874年2月17日,他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来自英国的移民,靠伐木和种地谋生。虽然家境贫苦,但他们始终对生活有种乐观的态度,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沃森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从父母的身上,他继承了美国农民许多优秀品质:正直、踏实、认真、乐观、崇尚个人奋斗。因为家里穷,当时教育还不是很普及,所以沃森没有上过几天学,并且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17岁就开始进入社会。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销缝纫机成为他第一份工作。而在当时,推销并不被多少人看得起,因此小沃森受到了很多白眼,但正是推销的经历锻炼了他,后来沃森在谈到自己早年的辛苦,也说:“一切始于销售,若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刚开始,他对老板付给他每星期12美元的工资还挺满意。后来,他从另一个推销员那里得知,他实际上被老板耍了,因为其他推销员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工资,如果按佣金计算,他每个星期应得65美元。于是他很平静的辞了职,从此,他找工作再也没有同意过“死工资”的报酬方式。
责骂和斥责是推销职业的一种训练
1895年10月,困境中的沃森把谋生的目光投向“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因为这里月薪平均400美元,收入可观。而老板帕特森是当时有名的“推销天才”,在他手下,很多质朴勤奋的青年成长为一流的推销人才。
他去拜访公司分所经理兰奇先生,结果被拒绝了,但是无论被怎么打击,沃森总是以微笑来面对兰奇。被他的韧力打动,兰奇决定给沃森一个机会,试用他。但是第一次推销的经历却是惨败的,沃森遭到了兰奇的百般责骂和斥责,被骂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羞愤难忍。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拂袖而去,但沃森在羞辱中表现出惊人的忍耐,在绝对服从中去学习。因为这就是推销的职业训练。
兰奇是帕特森的优秀学徒,而沃森则成了最好的再传弟子。从兰奇那里,沃森学到了很多,以后在IBM,沃森还经常对下属们介绍兰奇怎样用实例去推销产品,推销自我。事实上,比起老师来,沃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年之后,他成为东部最成功的推销员,25岁时,他取代了兰奇的位置。1899年,沃森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
到1910年,他已经成为公司中仅次于帕特森的第二号人物。但在那以后,厄运又一次向他袭来。
志气有时比耐性更重要
帕特森是个专横粗暴的人,他用优厚待遇来换取雇员的忠诚和服从。然而他也是个多疑的人,当总经理查尔摩斯忍无可忍对他进行反抗时,他立即解雇了他,让沃森取而代之。所以沃森在公司里也是战战兢兢的,帕特森在,他就非常紧张,如果老板不在,他就能发挥自如。1909年,在查尔摩斯的协助下,州法院以垄断罪起诉了国民收款机公司。最后,沃森获得了保释,而帕特森入狱一年。
就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沃森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珍妮特,用自己的技巧赢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销”。没过多久,儿子出生了,正在沃森最高兴的时刻,生性多疑的帕特森却认为沃森暗自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尽管沃森努力为自己申辩,但毫无结果,无奈于次年4月辞职。他走出公司办公大厦时转身对一个朋友说:“这里的全部大楼都是我协助筹建的。现在我要去另外创一个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要大!”
沃森的此次辞职可谓人生一个相当重大的选择,以他前几年在推销工作中所受到的凌辱比起来,帕特森对他的不恭和打击自然算不得什么,他只要多进行一些容忍便可保住高位,不至一下子使自己的生活彻底失去保障。但他却毅然选择了辞职,这并不是说他已无耐性应付帕特森。而是他的志气不允许他这么做。事实上,一个志存高远的人,确也很难长时间受人羁绊。因此,对沃森来说,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是迟早的事,帕特森只不过是适时的推他了一把。
许多成功人士常说要感谢自己敌人,其深意大概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