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门的基本功(2)

三是概括技能。管理者依据信息作出决策,而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象出对组织全局和组织战略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信息则依赖于管理者的概括技能。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总结经验,是获得观念技能的最佳途径。

各种研究结果表明,出色的观念技能可使管理者作出更佳决策。相对来说,管理者所处管理层次越高,对其观念技能的要求就越高,所以,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基层管理者也应具备一定的观念技能,否则就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贯彻执行高层的决策。

专题学习:小秦的提升部分某企业是一家由国有企业转制的大型企业,转制后规模扩大,由于企业高层的决策人未变,所以还是沿用了以前的用人理念,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是从以前一线的技术人员一级级提拔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好多以前的技术人员都成为了高层管理人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有很多这样的高层领导感觉到力不从心,决策往往失误,小秦便是典型的一例:

小秦大学毕业入厂后,到技术科作了一名技术员,这段时间,小秦勤奋上进并多次有小发明,为厂里节省了不少成本,于是很快被提拔到技术部主任。后来企业转制,借助这时的人员变动,由于业绩突出,小秦被调回总部做人力资源部经理,自从做了人事经理后,小秦忽然感到很多事情无从入手,自己的特长也用不上了,工作陷入了困境。经过一段时间,小秦终于把这个问题向总经理说了。经过研究,小秦被调到产品研发部做主任,他又可以一展所长了。

评析:相对来说,管理者所处层次越低,对其技术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基层管理者大多数时间都在指导和监督操作者的具体工作,回答他们有关工作方面的问题。基层管理者为提高管理权威和管理效率,就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对中高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在其需要的全部技能中所占比例相对小一些,技术技能的结构应该发生变化,要求由基层管理者的单一技术技能发展为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一般说来,中高层管理者是由基层管理者晋升上来的,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的单一化必然造成中高层管理者技术技能的单一化,这显然不利于中高层管理者对下级的技术指导。为克服这一弊端,可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运用组织手段,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之间轮换基层管理者,以便培养未来的中高层管理者;二是优化中高层管理集团的人员组成,使整个集团形成多样化的技术技能结构。

基本功4

管理者的学习

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知识之后是否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学习,这一点是由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动态性、科学性、创造性、经济性、艺术性等五个方面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从管理的动态性谈起。

管理这类活动的动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这类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管理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东西,它是现实实践中的操作。书上的东西最多是管理实践的总结或理论的推理,是一种静态的东西,学习管理需要学习书面上的东西,但重要的是学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具体的管理。

管理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管理这类活动没有科学规律可循。

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仍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程序性活动,另一类是非程序性活动。所谓程序性活动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所谓非程序性活动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这两类活动虽然不同,但却是可以转化的,实际上现实的程序性活动就是由以前的非程序性活动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这类活动与管理对象规律性的科学总结,管理的科学性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管理既然是一种动态活动,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与责任,就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管理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正因为它是创造性的活动,才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与科学性相关,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必要。

我们知道资源配置是需要考虑成本的。而管理就具有这种经济特性。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管理者选择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代价取得的,这里有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其次,管理的经济性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因为在众多的方式方法中,其所费成本不同,故如何选择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具体的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主体管理技巧发挥的大小相关性很大,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在众多的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用于管理之中,也是管理主体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正是由于管理的这些特征,使管理者不得不断地探求、摸索、总结、创新、实践。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是一定要不断学习的。

专题学习:优秀管理者要有学习能力在这个专题里我们要学习一下柳传志自己的思考。柳传志曾经有过这样的发言:

“学习能力表示什么?我做企业的时候,从科学院出来,企业由小到大,业务上的事情全不懂,要学会怎么采购,怎么做生产,怎么做销售、怎么做市场、怎么做服务,先把饭吃到嘴,要把业务稳定,这本身肯定需要学习。但是这些稳定以后,以为行了,其实后面事就来了。有很多作家和记者写到,说企业五年到十年要有人的振动,这是一个规律,产生规律的原因是什么9比如说一个企业,像我们开发的时候,有的企业开发了这样和那样的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淘汰了,但是企业家本身没有做好战略准备,没有为锅里的饭做准备,这时候就出事了,为这个出事不占少数,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企业初办的时候培训了很多员工,这些员工逐渐熟悉了企业的业务,但是企业的待遇,企业的经营方式没有改变,这些人就心生不满,而企业领导人不知道,就大规模跳槽,就产生振动。还有IT、家电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管理者没有能力把成本不断下降,或者是没有开发商的投入,使毛利润不断提高,这时候企业也会遇到人的振动。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在不同的阶段,其实就是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总结,然后要折腾,要改革,要创新,要动,这种能力本身,我将其称为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容易在哪儿?既要知道企业内部的情况,同时还要知道行业的情况,甚至要知道地区、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我讲变革时代的领导力不好讲,花十分二十分讲不明白,但是还要讲,要开会总结,调整创新,制定新的战略,这些都是学习能力。”

评析:学习能力到底是什么,就是不断地随着环境的变化成长,永远走在环境变化的前面。

专题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你会无数遍地听到这个故事,上至老总、中层干部,下到员工,他们都把这个故事常挂在嘴边,都把这个故事当作对自己企业生存的警示。

当年公司董事长左延安第一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其实要说的是企业的寿命。在对企业经营数年的观察和实践之后,左延安得出了一个有关企业寿命的“数字化”结论:一、三、五、八。

企业在技术创新(有好的产品)的条件下,繁荣1~3年;若是加上管理创新,可以持续进步3~5年;再加上制度创新,又可以发展5~8年。而到了9年,企业便进入成熟期,呈现既不滑坡也不增长的平台状态。如何才能跳出这样一种周期,使企业长寿?左延安为江汽寻觅了一条路:缔造学习型企业。

评析: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即全体成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来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组织,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基本功5

管理者的道德

管理活动中,包含着人际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有一个道德的问题。管理道德就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与管理活动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要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一般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

管理道德规范有哪些呢?

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

道德规范是具体的,每一种道德规范只是针对一类行为所做出的规定。然而,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人的行为是多样的,所以,道德规范也是多样的。

尽管如此,作为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种:

忠于职守。是指管理者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造精神,自觉地与官僚主义作斗争。

遵纪守法。具体要求:严以律己,为人表率,依法实施管理,尊重法律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

实事求是。包括的内容有:重视调查研究,反对主观武断,坚持表里如一。反对弄虚作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作风踏实,与人为善。

团结协作。必须做到:服从上级,尊重下级,尊重同事,协调友邻。

尊重人才。人才是管理系统生命活力之源,尊重人才与否往往是现代管理成败的关键,现代管理者的一个主要品德就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总之管理者的基本道德有如下几个方面。

要在下级面前以身作则;要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

要加强管理的民主化,要肯定部属的成绩;正确应用情感激励。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理解一个现代管理者应该是指那些具有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管理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管理者的道德自我完善是管理者个人人生修养的过程。人生修养是一个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是需要经过长久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表现为学习和磨练都是一种自觉的活动,是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意识的体现,意识到自我修养的必要性,能正确的估计自己,有自知之明。

专题学习:作假者自食恶果

南京冠生园是我国食品行业的名牌企业,2001年8月,这家企业因为将隔年的月饼馅加工成新月饼销售,在新闻媒体曝光后被市场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并因此导致企业的垮台。

评析:以上这个案例反映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道德。管理道德是表明,一个组织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基本价值和希望其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许多人都说,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争取赢利最大化,而不顾及其他非经济的问题。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道德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所需的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力所在。在深层次上,管理道德对企业管理进行价值导向,是企业创造财富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

专题学习:企业的虚伪

某企业老板在会议上,提了一项改革计划。在老板的长篇大论之后,问各级主管有没有意见。正当大家都静默无声的时候,有个不识时务的下级主管站起来,提出他的看法,并针对计划的弊病说得口沫横飞,还提出另一项改革计划。几天之后,他被调职了。不久,又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老板连降他三级。

评析:老板既然在会议中先提出计划,就是表明要大家等一下表决时“全部没意见”地通过。表决当然也只是形式而已,否则在计划公布前,自会先私下征询部属的意见。如果是公开要各级主管做评估时,可别当真,他只是给大家面子而已。

仔细想想,在企业中这样的事例确实很多,有的是为了善意地维护人际关系,有的是为了自我保护,也有的是为了谋求私利。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两种办法可以进行制约。

一是采用直接“集中”。

从以上老板的做法可以看出,将计划拿到会议上让大家议一下,是想表示一下“民主”,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但“民主”

是假的,只是想走走过场,看来“集中”是目的,“民主”只是手段。当民主只是为了好看而走走场面的时候,虚伪必然成为一种迅速蔓延的文化氛围。这种做法,对公平和效率都没什么好处,不如直接“集中”,至少可以提高效率。

二是完善制度。

以道德标准为参照系,必然产生虚伪,因为,道德标准一定高于具体人的真实行为,绝大多数人是达不到的。人们达不到,又碍于情面不愿承认,于是,只有选择虚伪。

如果以规则为参照系,为了鉴别诚信,人们会去制定规则,就如同社会治理要制定法律,企业治理要制定制度。如果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更多地会依赖人们的自觉性,于是,又会产生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