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才美可以外现,通过外貌表征瞬间识别人才(1)

由外可以知内,神韵折射人的才德端倪

“神”并非日常所说的“外在精神状态”。它内涵广阔,更加丰富,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和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它不会随着人外在表情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人相貌的美丑而受到影响,这种内在精神是“打扮”不出来的。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的外貌干扰而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神”会随着个人知识、阅历、才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神”不会依附于外在物质而存在,但必须通过外在形象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来洞察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比如“眼神”和“神情”,进而分析对方的品性和才能。

1.透过“眼神”辨人

孟子曾说:“胸中正则眸子明焉,胸中不正,则眸子不能掩其恶也,善恶在目中偏。善者正视,眼清、睛定;恶则斜视,不定、神浊。”因此,古人把眼睛称为“监察官”。

观其人先观其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人的感情、内心活动都有密切的关联。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欲望,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因此,透过眼睛是可以观察一个人各种属性能力品质的。

一个人最容易被他人看穿的也是眼神,在心理学中讲的心灵透视,就是常常从眼神里探究出一个人的心性、成就高低等。如果一个人的眼睛长得细长,黑白分明,看上去很深邃,有光彩,即所谓“黑光如漆,照晖明朗,瞳子端定,光彩射人”,则反映出这个人比较聪明,有智慧,因为眼睛透出一股灵气。反之,如果一个人两眼浅短,眼神浑浊呆滞,表明其人无才华,反应比较愚钝。眼球转动较快的人反应较快,反之则慢。眼睛最忌“四露”,即露光、露神、露威、露煞。眼神是透视人的品格和个性以及聪明才智特别重要的部分。例如,从大商家或高层政治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自信、肯定及权威,他们的眼神与普通人的眼神一定有所差异。

2.透过神情观察精神面貌

人的精神从其外显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流露,另一种是勉强振作。所谓自然流露,是指依据所见或所感而发,完全出自内心的自然本真,显示出的情态举止自然而然,情真意切,没有丝毫造作之态。同时,这种态度因渊源充厚,后继有力,能够持久,这也是精力充沛有余的表现。所谓勉强振作,则与自然流露相反,精神振作起来,但后继乏力,神不充足,因而不能持久,振作起来的精神一下子泄了气,但重新振作又不能立刻补充,这是精神不佳的表现。

有丰富阅人经验的人,会比较容易看出他人是情真意切,还是故意做作。尽管不同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有不同的表现,可能会给辨别“神”的真假带来干扰,但综合人的各种言语行为表现,完全可以察看“神”之真假。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听后也很纳闷,就去质问淳于髡,淳于髡笑笑回答道:“确实,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是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察人之能。

总之,人的精神状态会随着神和骨表现出来。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其神和骨,但这种察人功夫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略知一二大概,通过观察容貌识别人才

汉武帝喜欢打猎,有时是群臣跟着去,声势浩大;有时则是自己轻装简行,只带小队人马。有一次,汉武帝轻服便装打猎晚归,途中经一村子借宿。开门的老头见来者带着弓马刀箭,以为是盗匪,不敢怠慢。等汉武帝一行人歇下后,老头子找老太婆商量,想去招呼集结其他后生小伙子来打这群“强人”。老太婆急忙止住老头子说:“我看那领头的人气度不凡,容貌之间有种顶天立地、不为事势所折的气概。这不应该是普通贵人的容貌,一般盗贼更不能比了,还是谨慎一点好。”

汉武帝的侍卫听到此话后,报告给汉武帝。一夜无事,老头子心中稍安。不过数日,朝廷下旨封老夫妇为官。原来,汉武帝惊异于老太婆的眼力,故有心照顾二老。老太婆虽然不知道“知人之能”,但生活经验却教给她一些观容貌辨心性、品质、才能的常识,故有此趣闻留传后世。

“貌”主要集中在脸上,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面孔,即使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双胞胎兄弟,经过精密的肌肉、颅骨测定,也可以找到若干差别。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自芸芸众生不同的脸谱当中,归纳出一个分类的标准。以脸型来分类的话,有的人脸方、有的人脸圆、有的人呈倒三角形……大致上可以分四五种脸型。

人类的脸型决定于颊骨、颚骨与肌肉的纹理及结构,自古以来即被拿来当成判断命运、性格的重要依据。以脸型来分析性格的学说,最著名的应该是柯尔曼发表的“面孔类型的不同性格倾向”理论,我们将内容择要略述于下。

1.肥满、肉多的圆形脸

这种人遵守规范,维持传统,思想与行为都相当保守。他们生活节奏平缓悠闲,虽然举手投足的姿态动作较大,却不会让人有大而不当的感觉,反而有股从容不迫、悠然自行的气度。这种人讲究闲适、规律的生活,颇受朋友欢迎,知识的涉猎偏向消极、实用、常识性。

这种人在工作上,适应力颇强,会调整、改善自己的步调适应社会。喜欢快节奏的任务,也能耐得住单调的工作。但是,这种人缺乏创造性特质。他们凡事求取务实,对于眼前的、具体的事较感兴趣,不愿冒险改变现状,也不太会钻牛角尖,具备妥协、调停能力。

2.下巴肥满的三角形脸

这种人紧张,感觉敏锐,具有好动、静不下来的外向性格。他们体力充沛,节奏快,而且可以吃苦耐劳,身体的韧性一流。体格颇为强健,很少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体力的恢复也比较快,他们总有法子在经过好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立即投入工作。

这种人在交际场合中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典型。不过,他们交朋友的目的明确,所交往的朋友也局限于工作上的关系。他们很会因实际需要选择朋友,很会利用朋友的“附加价值”,来赚钱或发展自己的事业。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会被记入他们的资料库中,成为日后的合作伙伴。这种人做事非常积极、热情,敢冒险、大胆、行动快如闪电。他们有实践能力,颇富开拓性。

3.轮廓相当明显、下颚宽大的方形脸

这种人做起事来胆大过人,喜欢冒险犯难,凡事草率鲁莽,思考欠周详,容易得罪人,是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型。这种人思考问题、做事方式总是采取单线、直线模式,缺乏协调、迂回空间。他们判断事情也常流于表面、肤浅,看不到隐藏的忧患。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这种人可以说是爱憎分明、喜怒刻印在脸上的典型。他们往往只和有好感的人亲近,对于讨厌的人总是板着脸。另外,这种人运动细胞发达,很少有运动能难倒他们的。

4.轮廓明显、五官端正的方形脸

这种人凡事崇尚中庸,做事既不破坏传统秩序,又极富弹性。他们能力卓越,眼光远大,是领导型人才,能应付变局,具备扭转乾坤的能力。这种人脑筋聪明,富于机智谋略,举止大方稳重,待人诚恳,颇有威望。他们处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稳定度高。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他们会尽全力办妥。现实、理论两方面,他们有办法兼顾,生活过得既有朝气,又十分均衡。

5.下巴削尖的倒三角形脸

这种人心思细腻,遇到事情想得多、想得远、想得广,尤其喜爱思索抽象性问题,容易陷在自己挖掘的思考陷阱中。这种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不好,孤独内向,不容易交到朋友。这种人常给他人不合群的印象。他们用心细密、谨慎,采取防御姿态,人际关系始终难以拓展。这种人性格固执,总是执著于自己的想法,喜欢胡思乱想,好钻牛角尖,与人相处时,缺少圆滑沟通能力。

这种人不擅长表达情爱,对心仪的对象只是慢慢付出,羞于把“爱”字说出口,以致常有单恋的情形发生。他们感情容易受伤害,报复心也较为强烈。他们做事积极、快节奏,有追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对事物观察透彻,是很不错的智囊、策划型幕僚人才。

虽然人的容貌是人的外在部分,但是根据容貌辨别一个人的才能品行也并非全无道理。其实,容貌透着一种精神,这股精神就成了区分不同人的标准。一个人容貌中透出什么样的气质,基本上其人也就有相应的性格。由此可见,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容貌便可以对其人品和能力揣度个一二,再综合其他方面,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了。以容貌观人虽然只能说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但也不是全无凭据的瞎猜,有时也可作为识人的一条不可或缺的参考标准。

并非主观臆断,观察人的情态知才干

情态是人内心欢悦痛楚的面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清丽绝俗、优美端庄、优雅洒脱、气度豪迈、冷艳飘扬等。它是精神余韵的外在表现,常常能弥补神的不足。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身病态,精神自然是不足的,虽得珍贵药物调养,仍然回天乏力。但她身上的冰雪聪明、弱态娇美、凄苦轻扬,却别是一种美丽。这是情态者,属神之余。

久久审视,应主要观察人的精神;短暂一见,就要观察人的情态。情态是发自于内心的真情实性,不由人任意虚饰造作。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态,可以识别其才能的大小和性格特征。

清代的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本领十分高明,他经常结合人的情态识别人才。

有一天,他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他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放下李鸿章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