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里仁篇第四(2)

有信仰的人生才会精彩,做人最可怕的不是贫穷困窘,而是内心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少一个坚定的信念。立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就是内心有坚定信仰的人。如果一个人说他立志高远,却又不安于贫困,那么他就无法专心修道。做不到心无旁骛的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呢?所以,对于这种重物质享受、无法宁静自守的人,我们就没必要跟他谈论什么真理了。

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新一代读书人,真正能分清精神追求和物质享乐的还有多少呢?所谓的高雅、情调、小资……究竟是追求精神层面多一些,还是追求物质层面多一些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问题。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圣人的教导依然受用,人类应该永远将精神追求放在首位。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④。”

注释

①适:音击,意为必行。②莫:疏远、冷淡,引申为必不行。③义:适宜、妥当、合适。④比:亲近、接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必行,无所谓必不行,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适,是必行的意思。莫,是必不行的意思。”

解读

孔子一直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认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一定要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是必须这样、必须不这样的,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为政的人不应该有固执的成见,要按照道德规范的规定待人待物。推及个人也一样,为人处世不能单凭一己私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堂堂正正的君子,为人应该公平友善,以道义为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待世上万物不能绝对肯定也不能绝对否定。

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不违背道义原则,对人对事就没必要过于追究,这一点似乎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生活中,凡事持一种洒脱大方的态度,对于无关紧要、不违背原则的行为适当宽容,我们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愉快。

4.11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

注释

①怀:思念。②土:乡土。③刑:法制惩罚,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张居正注:“夫君子小人之所怀不同,如此观人者,但看其意思何如,便可以知其为人之实矣。”

解读

本章中的君子和小人是以仁德的高下区分的,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小人指的是没有仁德的人。君子为人处世讲究礼仪准则,违背道德的事情不做;而小人做事没有道德准则,只要对他有利,他不会在意是否违背道德。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志趣不同。君子不计较自己是否拥有显赫的地位、富足的财产,他们关心的是法度,他们的行动源自心灵;小人一心想要的就是那几亩田几两银子,他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恩惠。

其实,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并没有错,多为自己考虑也并非罪不可赦。实现自己的心愿,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损人利己,不要去违背道德触犯法律,在行动上处理得当了,便也不失为君子之举。形色匆匆的现代人,谁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在奔波劳累?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谨记,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违背良心危害社会的事情我不做。

4.72子曰:“放①F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音fang,同仿,效法,引申为依据。②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依据自己的私利而行动,会招来很多怨恨。”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张居正注:“放利而行,本欲为身谋、为家计也。至于多怨,又岂保身全家之道哉!故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解读译文常人趋利,君子重义。一般人只重视个人利益,看不到他人利益更看不到社会利益;但是人格高尚的君子却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心里想的多数是道义准则,并且处处以社会利益为重。

一个人如果处理任何事情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只考虑自身得失,一心追逐一己私利,必然会遭受各方指责乃至怨恨。所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聪明人懂得共同富裕,懂得让利于人;反之,目光短浅的愚笨之人才会损人利己、先利后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可谓是警世名言。很多人精于算计别人,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置“义”于不顾,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所谓有得必有失,在获益的同时害处也随之而来,你会算计别人,别人也同样会算计你,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大家彼此之间算计来算计去,结果都是以怨恨告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何不把道义放首位,大家和平相处,其乐融融,这番景象是何等美好啊!

4.7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①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为有什么困难呢,即不难的意思。②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有什么用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张居正注:“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让,是逊让,即礼之实处。何有,是不难的意思。如礼何,譬如说没奈他何。言礼不为之用也。”

解读

礼是与法相对的概念,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是各种条文规定,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去做;而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影响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的条文规定。所以,礼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补充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向来重视礼仪制度的治国效用,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不以礼治国,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传统文化中的礼,引申到如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礼让。安邦治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以谦虚礼让为原则的社会秩序。谦虚礼让是人们立身处世的一种美德,也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的一种民族精神。从政之人懂得把权位让给有能力为人民造福的人,黎民百姓便有福了;普通大众懂得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社会就安定有序了。凡事多替别人考虑考虑,不争不抢,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会文明和谐。

现实社会,竞争充斥在各行各业,一味谦让就会让自己陷于被动。历以,在提倡谦让为美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丢了竞争精神。对待竞争,要持一颗平常心,能做到的一定要去争取,做不到的就要学会礼让。简单说就是,在竞争中既要积极争取又要保持适度的谦虚。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患所以立:意思是担心没有可以立身的学问。立,立足。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被人知道的具有才德的人就行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朱熹注:“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张居正注:“夫患所以立,非修此以觊得其位,求为可知,非务此以求知于人,盖君子为己之学如此也。不然,有为而为,则亦小人儒耳。奚足贵哉!”

解读

不怕自己得不到职位,怕的是有了不错的职位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

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德具备了别人自然就知道你了。孔子多次提到“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这个话题。

意在告诉我们:怀才不遇不必抱怨,扎扎实实去学习,具备了能使自己立足的才德了,别人必定重视你任用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颇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此催生出来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求职空间。很多人看到别人在新生职位上做得很出色,收益也不错,自己就去盲目争取。结果到任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这个职位所需的能力,不仅耽误公司工作的进展,还害得自己苦恼抑郁。忽视了充实提高自己,就算机会临到你身上你也把握不住啊!由此可见,积累渊博的知识,不断地修身养性,才是我们该重视的事情。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①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②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②门人:曾子弟子。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之道罢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又曰:“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张居正注:“盖一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我心里要尽的去处,就是人心所欲得的去处。若真实自尽,念念都出于忠,便能推以及人,事事都出于恕,可见千万人的心,只是这一个心,便都通得,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意不过如此,岂复有他说哉!

解读

忠恕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忠于自己的人懂得爱惜自己,忠于职守的人能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有宽恕之心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也正是仁的基本精神所在,是孔子所有学说中贯穿始终的要素。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秉性不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都不同,所以物的认知、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没有忠厚宽恕之心的人,往往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懂得宽容的人却能够坦然对待差异,能够尊重别人的想法,对别人做到理解宽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个聪明人就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4.16子曰:“君子喻①于义②,小人喻于利③。”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②义:仁义,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③利:财利,个人欲望。

圜。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只知道利。”

匦圜暖盈程颐、程颢注:“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朱熹注:“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张居正注:“夫君子小人所喻不同如此。然喻义则君子固自成其君子,而天下之事亦因以济。喻利则小人固终陷于小人,而天下之事亦因以坏。修己用人者,可不慎择而深辨之哉!”

解读

儒家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孔子所说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孔子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对待道义和利益的态度,君子重义,而小人重利。同一件事,君子考虑的是符不符合道义,在道德上该不该去做;小人考虑的却是这件事对我来说有没有利可囹。

君子往往以社会利益为重,将道德规范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也就是说,“君子羞于言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对“君子羞于言利”要作新的理解了。利益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合道义的利益,另一种便是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在今天看来,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争取正当利益都无可非议。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追求物质的欲望,只要心存仁义,这种欲望就合情合理。所以,君子也不能再羞于言利,该争取的一定要积极争取。一言以蔽之,我们既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又要与唯利是图的小人行为划清界限。只要用内心的仁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因利害义,就是君子所为了。

4.11子曰:“见贤①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田图①贤:有贤德的人。

固日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对照他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名家注解

朱熹注:“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张居正注:“夫见贤思齐,则日进于高明,见不贤内省,则不流于污下,此君子之所以成其德也。然是道也,通乎上下者也,人君若能以古之圣哲自期,而务踵其芳规,以古之狂愚为鉴,而毋蹈其覆辙,则为圣君不难矣。”

解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遇见有贤德的人,要以他为榜样,积极学习他的优点;而遇见没有贤德的人,要从他身上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正对应了老子所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学习态度,直到今天依然有它独特的精辟之处。

见贤思齐,对我们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来说,可谓是一种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

身处经济高速发展新时期的人们,既忙于自己的事业又想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从而寻求一种理想的修身养性之道成了人们最期望的事。经常与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汲取可以完善自己的能量;遇到品行低下的人,想想自己身上是否有跟他一样的缺点,没有就引以为戒,有就赶快改正。如此一来,我们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很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