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情感篇——别让情绪左右你(2)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与期待相似。它总是与想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因此,重病患者一般不会感到寂寞,而对于正在恢复健康的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寂寞。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为这样的人,随便干点什么活,就会比较容易填满无所事事的时间。曾有实验在囚徒身上检验过这条规律。在今天,挑选和训练宇航员时,要把他们长时间安置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专门的舱内,进行这种测验。也就是说,宇航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抗寂寞能力才行。

此外,你看许多热爱自己工作的科学家,虽然经常独自研究做实验,但却不会感到寂寞。他们投入工作,乐在其中。还有孔子,一大把年纪,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丝毫不感到寂寞。

有些平时情绪很正常的人,一到星期天就感到很郁闷,有人管这叫“星期天沮丧症”。照理说,辛苦工作了一个礼拜,到了休息的日子,自己可以支配,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有的人来说,寂寞感却会突然袭来,因为在工作之外,他们没有学会怎样对抗寂寞。

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单身一人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去约会、活动,自己就会感到寂寞苦闷。“星期天沮丧症”的另一个原因是,星期天过后将会面对很多工作,人们就会在星期天感到心情烦躁。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对周日的活动应尽早做出筹划和安排,多搜集有关信息,如郊游、聚会、娱乐、充电等,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

心理学家还纠正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社交圈的大小与寂寞的多少有关。其实不论你接触多少人,只要有亲密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寂寞。如果你认识很多人,却少有亲密的朋友,也一样会寂寞。

科学家发现,寂寞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人接触,多培养业余爱好。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无穷无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很容易驱走寂寞。

■ 厌恶感是高等动物的标志——厌恶情绪

战国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小镇,镇上住着两个自命不凡、爱说大话的人。他们平时总爱自夸为全世界最勇敢、最不怕死的人。他们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这两个自诩最勇敢的人碰巧同时来到同一家酒楼喝酒,两人寒暄了一番后,便选中一张桌子坐下来,一起喝酒。他们喝了一会儿酒,聊了一会儿天,渐渐觉得有酒无肉实有点乏味。其中一个“最勇敢”的人提议说:“老兄,咱们叫酒店厨师弄点肉供我们下酒。”

另一个“最勇敢”者答道:“不必了,你我身上不都长着肉吗?听人说腿肚子上的肉是精肉,我们将自己的肉割下来下酒,又新鲜、又干净,不是更好吗?”第一个“最勇敢”者也不甘示弱,就只好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于是,每人喝了一碗酒后,他们各自抽出身上的腰刀,在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放在酱盆里蘸一下,就吃了下去。就这样,他们边喝酒,边吃肉,当然,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失血过多而相继死去了。

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一定觉得这两个人太愚蠢了。也许这只是个寓言故事。勇敢本来是很好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战胜危险和困难。但是盲目的逞勇斗狠却是无聊的行为,是愚蠢而可悲的。况且吃自己的肉,是件多少恶心的事情,如果我们对这种行为感到厌恶的话,就会做出那样的蠢事了。

厌恶,是人人都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厌恶心理具有种类和程度的差别,既有强烈的,如看见就想呕吐,听到就觉浑身痛苦难忍的;也有程度轻微的,如不大合得来,不想见面等。对于厌恶的人或事,既有采取敬而远之、畏惧、回避等消极办法的,也有采取攻击性的积极办法的。

厌恶情绪似乎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因为惧怕某一个人,似乎可以说明你有弱点;而讨厌某一个人似乎说明你任性、固执、有偏见。

其实,仔细分析厌恶的心理活动,就不难发现,厌恶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心理学理论认为,回避厌恶本身常常可以产生自身防卫的效果。

“厌恶”、“讨厌”等判断的产生,正说明了人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是经过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盲目的行为。

厌恶感是高等动物的一个标志。比如拿高等动物类人猿和低等动物蛇相比,就会发现类人猿具有丰富的厌恶情绪。它往往会避开强敌,因此不会在那些不可能取胜的搏斗中身负重伤甚至丧命。而蛇呢,它只要开始与对手搏斗,就会拼到用尽最后一点体力,因此常常落个惨败的下场。这说明,蛇不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手的能力。

同样道理,在人类社会里,性格内向、生性老实的孩子同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相比,虽然缺乏积极性、进攻性,但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行为中打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的判断往往比较客观。所以,他们具有很好的防卫本领,不会为不可能取胜的“搏斗”而弄得头破血流。

如果上面故事中的那两个“最勇敢的人”能像一般常人一样,对“好勇斗狠”有深深的厌恶感,那怎么又会无谓地送命呢?

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不利或对别人不利的事情,也是我们不该做的。比如我们对撒谎一般都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但是为了某种利益,我们却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性,去欺骗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事后,我们可能又会为此感到厌恶。如果经常做这样品行不端的事,久而久之,会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很不好。而有时我们热心帮助别人,即使暂时吃点小亏,也会因为心灵的满足而感到愉悦。

■ 娶不到心上人就发誓要干一番事业——心理代偿

老刘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成了所里的骨干。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却一直也没有如愿评上工程师职称。他感到很不服气,可是又没有办法,于是逐渐变得郁郁寡欢,有时还因为一点小事和人发脾气。

同事老黄是与老刘一起分到研究所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几次没评上工程师。老黄一开始也很苦恼,可是时间一长发现解决不了问题,还搞的家里家外很紧张,就改变了心态。他立志要开始发奋,几年来,不仅自费学了英语,还学起了商业管理知识。后来他出去搞了一个民办科技实体,干得红红火火。

这两个人遇到了同样一件事,却一个苦恼,一个快乐,一个消极,一个积极。老刘孤注一掷,甘心“一棵树上吊死”,不寻找其他的出路。如果唯一的精神寄托一旦失去,人就会变得萎靡不振。

而老黄则不然,采取狡兔三窟的策略,信奉“活人哪能叫尿憋死”的道理,自己积极寻找别的出路,这条不通,走另一条,将注意力和精神追求转移开来,反而因祸得福。这就是心理代偿的巨大作用。

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有时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要求的满足,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

比如本来想去打网球,可是下雨了,不能打了,就可以选择室内的乒乓球;本来想进A公司没能进去,就转而争取进入条件相当的B公司;和A的恋爱没有成功,于是把和A有相似特征的B当成了新的追求目标,等等。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们说B对于A具有代偿价值。

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它可以起到转移痛苦,使心理平衡的作用。

代偿行为有一个特征:假如B与A相比非常容易达到,或是价值不如A,就不容易对A形成代偿。只有当B与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度比A相似甚至更大时,B才具有较大的代偿价值。

当然,代偿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对于最初目标的渴望如果非常热烈、迫切,就很难找到能够代偿的东西。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恐怕谁也没有办法了。

而且,在代偿行为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把自己的欲求转移到能获得社会高度评价的对象物上去。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升华”。这个名词是弗洛伊德创造的,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所有的高层次活动都是“性欲”升华的结果。

某高校里有一位老教授,年轻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非常优秀的知识女性热恋。但遗憾的是,阴错阳差,那位女士却成了别人的新娘。这对他的打击很大,觉得再也找不到赶得上那位女士的人,就一生未婚。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成了一代学界泰斗。这就是升华的巨大作用。

生活中也常见到升华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为了发泄攻击欲,练习拳击,结果成了拳击运动员。还有些人特别执著于艺术品的制作,孜孜不倦,最后成为艺术家。

■ 强刺激能使人走出心理误区?——当头棒喝定律

佛教中有一个宗派叫“禅宗”,它形成于唐代。禅宗对佛教有一个独特的认识,就是认为佛法不可思议,不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甚至一开口就会错,一用心也会错,总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感觉去体悟。

为了打破学佛者的执迷,禅宗有一个特殊的促使学生开悟的方法,叫做“当头棒喝”,简单说,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对执迷不悟的弟子,使用呵斥和棒打的方法,以这种强烈的刺激,促使他突然开悟。

它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个弟子上堂,问师父:“什么是佛法大意?”师父就拿棍子打他,并向弟子大喝一声。弟子问了三次,师父打了他三次。其实师父这样做,没有什么敌意,而是想让弟子明白,这个问题是不能用语言来回答的,如果要师父用语言回答,是很荒谬的。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必要情况下,强烈的刺激可以促使个体突然之间打破僵局,走出心理的误区。借用“当头棒喝”的典故,这个定律就叫“当头棒喝定律”。

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当头棒喝”也是一个在某些情况下不可替代、非常有效的方法。这里的棒喝可以理解为纪律处分、严肃批评,是对沉溺于错误的学生的一种突然性的处罚、惩戒。

正是要以其突然性,给学生以震惊的感觉,才有可能促使其突然醒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没有表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棒”“喝”的教育同样不会成功。比如一个上课总在偷玩玩具的学生,老师反复示以眼色,他仍接着玩。于是老师点名让他把玩具放到讲台上,并当即让他写出刚讲的一个公式。这个举动极大地震惊了学生,可能使他终生难忘,今后他也不会在课堂上搞小动作了。

但是“强刺激”一定要注意适时、适人、适地。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是: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同时体验到老师的爱心、善意和尊重。而且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

在心理治疗中,“当头棒喝定律”有时也有其独特作用。

王强是高二学生,他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

这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七点,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王强又借口衣服脏了而开始认真地洗起自己的上衣来。他连搓带冲,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心理医生看到了,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道:“王强,够了!”王强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夺过他的上衣,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开始穿的,根本不脏。”说着他便迅速地把衣服冲清拧干抖开递给王强,“看看,跟你花二十分钟洗的效果一样。”

把衣服晾好以后,心理医生转身对其父母低声说:“以后你们一发现王强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便会有效果。”果然,六个月后,王强的症状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 为什么一首乐曲让很多人自杀了?——情绪共鸣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大概许多人都知道,形容的是四面受敌,绝望无援的境况。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刘邦和项羽展开了决战。刘邦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包围了。为了减弱项羽军队的抵抗力,谋臣张良在彭城山上用萧吹起悲哀的楚国歌曲,让汉军士兵中的楚国降兵随他一齐唱。这些歌曲传到楚军营中,使楚军不由得产生了缠绵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蔓延开来,大家的斗志大大松懈。思念家乡,人们就会厌战,谁都渴望赶快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而不愿意在这场几乎败局已定的战争中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

谁都知道,战争中,士气是极为重要的。这首歌曲中浓浓的乡情,使楚军的战斗力大减。结果项羽营中的许多士兵在这首歌曲的感染下,有的逃跑,有的斗志松懈,认为宁可投降,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这种士气下,项羽军队在战斗中败给了刘邦的军队,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