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写给买菜妈妈的话
- 我妈一直很想要的安全买菜经
- 何丽
- 4386字
- 2014-09-01 13:04:30
妈妈你知道吗?33%的癌症是吃出来的
没有人为了生病吃东西。偏偏生活中,总是事与愿违。想买点好吃的犒劳下嘴巴,补充下营养,却吃出了一身的毛病。现在,因为“吃”得癌症的人可不在少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院士在2012年曾指出,33%的癌症是吃出来的。除了饮食方式不对、营养不够均衡之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食品的安全问题。
健康生活的关键是“吃”,一个家庭的健康往往就系在这个家庭的菜篮子上。买菜妈妈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会让不安全的食品乘虚而入。在这个问题食品泛滥的时代里,做妈妈的如果不钻研点儿买菜技巧,怎么能守护好家人的健康呢?
1.食品不安全,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在中国,癌症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平均每7~8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于癌症。
癌症有100多种,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可能被它攻陷。但最近20年,大多数人的癌症都聚集在消化系统。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有四种来自消化系统——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还用多说吗?我们的“吃”已经出现了问题!
说起“吃”,首先要强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说起良好的饮食习惯,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定时定点吃饭,不过饥、不过饱,注意营养搭配。却忽略了“吃得安全”是所有和吃有关行为的大前提——“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如果我们天天吃进肚子的都是些不安全甚至是有毒有害的东西,那么不管我们多么小心地定时定点吃饭,不过饥、不过饱,我们的健康还是会受到影响,甚至患上吓人的大病!
在这个问题食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吃进去的是营养,而不是有害健康的坏东西呢?这些有害食品又是怎么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呢?
①种菜洒农药
种菜少不了要用到农药,不洒农药,菜就长不好。但是,不是所有菜农都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农药。有的菜农一心想着要消灭所有危害蔬菜生长的虫子,特别喜欢用杀伤性强的农药,比如,甲胺磷、氧化乐果、1605,却忽略了它们既能毒死虫子,也能药倒人。2010年8月,青岛就有9个人因为吃了有机磷超标的毒韭菜中了毒。
有一些农药会即刻显现出它的威力,让人食物中毒;还有些农药会无声无息地在人体里积累,悄悄损害人的健康,初发现时,疾病往往已经找上了门。
②饲养吃饲料
菜吃着不放心,肉吃起来也不踏实!现在的活禽、牲畜,几乎都是吃饲料长大的。用饲料饲养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为了利益,会往饲料里添加不该加的东西。比如,看见瘦肉卖得好,就往饲料里拌瘦肉精;想让鸡长得快且不生病,就给鸡喂过量的抗生素。
对爱吃肉的人来说,一顿饭里没肉,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可你每天吃进去的肉真的都安全吗?如果牲畜和家禽是在不健康的生长环境里,吃着不健康甚至掺了毒的饲料长大的,吃了它们的肉,我们的身体还能健康吗?
③毒品做调料
有人开玩笑说,每个中国人的肚子里都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话虽有些夸张,却也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
三聚氰胺是多么冷僻的化学名词,却因为“三鹿奶粉事件”被大家熟知。像吊白块、王金黄、焦亚硫酸钠、硫氰酸钠……一大堆原本只应该出现在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菜篮子里。人人都知道它们有毒,不能吃,却很少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从来没吃过。
难怪陈君石院士说“33%的癌症是吃出来的”。想想我们吃的东西:农药超标的蔬菜,用有害饲料喂养大的鸡、鸭、鱼,用有毒调料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不生病倒成了怪事。俗话说“病从口入”,只有让这些有害食物远离我们的餐桌,家人的健康才有保障!
2.妈妈买菜千万要知道的事
想要让有害食物远离家人餐桌,当然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我们平日从超市和菜场里买回家的菜。
买菜已经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更是一种生存技能。食物里的陷阱那么多,没有一双辨别好坏食物的火眼金睛,一不留神,就会钻进黑心商人的圈套哟!
①别被形形色色的商业噱头误导
商家经常会制造一些商业噱头吸引人,比如,打折促销、附赠礼品、将自家产品包装成很有科技含量的样子。而一旦被这些噱头迷惑住,就有可能花冤枉钱买来假冒伪劣食品毁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下面讲到的三种陷阱,就是妈妈们在超市、菜场必须警惕的!
第一种陷阱:打折促销
超市或商场经常搞促销活动,很多人平时买东西精挑细选,见到促销品就马虎大意了,生怕下手晚了抢不到。其实,越是促销活动,越要仔细看、仔细挑,因为有的食品是快过期,或不好卖了才促销的。甚至有商家还会把山寨产品、三无产品放在促销区里,鱼目混珠。
第二种陷阱:附送赠品
附送赠品是非常常见的促销手段。比如,买一块蛋糕,赠一块面包;买一桶方便面,赠一根火腿肠。有人看见赠品就觉得捡到了便宜,至于这赠品从哪里来,质量如何,都顾不上想了。
大多时候,附赠的食品和所买食品本身都出自同一个厂家。所买食品的质量没问题,赠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有时候,所买食品不错,附赠品却来路不明,有的赠品甚至不会标注任何产品信息。
来路不明的赠品,大多没有质量保障。有的商家既想用赠品吸引目光、招揽人气,又舍不得在赠品上花钱,就低价购进劣质产品。还有一些食品已经因为质量问题曝光,不能再上架卖了,商家觉得扔掉太可惜,就把它们当成赠品送给消费者,赚个人情。
第三种陷阱:高科技噱头
几乎所有食品都希望给大家留下“我很有营养,我很有科技含量”的印象,常常会大打“科技牌”和“营养牌”。这个说自己添加了很均衡的营养成分,那个说自己用了最先进的制造工艺。虽然消费者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在厂家、商家的连番广告轰炸下,慢慢也觉得,这些东西确实不错。
真是这样吗?
比如,有方便面标榜“不油炸更健康”,但实际上这个“更健康”只是相对油炸方便面而言。方便面主要是给消费者提供方便,本身并不能算是健康食品。
②六步学会看食品标签,顺利买到安全菜
食品标签就像食品的身份证,极少有人会把身份不明的陌生人领回家,却有不少人把身份不明的食品买回家。很多人买东西都没有看食品标签的习惯,即便在那些每次买东西都认真看标签的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看不懂标签。
实际上,看食品标签是学会买菜的第一步,具体说来,有六个步骤。
第一,看食品名称。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有食品名称,食品名称又必须表明食品的真实属性。有些食品看着挺像,可名称不同,遇见了就要留个心眼,搞清楚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再买也不迟。
以牛奶为例,超市总是将各种品牌的奶制品放在一起,有的品种在包装上写着“调味牛奶”,有的写“乳饮料”,感觉都是加了调味料的美味牛奶。但二者的蛋白质含量却不一样,“调味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比“乳饮料”要高。
第二,看食品配料表。
要吃得安全,就要吃得明白。看配料表的目的是了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做的”,要是在配料表里看到了不熟悉的名字,就应摸清它的底细再买。每个人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对甲好的食物,乙吃多了可能会生病,糊里糊涂地吃,容易吃进对自己身体有害的东西。
另外,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所有预包装的食品都要在包装上清楚地标出自己的配料成分,要是您发现有食品没这么做,就不要买了。
第三,注意添加剂。
有的人听到“添加剂”就会紧张,可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却对配料表上那一长串化学名词视而不见;或者看见了,也懒得去想它们究竟是什么。
基本上所有的加工食品都要用到添加剂。在这些添加剂中,很大一部分都需要严格限制使用范围和使用数量。只是,人们每天都会吃进一些加工食品,不知不觉,几十种添加剂就下肚了!
家里有小孩的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为了讨孩子喜欢,有的食品会使用很多添加剂,使劲加重味道、颜色。小孩吃的时间长了,或一次性吃太多,同样也会损害智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产日期就是商品的生日,保质期则是指商品在一定条件下保存的最长时间。而这个“一定条件”一般也会印在产品的包装上,可惜很少有人注意到。比如,有的产品规定要在常温下保存,有的产品则需要被冷藏起来,还有的产品常温下可以保存一个月,但一开封就必须马上吃完。买食品的时候要看清楚,不然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
第五,看营养成分。
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贴上营养标签,国家强制生产厂家将《营养成分表》印在产品包装上,并规定必须标注出食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最好标注,方便人们根据需求购买。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的营养成分表有的以“份”为单位,有些则以“100克或100毫升”为单位,购买的时候要看清楚。
第六,看清认证标志,但不迷信标志。
常见的认证标志有蓝色的“QS”标志(生产许可标志),其他还有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标志等。通常,有认证标志的食品质量更有保证,但也不能盲目地迷信标志。因为有认证标志的食品也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另外,认证标志也有真有假。有的东西明明没有经过认证,却也堂而皇之地将认证标志印在了包装上。
所以,看到认证标志,要留个心眼,到相应的网站上按照标志的号码或企业名称查询一下。平时,还要多关注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
③一定要养成关心食品安全信息的好习惯!
虽然人人都要吃东西,但不是所有人都关心自己吃进去的东西是否安全。有人觉得自己生活在市场管理相当规范的大城市,只要不吃路边摊,不在街头游摊买东西,就不会受到问题食品的伤害。这个观点大错特错!
现实是,在任何地方买东西、买任何东西,都有可能上当受骗。如果平时不关心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就会忽略潜在的危险,很容易在那些看似美味的垃圾食品面前丧失判断力。
更不要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就用不着再学习如何鉴别黑心食品了。因为一直以来,黑心商人都在改进造假手段。为了对付他们,我们必须经常更新鉴别黑心食品的方法。
④千万小心加工食品
食品的加工环节越多,就越容易出岔子。
加工食品的第一个问题在于它的原料。有的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会特意去买价格便宜、质量糟糕的食物做原料。而论质量,这些食物原料可能还没有街边游摊低价抛售的处理货好,甚至有的已经差到不做处理根本不能吃的程度。放在平时,就是白送给你,你都不愿意要。
加工食品的第二个问题在于添加剂。为了提升食品的口味、改善它的卖相、延长它的保质时间,厂商会绞尽脑汁。着色剂、防腐剂、膨大剂、乳化剂、抗氧化剂、香精、色素……到超市买东西,随便拿起一包食品,都会在它的配料表上看到一堆添加剂标注。
国家对添加剂的使用有着明确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允许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安全的。有些添加剂也许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才会显露出可怕的一面。比如,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和溴酸钾(在烘焙业,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可使面粉增白,快速膨胀,增加成品的弹性和韧性),都是在使用了很多年后,才被发现对人体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