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忆衡中

齐腾

从2002年正式踏入衡中时算起,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衡中的生活还是仿佛昨天刚刚发生过那样的历历在目,还是那样的鲜活生动。短短三年的高中生活,衡中留给我的,却是一生受益的财富。

就从最近很火、很热的高考宣誓谈起吧。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你们学校就是泯灭人性,就是大学流水线,就是高分低能教育的典型”,我突然有种“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感觉涌上心头。时至今日,不对,不只今日,今生我都将感谢衡中曾经给过我这个机会,给过我这个平台。我可以理解大多数人的内心想法,在外人看来衡中的管理苛刻,不讲人情,孩子们像着了魔一样地努力,像着了魔一样地勤奋,像着了魔一样地要求自己。然而是孩子们真的着了魔吗?学校没有洗脑,没有打骂,有的只是给你指出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给你建造一个又一个可以登上山峰的台阶。至于路走不走,台阶爬不爬,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所幸,衡中的学生们都是聪明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们都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前行。现在身处衡中的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因为他们正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学习,坚持自己的路,用最后的结果来证明衡中的对错,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作为一个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人,我可以明确地说,衡中虽然严格,但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不苦不累那还是高中吗?但是在苦和累的同时,学校也给了学生们同样的关怀和特别的照顾,保证着同学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记得在我高三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很长,叫作《我用了十八年才能坐在这里和你一起喝咖啡》。作者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村,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学毕业十八年后才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安静地坐在咖啡厅,和公司的一个新晋本地小职员交谈,讲出了上面那句话。衡水市,也许没有衡中,中国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城市,虽然要远远强于贫苦小山村,但是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眼界的狭小,年幼的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封闭地活着,年幼的我们都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走出这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北京、上海、广州,看看纽约、伦敦、莫斯科。当然,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切就像一个美丽的泡沫,外表光鲜,一触就破。后来我进入了衡中,听到老师讲起她原来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最终在自己梦想的地方找到理想的工作,安稳地定居,突然内心有点悸动,原来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遥远,衡中可以给我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也正是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理想和现实之间虽然遥远,但总是有一条路,就是努力。正是这一点一直支撑着我走到现在。高中毕业,我考取的是中山大学口腔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梦想就是将来一定要在广州站稳自己的脚跟,本科硕士实习都是在学校的附属医院,我非常喜欢这里的设施、文化,以及老师们优秀的技术,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是医院只是招收应届博士毕业生,为了这个目标,我只能在硕士的最后一年,一边做着复杂而且无聊的实验,一边努力地复习课程,一边完成医院安排的临床任务,而且还要完成自己几万字的硕士论文。在论文交上去的当天下午,我再也压制不住身体的疲劳,病倒了,一拖就是四个月才彻底恢复,但是我从未感到后悔。最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山大学的口腔医学博士。而在那段很艰苦的岁月里,我还是时常会想起在高中发生过的一幕一幕,想起自己高三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备战高考的雄心壮志。如果没有三年的高中生活,这一切对于我来说真是不可想象的。

更不得不提的是衡中的老师。在离开衡中后,我很少见到过像衡中老师一样负责任有担当的老师。有人说,高三苦,高三累,我们的高三充其量也就一年,但是衡中的老师们,有很多在高三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在衡中学生学习学晕倒的没几个,但是老师累到晕倒的我看到过好几次。他们不求名,不逐利,为的只是学生们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过上好的生活。我非常清楚地记得高三某次晚自习前,我去找班主任王文霞老师,到办公室得知王老师刚才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了医务室。我内心忐忑地回到班里,想赶快叫出班长去探望下老师,结果远远地就看到老师回了班在静静地守着同学们自习。直到后来我才得知,到医务室没多久王老师就醒了过来,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就马上回班看望自己的学生。当晚,我们的自习效率格外的高,大家得知老师带病上自习后,有些同学的眼眶都湿润了,直到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是一阵一阵的感动。衡中老师的负责让人感动,更让人心疼。记得高一时候某天正在上课,隔壁班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原来他们的班主任请了一天假,要去一个她“不得不参加的婚礼”,短暂的沉默后,同学们终于明白过来明天就是老师结婚的日子。可是那段时间,她没有缺过一节课,大家在祝福之余更多的就是感动,如此的事情在衡中真是数不胜数。

衡中是我至今为止到过的唯一一个到处洋溢着奋发,洋溢着向上,洋溢着感动,洋溢着正能量的地方,她当时哺育了我,现在激励着我,这将是我今生难以忘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