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容颜、入时的服饰、精心的妆扮,能给人以炫目的美感,但这种外在美毕竟短暂浅显,如天上的云、地上的花,悠忽即逝,总有凋零之时。而气质风采,则逐日增辉,即使容颜褪尽,它仍会风韵犹存,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正魅力。
现代人的不解之谜
气质,可谓是生命中最美丽动人的风景之一,但它却又令人不可捉摸,就像是一只美丽而狡黠的小松鼠,匆匆掠过,只让我们看到那闪着灵光的皮毛,但我们又不禁要问:那究竟是什么?
初冬的一个傍晚,临街的一家咖啡屋内,灯光柔和,音乐舒缓。屋外是人来人往的大街,充满着渲闹却又神秘的气息。
经过一个白天的忙碌后,此刻,你和一位最亲密的朋友来到咖啡屋,选择了一处不引人注目的安静角落,怡然自得地品尝着咖啡,讲述着各自生活中有趣的一个个小故事。
初冬的夜空,静溢的咖啡屋;梦幻般的音乐,
香浓的咖啡;亲密的朋友,
坦诚愉快的聆听与倾诉;享受着这一切,你似乎已经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这时,咖啡屋门口悄然闪现一个身影,映入你的眼帘,款款大方地落坐在与你相距不远的地方。
顷刻间,你与友人轻声交谈戛然而止。
而你所有飘飞的思绪却如被一个巨大的磁场而吸引着,凝聚成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这一片小小的空间——得体的穿着,
恰切的举止,
顾盼之中,流露出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巨大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你已像是被雷电击中,被强烈的闪光震慑,体内的血液逐渐升温、沸腾,同时也伴随着隐隐的刺痛。
“哇,她的气质真是棒极了,可是我……”
你内心的赞叹与遗憾几乎同时浮出水面。
短暂的惊讶和沉默之后,你和朋友改变了话题。
你的兴奋,你的沮丧,开始围绕着“气质”而疯狂舞蹈。
你们关于“气质”轻声但却热烈非凡的交谈使小小的咖啡屋在这个美丽的冬夜溢满了生命的喧哗与骚动……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插曲,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也许你就是临街咖啡屋中的那个“你”,那个“朋友”,那个“身影”……这都无关紧要。事实上,面对面地遭遇“气质”,几乎是每一个追求生命质量的现代人的普遍经验。也许你会在咖啡屋内当即发出感叹,也许你会缄默不语地回家,对着试衣镜左顾右盼……这一切都是因为“气质”!
据调查,“气质”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但具有喜剧意味的是,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词汇也是最让现代人感到困惑感到虚幻的词汇之一。其含义之宽泛,所指之模糊纷乱,几乎已到了荒唐可笑的境地。
“那位小姐气质真好!”
“她其实不漂亮,可挺有气质!”
“那个老板穿得不错,可一点气质都没有!”
“你笑起来时特有气质!”
“那人穿西装远不如穿牛仔装有气质!”
看,有这么多的“气质”!
其实上面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如果要将人们谈论的气质的话一一罗列下去,你我都会厌倦的。
是的,关于“气质”,我们已听得太多,说得太多,想得太多,梦寐以求得太多。它令人笑、令人哭,令人得意,令人沮丧,令人恍然,令人费解……但是,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拥有气质,只有人类才懂得欣赏气质,追求气质,塑造气质……
但气质究竟为何物,却又是一个简单而又奥妙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地横亘在智慧飞速发展的现代人面前。
90年代中期,在南方的一座大城市中,召开了一次规模庞大气氛热烈的“中国气质研讨大会”,两百余位专家到会各抒己见,众多的市民也纷纷在各类媒体上畅述见解,其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旦面对“气质”,博学多才的专家也好,热情洋溢的市民也好,仿佛“泰坦尼克”号巨轮撞上了冰山,喧闹过后,留下平静的海面和一串不解之谜。
一份充满悖论的心理学问卷提供了这样一组答案:
63.8%的答卷者认为自己“没有气质”或“气质很差”;26%答卷者认为自己的气质使得他“工作、生活不顺心”或“事业受到损害”。
有趣的是,同样是这些答卷者,当面对“气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高达97%以上的人回答“不知道”、“不太知道”、“不太清楚”或“说不上来,凭感觉而已”!
气质,无疑是生命中最为美丽动人的风景之一,但我们却往往只能看到它那闪烁着灵光的外表,而其实质却是那样的不可捉摸。
气质,难道真的是现代人的斯芬克斯之谜吗?在心理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下,人们给气质下定了一个科学的心理学角度的定义:所谓气质是指,人们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以及气质变化的幅度,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语言的速度和灵活性上。
既然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给了“气质”以严格的科学定义,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是有许许多多莫衷一是的说法呢?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关于气质的称号,大多不是什么胆汁质、多血质之类,而是诸如:
“这个人真有气质!”
“这个人有文人气!”
“啊,贵族气质!”
等等。
从这些话来看,他们所说的气质,绝非我们上面分析过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气质,而更接近于我们说到的美学意义上的气质。
从美学角度来定义,那么气质便是指风度,风貌和气度,这可以用“好看”和“不好看”来加以概括和评价。
事实的确如此。
麻烦的是,美学定义却是多么的暖昧不清。
事实上,气质的美学定义,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定义,它仅仅是一个说法,一个有着无数版本投影在每一道目光中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它要受当时当地流行时尚的左右。
比如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对于气质的独特理解。
在革命年代,一个词汇经常出现,那就是“英雄气质”。
在五十、六十年代,频繁出现的则是“劳动气质”这个词。
现在是“平民气质”。
这英雄气质、劳动气质、斗争气质、平民气质,其实正是那些时代各自的时代气质。
它们是对它们所处时代的人们的总体气质的概括。
而一个时代的总体气质,与这个时代的时代风尚密切相关。
所以,这些关于气质的定义的出现,跟一个时代的时尚的关系,远比它与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比如说,每个人,每个现代人,都有着对气质的个人化的独特理解。
面对同一个形象,你会觉得很糟糕,而另一个人的看法或许恰恰与你相反。
香港影星成龙,个子矮小,长着一个很大的鼻子,有很多女孩子一见他在影片中的形象,就会发出讥笑声,觉得这位巨星真是“难看”,虽然很有趣、很可爱,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丑的可爱而已,一点都不迷人,更打动不了少女的芳心;而另一些女孩却会为他疯狂,觉得这位巨星真是“帅呆了”,“迷死人”。“瞧,大鼻子多性感!”“小个子多灵活有力,充满男性魅力!”在她们心目中,成龙完全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美男子形象,所有在另一些人眼中看来是缺陷的地方,在她们眼中却成了魅力的独特象征。曾经就有少女因为成龙的一吻而晕倒在地;曾经就有少女,因为无法结识成龙而绝望自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虽然时尚总是日新月异,令人追之不及,不过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时尚下,人们对气质仍然会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认识和评判标准。
绚丽多彩的气质表现
从美学的角度来讲,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风格和气度,有人说气质是个人风度的灵魂,可见气质在表现个人风度与魅力中的重要作用。
“气质”这个外来词,与常说的“禀性、脾气”比较近似,但又并不完全相同。在生活中,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安静稳定;有的人反应灵敏,有的人反应迟钝;有的人遇事急躁,有的人有条不紊,所有这些差异都是由于气质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
气质是个人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对于气质可以这样来理解:气质不是推进活动的心理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气质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在各个行业中都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从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气质类型的不同对人们所从事的活动毫无作用。同样一件事,让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做,有的人喜欢快马加鞭,尽早把它做完,有的人则喜欢慢条斯理、劳逸适度地进行;对同样的不幸,如高考落榜,有的人可能整天闷闷不乐,茶饭不思,甚至终生耿耿于怀,而有的人则可能失望一段时间,就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或者重考或者从事别的工作。
面对同样的困难,比如登山,有的人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而湿的配合,因此粘液质的人冷酪无情,像冬天。黄胆汁是热与干的配合,故胆汁质的热而躁,像夏天。黑胆汁是冷与干的配合,因此抑郁质的人冷而躁,像秋天。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
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气质吗?
古代的人的气质与现代人气质是否一样?
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有可能一样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他们关心气质,因为他们知道气质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那么,气质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曾有这样一段论述:“在许多儿童中这些气质的原始特征往往在随后的二十多年发展阶段中保持。”
他是针对发现了儿童天生的气质差异以后说这番话的。也就是,出生不久的儿童,他们就已经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了,而这种气质又将长期保持。即,这种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是相当稳定的。
也就是说,由于气质的形成有一个生理上的基础,因而,它们的形成,与他们的出生时的状况,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婴儿刚刚出生,就为什么产生了区别呢?比如说,一个婴儿与另一个婴儿,他们的哭的方式、闹的方式,为什么是不同的?又为什么有的婴儿非常吵闹而有的则比较安静?
这个时候,作为婴儿,他们还没有受外界的种种影响,所以,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气质的差异,可以说明,气质是有着先天性的因素的,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先天性造成的。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长期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他通过对高等动物的实验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一些特征。
他对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作报告如下: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和耐力的标志是它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在一定的限度以内,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物之间保持着强度规律,大脑皮层中发生的兴奋是与刺激物的强度相适应的。兴奋过程强的动物能够忍受强烈的刺激,在刺激过强和过于持久时,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反射也会遭到抑制和破坏。”
抑制过程强的动物能忍受持续内抑制10—15分钟,而对抑制过程弱的动物来说,仅仅15—30秒的内抑制就使它难以忍受,时间稍长会引起神经的病态变化。
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强度之间是不是得当,就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如果大体相等,那说明它们之间是平衡的;如果不相等,那就是不平衡。
它们之间的不平衡,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一种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
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就是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兴奋与抑制能够迅速地转化,那就说明它是灵活的;反之,就是不灵活的。
而我们通常所知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质汁、粘液质、抑郁质,就是根据神经活动的这些规律来分的。
而别的有关专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气质所作的另外的划分方法,也都是从先天所具有的生理角度出发的。
比如,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心理学家克雷奇默提出气质的体形划分法。
总而言之,总的来说,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气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气质可以改变吗?
那么,既然一个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不是就不可以改变了呢?
要是这样,自认为气质不好的人,岂不是要自卑一辈子了?
其实,气质不仅受先天生理素质的影响,同时它也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气质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巴甫洛夫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把饲养的8只同时出生的小狗,给以不同的生存条件。
他让其中的4只在自由条件下饲养,让它们自由地奔跑、来往,不受到任何拘束。而另外4只呢,则关在笼子里,让它们吃指定的食物,让它们一天到晚得不到活动自由,更不让它们与其它同类来往。
这样过了两年。
两年以后,他发现,被给以充分自由的那4只小狗,已形成了许多条件反射,显示出强型的特征;而那关在笼子里的四只呢?
它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则明显地表现出被动、防御、恐惧的特点,都是属于弱型的。
由此看来,外在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气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触手可及的例子。
比如,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是个有活力、有闯劲的人,现在你长大了,他怎么变成了沉默少语、缺少冲动的人。
比如,你姨妈以前是对外界反应迟钝、对生活缺少热爱的人,怎么自从结婚了之后,就变成个反应敏捷,时常忍不住就哈哈大笑的人。
这一切,不都说明了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吗?
当然,气质的可变性,不能否定了气质的稳定性。一株青草可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改变形状、大小等等,却不能改变它作为一株青草的特性。青草还是青草,永远不会变成一棵大树。
一个人的气质可以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这变化只是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变化。
这便是气质特性的客观规律。
气质有地域差异吗?
气质具有先天不可逆性和后天的可变性,那么古代人与现代人既不一样,又有些一样的结论自是不言而喻了。但在现代,一个地方的人和另一个地方的人,他们的气质有什么不同吗?或者说,生存在不同地方的人,是否就具有不同的气质?
再具体一点,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国家的人,他们的气质是不是有差异,如果有的话,那又是怎么造成的?
其实前面的讨论已经为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了铺垫。
就我们所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们的成员总会有一个大体一致的特征,也就是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