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富裕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只要你具备了成功者的素质,就可以挖掘到属于自己的财富。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可以成功;利用自身特长抓住社会热点也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甚至在掘金过程中,赌性也能让你一鸣惊人。说到赌性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史玉柱了。
当年史玉柱放弃了研究生毕业回家乡做官的机会,拿着自己在大学时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独闯深圳。在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他觉得产品已经成熟,便用手中仅有的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该部虽名之为电脑部却没有一台电脑,仅有一张营业执照。当时深圳电脑价格最便宜一台也要8500元。为了向客户演示、宣传产品,史玉柱决定赌一把,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赊得一台电脑。以此种方式,如史玉柱在半月之内没有收入,不能付清电脑款项,不但赊购之电脑需要交回,1000元押金也将鸡飞蛋打。为了尽快打开软件销路,史玉柱想到了打广告。他再下赌注,以软件版权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先做广告后付款,推广预算共计17550元。1989年8月2日,史玉柱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出半个版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广告刊出后,他天天跑邮局看汇款单,整个人几乎为之疯狂。直到第13天头上,终于收到了汇款单,不是一笔,而是同时来了数笔。史玉柱长出一口气。此后,汇款便如雪片一般飞来,至当年9月中旬,销售额就已突破10万元。史玉柱付清全部欠账后,将余下的钱重新投向广告宣传,4个月后,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的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这是史玉柱的第一桶金。此后,史玉柱再接再厉,又陆继开发出M-6402,一直到M-6405汉卡,并获得巨大成功。
史玉柱能够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很大的一个功劳应该归于他身上具有的那种敢于“赌一次”的霸气,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毅然投入了那么多钱,所幸的是,他成功了。毕竟上天是公平的,付出的人总是要有回报的。史玉柱十几年来一直是商场上的风云人物,成也好败也好,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很多人的眼光。
想要成为“二”中的一分子,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敢于去拼搏,善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发现机遇,一旦发现了机遇就要抓住它,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了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的机会。其实,能够让人富起来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要一味效仿他人,这样往往会是邯郸学步。
钱能生钱,也能生出富人
在计划经济时代,钱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人们挣的钱不多,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根本没有理财的观念。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钱不仅仅是人的价值的一种体现,更主要的,钱是人们生活的前提条件。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大家都听到过很多中500万元彩票,但在几年内挥霍一空变成穷光蛋的故事,问题就是其没有利用中奖资金创建稳定的现金流。
理财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会理、敢理、巧理”,简言之:让钱“生”钱。记得有句经典对白说:投资是一样神奇的东西,再赔,它也只能输掉你手头的,但一旦赢起来,它却能不受限制地翻倍。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失偏颇,但至少,它给我们一个暗示:投资,让钱去“生”钱!钱能生钱,也能生出富人。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他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进军报业界。
那时候,普利策仅仅有靠半年打工挣的微薄收入,不过正是靠这一点点的钱,他才逐步走到成功的。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使地球移动”。普利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点。终于,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青年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且机敏聪慧,便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接受了半薪的条件,他告诉自己,金钱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从这个机会中学到知识。
几年后,他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金严重不足。那时候,美国经济正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
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从两手空空到报业巨头,原因在于他不但善于使用自己的资金,同时也善于使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聪明商人的绝妙之处,无论何时都是金钱的主人,让钱给自己挣钱。
当你经过努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想想怎样让钱生钱,让钱变得更多,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千万不要成为葛朗台,抱着钱不放手,生怕钱会飞了!
如果你的金钱能够在你睡觉、娱乐的时候,还在不停歇地为你工作着,那该是多么令人吃惊的事情啊!相反,你如果总是为了钱而去盲目的工作,那你就成了金钱的奴隶。看那些富翁,哪个不是懂得资金分配和利用而富有的?
有的人会问我们究竟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才能够花啊?这要根据你对自己的要求来定了。有人作过一个统计:
假设不买漂亮衣物,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一切生活所必需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摒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每月400元人民币可能就足够了。
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干到60岁,那么这42年是为将来作准备的;60~80岁这20年里,如果以前面说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计算的话,应该有9.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还不算上超过80岁的用钱期。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仅为生存,每月挣1000元就够了。其中400元用于现在的支出,400元留作养老,另外200元用于年老时的医疗,因为那时疾病会频繁地光顾你。
如果你对400元的生活水准充满恐惧,如果你现在每月挣2000元还觉得不够花,那么你将来的生活就要设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你每月就得挣4000元、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国深造、打算投资、打算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
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水准就要有相应的金钱储备,当然,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过那种每个月400元就足够的生活。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上档次呢?谁不想在吃饱穿好之余,去旅游,去KTV,去看电影,去听音乐会呢?高标准的生活就要求你必须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储备,这就要求你有赚钱的本事,有让钱生钱的本事,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或保险柜。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花园的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来看他,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自己的财富闲置着就等于没有财富,只有让财富运转起来,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
以前的人们崇尚节俭,喜欢把钱守住,放在保险柜,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了,想让钱生钱,想让手头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这就使理财变得至关重要。鲍勃一生的经历可谓家庭投资与理财的典范。
鲍勃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6岁时开始将每月薪水中的20%投资于共同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34年以来,平均该类基金年收益约13%。到35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个连锁店,收益亦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鲍勃仅将自己的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6%,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鲍勃在49岁的时候预计60岁退休,于是便开始着手准备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鲍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自己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在保证自己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投资,实现了让钱生钱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很多人总是有这样的观念:现在自己的金钱资本太少了,先攒两年钱吧,等积蓄多点,再拿出来投资。等两年过后发现,这点钱还是不够投资的,于是再攒两年吧,攒来攒去,发现即使攒一辈子也攒不到百万元,而且人也老了,这一生就在攒钱中度过。
攒钱是永远也不能成为富翁的。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挣钱和攒钱的本质区别。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攒钱往往会使人变得越来越穷,富人思维的首要体现就是挣钱才能让我富起来!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彻底抨击攒钱是错误的,节约和攒钱不是一回事。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夫小时候生活在纽约的贫民窟里。他有6个兄弟姐妹,全家只依靠父亲做一个小职员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所以生活极为拮据。他们只有把钱省了又省,才可以勉强地度日。到了他15岁那年,父亲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己来养活自己了。”小比尔点点头,父亲继续说:“我攒了一辈子也没有给你们攒下什么,我希望你能去经商,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改变我们贫穷的命运,这也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
比尔听了父亲的忠告,外出经商。3年之后,就改变了全家的贫穷状况,5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了那个社区,7年之后,他们竟然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买下了一套房子。
比尔的家人攒了一辈子的钱也没有彻底改变全家的生活,比尔听了父亲的劝告去经商,最终改变了家人的命运,这就是说攒钱并不能彻底让你摆脱贫穷的命运,要学会赚钱才能让钱生钱,让你从贫穷走向富裕。
要想让钱生钱,就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了可以让钱生钱的理财高手。
把“麦穗哲理”应用到自己的理财过程中。“麦穗哲理”来源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问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徒弟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走过麦田时,每人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枝。
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拣,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
这就是说我们在理财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把握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要因为心急草草选择,也不要因为犹豫不决错过了最好的选择,只有经过分析找出规律作出选择,才能让自己有更大的收益把握。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有收支计划,量入为出。1950年,汉森和乔安娜从印度来到美国时,身无分文。1956年他们大学毕业后做了主持人。他们的致富策略就是节省每一分钱。由于银行储蓄是按复利计息的,所以夫妇俩每月按时去银行存钱。他们的生活很节俭,打折商品是他们常买的东西,经常从报纸上剪折价券去买便宜东西,上班带盒饭。几年后,他们便把收入的大部分储蓄起来。直到1977年,他们拿出1250美元投到共同基金里,8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
切忌让自己债台高筑。在美国,百万富翁中70%全无债务,他们知道,每支付1美元利息,可用来投资的钱就少了1美元。因此,他们所买的房屋及车子一定是他们负担得起且财力上仍绰绰有余的。现在随着提前消费观念的兴起,很多人经不起诱惑,进行提前消费,结果欠了很多债,重要的是还要偿付利息,这样就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理财过程中一定要量入为出,不要让自己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
不要盲目追求名牌。很多人都喜欢用名牌的产品,买名牌衣物,用名牌家具。名牌是很吸引人,但是你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再去进行这样的消费。年轻时还是主要把精力放在对金钱的积累投资上,不要放在虚荣的炫耀上。
将“32221”组合投资方式作为参考。将个人积蓄的30%用于储蓄以备后用;20%用于购买债券以增加收益;20%用于购买股票以寻求高利;20%用于投资集藏以图增值;10%用于购买保险以防止意外。
根据年龄进行投资。在20到30岁时,由于距离退休的日子还远,风险承受能力是最强的,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的投资模式。尽管这时期由于准备结婚、买房、置办耐用生活必需品,要有余钱投资并不容易,但你仍需要尽可能投资。等到年龄大了的时候就要采取一些比较保守的投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承担的风险少一些,获利的机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