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前言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 杨昌洪
- 2746字
- 2014-12-06 20:01:55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这时开始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而“士”的出现,则是私学兴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春秋初期出现了“养士”之风,出现了专门的知识阶层。到了春秋末期,私学日愈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是当时的“显学”。
一、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哲学上、教育上影响都比较大的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
1孔子私学
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颜渊、曾点、季路等,就是他最早的学生。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相随。孔子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
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据近人考证,孔子的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私学以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私学、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孔子私学里主要的科目是“诗、书、礼、乐”,是为了“复礼”。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例如:《尚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据清代顾栎高的《毛诗类释》中的统计,《诗经》讲到的动植物达334种,而且记录了大量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物性、栽培和饲养的方法。孔子通过办私学,把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六艺推广到平民中去。
孔子私学里,要求学生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而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并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重视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并予以感情的陶冶与意志锻炼,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这是符合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在春秋末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是其他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它在学术思想上的贡献和影响,也是当时没有哪一家私学可以相比的。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教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私学和荀子私学。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学说。
2孟子私学
孟子私学是战国中期有很大影响的学派。“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孟子私学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主张发挥人天生的善性。把教育看作是人心内发出的作用。这种理论是神秘主义的,但触及了制约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孟子私学的这些理论和经验,成了后世儒家教育的经典。
3荀子私学
荀子私学是战国末期集大成的学派。荀子15岁时到稷下学习,后来又在这里长期执教,曾三次被尊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荀子打破了“儒西行不到秦”的惯例,带着学生到秦国访问。他晚年到了楚国,春申君派他当了兰陵令,后来留居兰陵,讲学著书。荀子私学恰与孟子私学相反,把教育看作是“外砾”、后天的过程,所以强调“化性起伪”。荀子私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在儒家经典的传授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西汉的许多经学大师,在学术思想上大多是渊源于荀子学派。荀子私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师有绝对权威,因而能够培育出像李斯、韩非这样在当时属于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二、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在春秋末及战国时期和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成员多数来自社会的下层,有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
墨家创始人墨子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做过宋国的大夫。他北至齐,西使卫,两次到过楚国。所到之处,都有学生随行。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南方、北方,以及西方的秦国都有墨家私学弟子的踪迹。
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墨家私学可以派学生去做官,但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服从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庄子对此极为赞赏,他说:“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反对派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家私学“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的精神。墨家私学里,生产劳动、科技知识是主要科目,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道家学派
道家私学主要有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鐦、尹文、接予、环渊等为代表。另一派是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后,向唯物论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把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思想引向极端。庄子说:“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庄子·骈拇》)。他认为教育是桎梏人性的,应该取消。庄子的思想对魏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的产生,与子夏有关。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在西河讲学,弟子三百多人,李悝、吴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商鞅,就是李悝的学生。
商鞅提倡“耕战”,非议“诗书”,排斥“礼乐”,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韩非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法家学派的这种主张,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它是不可取的。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各家各派学说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既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同时又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名家辈出。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还在于教育理论上的成就,尤其是儒家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儒家后学总结了这一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撰写了《礼记》、《学记》、《大学》、《中庸》等,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学制的体系、道德教育体系、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等方面的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