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梁上君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 郑成刚编著
- 658字
- 2022-07-26 12:13:17
【释义】窃贼行窃时,往往躲在屋梁上,故名梁上君子。比喻上不着天,下不沾地,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传》。
陈是东汉时太丘县长(今河南永城),为官清廉,品行端正,他不但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而且对子孙也管教很严。
有一年,天下大旱,许多地方的庄稼都干死了,老百姓都缺吃少穿,生活十分困难,社会治安也比较混乱,尤其是小偷明显多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陈已经睡下了,突然,他发现房梁上伏着一个人。陈心里很清楚,这个人肯定是个小偷,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混了进来,想等到陈家的人都睡了之后再出来行窃。
陈没有声张,他想了想,就又爬起身来,把儿孙们都叫到自己跟前,用严肃的口气教导他们说:“人应该时刻勉励自己上进,不能够放任自流。那些做坏事的人,也不见得生下来就是坏人,只是因为他们平时不知道克制自己,做坏事成了习惯,才变成了真正的坏人。
像那位藏伏在屋梁上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躲在屋梁上的小偷听了陈的话,大吃一惊,赶紧从屋梁上跳了下来,到陈面前跪下请罪。陈看看小偷,觉得他不像是一个惯偷,就对他说:“我看你的模样也不像是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困难了,没有办法才到这一步的。但是,人再穷也要有志气,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你要从此学好,重新做人,不要再当小偷了。”
陈说完,吩咐家人取来两匹绢,送给那个小偷,放他走了。那小偷非常感动,千恩万谢地离开了陈家。他把陈的话告诉了其他小偷,一传十,十传百的,那些小偷都知道了这件事。
从此,县里就再也没有发现过小偷。
原来小偷们听了这事后,都感到非常惭愧,无地自容,纷纷表示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