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分封诸侯

王克商后,通过实行分封建国制度,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幅员辽阔的奴隶制王朝,对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王时周已开始分封诸侯了。武王克商,周突然由一个小小的邦国成为统治四方的大国,如何来治理这么庞大的国家,怎样才能久远地统治下去呢?周武王和周公认为沿用文王的分封制最好,分封制可以建立屏藩,护卫王室;稳定政局,镇抚各族;抵御外侮,巩固边防。

分封制的内容

如何分封诸侯,武王、周公和姜太公商议了很久,定下了以下内容。周武王的分封制就是“封建”,即封邦建国。将王室成员、有功之臣以及古代先王圣贤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给予他们代表周天子管理这个地区和人民的权力。诸侯受封时,必须要举行册封仪式,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封疆范围、土地的数量,同时赐给他们奴隶、礼器和仪仗等。诸侯可以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建立政权机构,设置军队和监狱。诸侯对周王也承担一定的义务,要定期朝贺,缴纳贡赋,随周王出征;王室重大祭祀活动,诸侯们也必须参加或者派人助祭。天子对诸侯有赏罚的权力,也有随时收回封国的权力。

分封天下

武王将诸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王室弟子。周初分封了71国,其中姬姓53国。武王将殷都旧地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康叔,即卫国。卫国地处中原,又接近京畿,其疆域在各封国中最大,是屏卫周王室的重要封国。武王还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称鲁国;封弟弟召公于燕(今北京一带),称燕国,是周王朝在东北方的屏藩。这样京畿重地与富裕之所都为姬姓所有。

第二类是有功之臣,首推姜太公。周武王将他封在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国号齐。营丘是薄姑之民的故地,薄姑是殷商的盟邦,抗周势力不小。武王让姜太公在这里镇抚薄姑之民,同时还授予他征伐违抗王室的侯伯的权力。

第三类是古代帝王先贤的后代。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表示西周对圣贤的尊重而已,在西周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大。

天下归心,周公留朝

分封结束,周武王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送各位诸侯。周公向武王辞行时发现武王闷闷不乐,神情沮丧,屡次追问下才知道武王不愿让几个心腹重臣,尤其是几个弟弟离开,但是国事为重,只能忍痛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镐京。说到动情处,武王不禁垂泪,周公看兄长这样,想了想,觉得战乱刚刚平息,百废待兴,留在武王身边辅佐武王也是必要的,于是决定留下来,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前往鲁国就封了。

虽然周武王通过分封制使天下掌控在了自己手中,但是这次分封是不彻底的,还有不少地方未被收服。不久,周武王也积劳成疾,临终前把年幼的儿子姬诵托付给周公。周公在平定管蔡叛乱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分封。周初经过这两次分封,形成了以京畿为中心,众多诸侯拱卫周王室的局面,为周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桐叶封弟

晋国的始祖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相传叔虞的母亲生产前,武王梦见天帝对他说,命你生一个儿子名字叫虞,我要把唐封给他。等到儿子生下来后,果然手上有一个“虞”字,因此武王就给他起名叫“虞”。

武王死后,成王即位。有一天,周成王与叔虞嬉耍,就把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我用这个玉圭来封你为诸侯。”当时的史官佚就请成王择吉日封叔虞。成王说:“我是与他开玩笑呢。”史官佚说:“天子无戏言,既然已经说了,就要记入史册。”当时因为唐人发生了叛乱,周公诛灭了唐,于是成王就把叔虞封到唐地。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百里。唐的地望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山西太原的晋祠一带,另一说在今山西翼城一带。从考古的资料看,封叔虞于翼城的说法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