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卧薪尝胆

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广为流传,正是由于勾践甘于忍辱负重,这才击败了强大的吴国。此外,和历史上其他成功的君王一样,勾践也很好地把握了时机。

忍辱负重

∷勾践像

夫差伐越一战中,越国败给了吴国,越王勾践想尽了办法,才保住自己一条性命,但条件却是要到吴国为奴。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陵墓旁边的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越国大臣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勾践做苦役期间,不得温饱,处处受人鄙视,却不敢露出丝毫怨怼,唯恐惹来杀身之祸。过了一阵儿,勾践实在受不了这种屈辱了,绝望地说:“难道我就要这样终老一生了吗?”

一旁的范蠡听了,连忙劝道:“主公不要有这样的心思。从前,商汤曾经被夏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公子重耳被迫在国外过了19年流亡生活,公子小白也曾经滞留在莒国。他们都没有灰心丧气,虽然饱经磨难,最后都成就了霸业。主公您现在被囚禁在这里,焉知不是上天的考验呢?”勾践听罢,不禁潸然泪下,下定决心,忍一时之辱,此仇一定要报。就这样,勾践把仇恨藏在心里,表面上对吴王十分恭顺,又经常贿赂伯嚭,请他在吴王面前多说好话。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自己,就放勾践回国了。

卧薪尝胆

勾践从吴国回到国内,就尽心治国。他整天忧心苦思,为国操劳,食不甘味,睡不安席,一心致力于复国大业。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还将一枚苦胆挂在自己的座位旁边,睡的时候看着它,休闲的时候也打量着它,吃饭之前,也要先尝尝这苦胆。勾践常常提醒自己:“你忘掉了在吴国所受到的耻辱吗?”

勾践亲自纺织,亲自种地;不吃肉食,只吃蔬菜,不穿华丽的衣服,和百姓们一样,只穿粗衣粗衫。他放下国王的架子,谦虚待人,热情地接待四方宾客,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有大量人才归顺越国。

就这样,经过了七年,越国的力量大增,勾践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准备向吴国报仇。大夫逢同认为,吴国实力仍旧很强,越国目前还无法获胜。越国可以联合楚、晋、齐3个强国,吴国的野心很大,这3国和吴国肯定会发生冲突,让这3个国家先和吴国交战,然后越国利用吴国的疲惫再消灭它。勾践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就采用了。

伍子胥自尽

又过了两年,果不出逢同所料,吴国要征讨齐国,伍子胥哭着进谏:“我听说勾践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除去,一定是我吴国的心腹大患。而齐国之事对我们来说只是身上长了个脓包。大王真是打错了对象,您应该先去攻打越国。”

可是这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去这样的话,执意攻打齐国,而且还得胜而归。夫差从战场回来后,讽刺伍子胥:“我要是听你的,哪里会有今天的胜利?”伍子胥却非常冷静,他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夫差被伍子胥的态度气得勃然大怒。伍子胥性子急,见夫差已经刚愎自用到这个地步,也气得浑身发抖,拔出剑来就要自尽,终于还是被阻止了,但他与夫差的君臣关系却已经差到了极点。

这些事情越国人都看在眼里,文种说:“夫差太骄纵了,时机很快就会成熟。我们可以试着向他借一些粮食,看看他对越国的态度。”勾践认为文种的办法不错,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文种来到夫差的面前,以越国遭受天灾为名,要吴国借一点儿粮食给他们。夫差觉得这是小事,就准备答应,伍子胥却不同意,但是夫差早已不再对伍子胥言听计从,根本不听他的劝告,借了很多粮食给越国。

伍子胥慨叹道:“3年后,吴国将会变为一堆废墟。”伯嚭听到这话就告诉了夫差,说:“伍子胥这个人,看起来很忠诚,其实却很狡猾。他连自己的亲人都能抛弃,何况是大王您呢?”夫差从此更加痛恨伍子胥。后来,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因为深感在吴国的处境已经不妙,自己的性命朝不保夕,便把儿子托付给了自己在吴国的一个朋友,要儿子从此隐姓埋名,以便给家里延续一脉香火。

谁知伯嚭早就在暗中盯着伍子胥的一举一动,这件事反而成了对吴王不忠的把柄,被伯嚭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吴王夫差,说伍子胥已经心向外人。夫差深信不疑,等伍子胥回国后,甚至不愿再见他一面,就派人给他送去一把名为“属镂”的剑,命他自尽。

伍子胥接到剑,悲愤地仰天长啸说:“我使你的父亲成就霸业,又扶植了你。你们家当初要分一半的国家给我,我都没有接受,现在你反而要诬陷我卖国!”说罢,伍子胥提起剑,转头对家人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在都城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看越国的士兵是怎样灭亡吴国的。”说完伍子胥就自杀了。

越王称霸

在伍子胥死了之后,勾践想立即攻打吴国,但范蠡认为时机没有成熟。又过了4年,趁着吴王夫差再次北上进攻齐国,勾践动员了全国的兵力,进攻吴国。夫差猝不及防,回师途中被越军击败,越军长驱直入,将吴王夫差一直赶到姑苏山上。夫差无路可逃,便拔剑自刎。临死前夫差大声说道:“我对不起伍子胥,没脸见他于地下。我死之后把我的脸用布遮起来吧。”到此,吴国灭亡,越国成为了春秋最后的强国。

勾践忍辱负重,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清代蒲松龄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就是对勾践卧薪尝胆,终成大业的称颂。

“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说“春秋无义战”。的确,据史书记载,春秋近300年的时间内,被灭掉的诸侯国达50多个,战事近500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诸侯争霸使得许多国家兵连祸接,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引起众多弱国的厌倦。从这个意义上说,“春秋无义战”是有道理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战争客观上也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暴行和灾难,但仍然具有进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