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的传说

尤虽然被黄帝打败了,但在上古中原民族的传说中仍是一位英雄,而很多西南少数民族更是一直崇拜蚩尤,甚至认定涿鹿大战是蚩尤战胜了黄帝。

在神话传说中,反抗黄帝权威的人类英雄或者神灵,主要有蚩尤、夸父和刑天三个。涿鹿大战,蚩尤是首谋,那是毫无疑问的。此外,据说巨人夸父一族也在蚩尤军中,而刑天据说是炎帝的臣子,那么也很有可能是僭称炎帝的蚩尤的部下。

蚩尤被杀

蚩尤在涿鹿被黄帝打败后,并没有死在乱军之中,而是被黄帝军队俘虏了。黄帝看蚩尤背生双翅,动作极为敏捷,不敢有所耽搁,就在涿鹿当地把他杀掉了。据说黄帝怕蚩尤逃跑,砍下他脑袋的时候,还不敢把禁锢他手脚的木枷除去。

也有一种说法,说蚩尤曾经从主战场上逃脱,一直逃到冀州中部,才终于被黄帝的追兵赶上。黄帝就在擒获蚩尤的地方砍下了这个敌人的首级,怕他复生,就把身体和脑袋分别埋葬,从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解”——解就是分开的意思——这里就是如今山西的解县。解县附近有一座盐池,叫作“解池”,池里的盐水颜色泛红,据说那就是被蚩尤的血所染红的。

还有一种说法,蚩尤的身体和首级并没有被埋在解县,而被运去了黄帝的根据地山东,身体埋在钜野,坟墓名叫“肩髀冢”;首级埋在寿张。古代寿张的居民每年十月都要祭祀蚩尤,据说此时总会出现一道赤红的雾气,从坟头直冲云霄,好像一面旗帜,人们把它叫作“蚩尤旗”。

“兵神”蚩尤

还有一种说法,蚩尤并没有被黄帝斩首,他在战败后表示悔过,于是仁慈的黄帝就饶恕了他。从此蚩尤就在黄帝部下,为昔日的敌人效劳。据说西泰山大会鬼神,是在涿鹿大战之后,开道的蚩尤,以及洒扫道路的风伯、雨师,都是败军之将。

不管蚩尤最终有没有被杀,对于上古这个敢于挑战黄帝权威的英雄,历代民众对他又恨又爱,又惧又敬。因为蚩尤创造了五兵,又有铜头铁额,勇猛善战,所以很多古人尊他为“兵神”。战国时代开始的角抵戏,是两人比较力量和骑射的技艺表演。据《述异记》记载,大约在晋朝,今河北一带地区将它发展成蚩尤戏。老百姓三三两两头戴牛角,互相抵触。很明显,这种娱乐活动是在模仿牛头的蚩尤战斗时的情景。

神秘的饕餮纹

古代很多器物上都饰有一种奇特的兽形纹,尤以商代青铜器上为最多,那就是“饕餮纹”。饕餮纹细看是两条侧面的龙或者蛇以头相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双眼双耳和一张巨口。有人认为那是一种有头无身的怪兽,细细的龙尾不是龙尾,而是怪兽的翅膀。这种怪兽,名字就叫“饕餮”。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恶兽,据说它吃人未咽,所以没有了身体,只剩一个硕大的脑袋,以及似乎可以吞下一切的大嘴。饕餮这个词汇也逐渐引申为贪财之意。有一种说法,这个饕餮,正是由蚩尤被砍下的脑袋所变化而成的,它那一对翅膀还保留在头颅两侧。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5300年~前4300年。良渚文化在农业、纺织、制玉和制陶等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史前时期中国南方文化的主流。这一时期的石器农具磨制得非常精细,主要有石犁、穿孔斧、穿孔刀等。农作物品种很多,如籼稻、花生、蚕豆、甜瓜等。纺织方面,良渚文化开辟了家蚕饲养和丝织品生产的新领域,养蚕和织丝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良渚文化的陶器普遍采用轮制,造型规整,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有特色。玉器也很有特色,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所罕见。其中尤以玉琮最具特色,上面刻有构图相同的神秘的兽面纹,是一种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礼器。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时期诸种南方文化中最为发达的一系,影响深远。中国最早的几个奴隶制国家都先后继承了良渚文化的某些东西,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化中也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