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脱自己的有效法则,关键在于问题之外

这里所说的解脱,是在就问题而言。生活中,我们时常被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出现而困扰,总是解决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其实,这就是生活,我们无法阻止问题的出现,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活得更自由。

就像一潭春水,原本是多么的清澈,可是,当一个顽皮的孩童扔下一块石头后,平静的水面有了波纹,甚至会因为石头的作用而变得瞬间浑浊。是的,的确如此。我们人也是一样,总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那块石头”,让自己原本清澈的心底变得浑浊起来。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自己呢?如果我们不为“那块石头”所动,让烦恼静静的沉淀。如果我们放慢脚步,不再那么焦虑,让幸福从容不迫的跟上。于是,我们不禁在想,生活中的我们如果能做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不是将“那块石头”真正的放下了呢?在“追求”与“完美”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一种搅拌呢?

以上的问题或许我们不曾思考,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并随时纠缠于我们。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每个人的向往。而所有问题的解决之后的那个状态,其实就是自由。这个自由的状态,就是回归于原先的那个自由结构。可能有人不大理解此意,不过不要紧。我们想一想在你不自由的时候,是多么渴望回到婴儿的时代,就明白了。

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他是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然而,婴儿的自由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大人的不断告知变得不自由了。比方说,你要好好地听大人的话,将来努力的挣钱,你看,因为问题的出现,原本自由自在的孩子,就开始有了问题的困扰。因此,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自由就不存在了。于是,我要说自由不过是一种了无边际的状态,而所有的问题的来源也是不可让避免的,自由的那个结构状态其实也是没有结构的。

世界因为问题的出现而将人类推向前,而自由也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现在,问题出来了,既然自由没有结构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回归呢?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回归,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看清问题的所在,只有把所有你能看到的,思考过的那些问题放下,才能回归到自由的状态,才能解决问题。可能有人要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样一来,问题还不是没有得到解决么?是的,不过这里所说的解决,不是你思想理解为的那种解决,而是一种觉悟后的解决。因为,只有先觉悟,才能获得自由。只有把你所有能看到的,思考过的那些问题放下,回归到自由的状态下,才可能找到问题的纠结所在。至于之后能不能彻底解决,只能用“无所为又有所为”的态度去面对。因为,在问题不可能不出现的情况下,人是绝对没有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

但是,如果问题不被解决,人类又如何进步?或者说,你又如何进步?其实,所有的问题都会过去,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情绪罢了。因为,这一切并没有过去,它们与我同在。因此,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又如何,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知识那里,可知识却在真理那里。当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妨跳跃过去。时间或许会给予我们答案,而我们也无需要可以的去等待这个时间的到来,一切顺其自然。

问题的产生肯定是有其本质的意义所在的,而我们人也是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只不过,当们知道一部分问题的条件,或者通过以往的知识、经验可以解开问题的某些结构所在。至于未被解决的那些结构,就由此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这个需要,恰恰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们不自由的根源所在。

好了,烦恼的的根源所在——不自由的根源所在找到了。我们又当如何呢?很简单,放下。能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这个道理你不可能不懂。但不放下,就不能解决问题你可能就不懂。正所谓,水至清,才能看到水底,如果水被“那块石头”所困扰,我们如何看得到水底?而我们找到“那块石头”不是根本目的。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远比我们做的是什么更能让我们获得自由。

因此,吃饭的时候,就请吃饭,睡觉的时候,就请睡觉,不要有那么弯弯水水。禅宗里有一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山是山,水是水”。我们在不自由的时候,看到的山还是山,看到的水还是说。我们在自由的时候,这一切依然如是。只不过,心境不同了,你变得自由,变得纯真。问题该解决的时候,就去解决。不过,别忘了,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切从容自得,跳出问题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