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浣溪沙[1](2)
- 纳兰性德全集(全4册)
- (清)纳兰性德
- 6347字
- 2015-04-08 16:08:19
词是悼亡之作。赌书泼茶,用李清照之典,指往日闺中琴瑟相和、情趣相投之甜蜜。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但这温馨甜蜜,对性德而言已成云烟般的往事。他独立残阳,秋风渐紧而黄叶漫天飞舞,寒意袭来而无人关怀,自然思悠悠,恨悠悠,忆起往日情事而哽咽无言。曾经以为,生活中不经意发生的那些点点滴滴,只是寻常之事,毋须在意,失去之后,才恍然发现它们才最值得珍惜。
又
凤髻[1]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2]。信得羽衣[3]传钿合[4],悔教罗袜[5][6]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注释】
[1]凤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此处指杨贵妃。《新唐书?五行志》:“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2]记深盟:也作“有深盟”。
[3]羽衣:道士或神仙所穿的衣服。此处代指道士。
[4]合:同“盒”。
[5]罗袜:丝罗制的袜子。
[6]:也作“送”。
【赏析】
词咏杨贵妃之事,借以感怀亡妻。上片说唐明皇自安史之乱后回长安,佳人早已长眠于马嵬坡,大内之中秋草蔓生,落叶满阶,“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明皇记起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时之山盟海誓,不由长恨绵绵。下片说自从倾城一,明皇辗转难忘,上下求索不得,而方士所传“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之语,只是安慰之词罢了。
又
大觉寺[1]
燕垒空梁画壁[2]寒,诸天[3]花雨散幽关[4]。篆香清梵[5]有无间。
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6]是乌衔残。此时相对一忘言[7]。
【注释】
[1]大觉寺:所指难以确定,或以为在京郊,或认为在河北。
[2]画壁:寺中画有佛像之墙壁。
[3]诸天:佛家说欲界有六天,四禅十八天,其他还有诸多天神,总称为诸天;后泛指天界、天空。
[4]幽关:指皈依佛法之门,入道之门,也叫玄关或法门。
[5]清梵:僧人清透的诵读佛经的声音。
[6]半:泛指多。
[7]忘言:心中明白其意,就没必要用言语表达了。
【赏析】
词人游览大觉寺时,古刹内一片空寂,壁画森严,清香飘拂空中,梵音若隐若现。寺院外蝴蝶翩翩起舞,鸟儿衔着樱桃飞来飞去,一片忙碌。此时此刻,词人若有所悟。
又
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1](宜兴陈维崧其年[2]),东风吹面不成寒(无锡秦松龄留仙[3])。青村几曲到西山(无锡严绳孙荪友[4])。并马未须愁路远(慈溪姜宸英西溟[5]),看花且莫放杯闲(彝尊[6])。人生别易会常难(成德)。
【注释】
[1]阑:尽,晚。
[2]陈维崧(一六二五年至一六八二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举人,清初词人,骈文作家,词风豪放,著有《湖海楼词》等。
[3]秦松龄(一六三七至一七一四年):字汉石,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江苏无锡人,顺治十二年进士,著有《微云词》《苍岘山人集》等。
[4]严绳孙(一六二三年至一七〇二年):字荪友,号秋水,别号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工诗词画,著有《秋水集》等。
[5]姜宸英(一六二八年至一六九九年):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著有《姜先生全集》《苇间诗集》等。
[6]彝尊:朱彝尊(一六二九年至一七〇九年),字锡鬯,号竹坨,别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人,参加编纂《明史》,著有《曝书亭集》等。
【赏析】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春,诸多才子名士齐聚京城,应博学鸿儒试。张见阳曾宴客于其西山之别业,预宴诸人陈维崧、秦松龄、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等有此联句。
又
庚申除夜[1]
收取[2]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3]红。谁家[4]刻烛[5]待春风?
竹叶[6]樽空翻彩燕,九枝灯[7]炧[8]颤金虫[9]。风流[10]端合[11]倚天公[12]!
【注释】
[1]庚申除夜: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年)除夕夜。
[2]收取:也作“净扫”,取是助词。
[3]柘枝:即柘枝舞,南方少数民族之舞,舞者身着五色绣罗宽袍,头戴角状红色物。节奏多变,舞姿矫健。
[4]谁家:此处指自家。
[5]刻烛:古人在蜡烛上刻度数,燃烧以计时。
[6]竹叶:竹叶青酒。
[7]九枝灯:古代九枝或多枝的灯,灯座覆盆形,中心立着灯柱。
[8]炧:同“灺”,常指灯烛燃烧过后的余烬,此处代指灯光。
[9]金虫: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由黄金制成,模仿蝴蝶等虫形,镶于钗上。
[10]风流:男女之间的情爱。
[11]端合:应当,应该。
[12]倚天公:由上天决定。倚,依赖,依靠。
【赏析】
词写于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年)除夕之夜。词人手持着美酒,笑语盈盈,一边欣赏着轻快的舞蹈,一边等待着新春的到来。
又
姜女祠[1]
海色残阳影断霓[2],寒涛日夜女郎祠[3]。翠钿[4]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5]在且留题。六王[6]如梦祖龙[7]非。
【注释】
[1]姜女祠:即孟姜女庙。
[2]断霓:即断虹。
[3]女郎祠:亦是指孟姜女祠。
[4]翠钿:翠玉制成的头饰。
[5]望夫石:古迹名,属民间传说,妻子伫立望夫日久而化为石。此处指姜女祠后殿之巨石。
[6]六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王。
[7]祖龙:秦始皇。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性德扈驾东巡,来到山海关。在谒姜女庙,他见其衰败破落,布满灰尘蛛网,心有所感。当日秦始皇穷极国力,所建不世之功,如今都做了尘土,惟有孟姜女一祠矗立斜阳,在阵阵寒涛中默默无言。
又
小兀喇[1]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2]。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3]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注释】
[1]小兀喇:地名,当指吉林乌拉,大约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萨英额《吉林外记》载“吉林乌拉为满洲虞猎之地”。
[2]海东青:雕的一种,学名矛隼,也叫海青,擅长捕食水禽小兽,分布极广,代表勇敢、坚忍、进取之精神。
[3]梵钟:寺院钟楼里的钟。梵,清静之意。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五年)春,康熙北巡,祭祀祖墓,并至乌拉行猎。性德扈驾,有感而赋此词。桦木为屋、鱼皮为衣、植柳为城的小乌拉一带,如今是猎鹰飞扬,渔浪翻滚,一派祥和气象。当年大战的痕迹早已不见,战斗的呐喊也为悠扬的佛寺钟声所代替。
又
欲寄愁心朔雁[1]边,西风浊酒惨离颜[2]。黄花[3]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4],夕阳村落解鞍鞯[5]。不知征战几人还?
【注释】
[1]朔雁:北方南飞的雁,又名“朔鸿”。
[2]离颜:也作“离筵”,离别的筵席。
[3]黄花:指菊花。
[4]斥堠:探望敌情的土堡。
[5]鞍鞯:马鞍和托马鞍的垫子。
【赏析】
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秋,时性德正赴梭龙勘察。任务紧急,词人一路奔波,至夕阳西下时才得以休息。古来出塞征战,埋骨荒原者众多,如今他身怀重任,不免也有些忐忑。浊酒一杯,离家已万里。西风渐紧,大雁正南飞,希望能带去对亲人的惦念。
又
身向云山那畔[1]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2]。一抹晚烟荒戍垒[3],半竿斜日[4]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注释】
[1]那畔:那边。
[2]若为情:何以为情。
[3]荒戍垒:荒凉萧条的营垒。
[4]半竿斜日:日落时分,视线内的日光只剩大概半竿竹子那么高。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八月,纳兰与副都统郎谈等觇察梭龙,十二月还京,是词作于途中。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马嘶人语。远赴穷漠,本有一种悲怆之怀,途径边关,见西风残照,荒垒静穆,不知历经多少变迁,顿生沧桑之感。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1]。何年[2]废寺失题名?倚马[3]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4]。
【注释】
[1]短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供旅人歇息的驿站,通常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也指送别之处。
[2]何年:也作“行来”。
[3]倚马:也作“驻马”。
[4]净消尘土礼金经:也作“劳劳尘世几时醒”。金经,即《金刚经》。
【赏析】
词人奔波于旅途之中,偶见荒败之野寺,所感而赋是词。性德于斜阳残照中,见得无数长短亭,不免为劳碌奔波而心碎无奈。残枝败叶之外,他偶然瞥见古刹一座,前去辨认碑上模糊的字迹,不由想起当年唐时斗鸡人贾昌,一度富贵荣耀之极,使人感叹“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最终却栖宿于古寺,蔬食粗饭。词人对自己的忙碌意义也产生了怀疑。
又
万里阴山[1]万里沙,谁将绿鬓[2]斗霜华。年来强半[3]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4]玉鸦叉[5]。生[6]怜瘦减一分花。
【注释】
[1]阴山: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位于黄河河套以北,大漠以南。此处泛指我国北方地区之边远大山。
[2]绿鬓:也作“绿发”。乌黑亮丽的秀发。
[3]强半:大半,过半。
[4]亲展:也作“重展”。
[5]鸦叉:即丫叉,上面分叉,悬挑画障的叉竿。
[6]生:甚,极。
【赏析】
词中有言“画图亲展”,《瑶华集》有副题“塞外”,则词为题画之作,所题亦为《楞伽山人出塞图》,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冬,性德自梭龙返京不久。此次出塞,对性德影响甚大,词人亦借此缅怀当日万里奔波之苦。
又
已惯天涯莫浪愁[1],寒云衰草渐成秋。漫[2]因睡起又登楼。伴我萧萧惟代马[3],笑人寂寂有牵牛[4]。劳人[5]只合一生休。
【注释】
[1]浪愁:无谓地发愁。
[2]漫:姑且,暂且。
[3]代马:北方所产的骏马。
[4]牵牛:即牵牛星。
[5]劳人:劳苦之人。
【赏析】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年)前后,性德由司传宣改经营内厩马匹,常至昌平、延庆、怀柔、古北口等地督牧,是年七夕之夜作有此词。词写他长期奔波于牧场,与家人久久分离,满眼秋色,不胜劳苦,似乎连牵牛郎都比不上。因为即使是牵牛郎,也能在七夕和织女相会。
又
古北口[1]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2]。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3],一春幽梦逐游丝[4]。信回刚道[5]别多时。
【注释】
[1]古北口:也叫虎北口,长城重要关口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之东北。
[2]旧南飞:也作“向南飞”。
[3]落照:夕阳的余晖。
[4]游丝:飘动在空中的蜘蛛等虫类所吐的丝。
[5]刚道:偏说。
【赏析】
古北口为长城重要隘口,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唐庄宗取幽州,辽太祖取山南,金之破辽兵、败宋取燕京,皆由古北口。”性德来到这里,接到家中书信,思乡之情更浓。他念及春天已来,杨柳飘拂,旧雁南飞,而自己独处关口,一春幽梦,何以寄托。
又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1]。西风听彻[2]采菱讴。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注释】
[1]白苹洲: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在今浙江吴兴。
[2]彻:遍。
【赏析】
词写于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十月,其时性德扈驾南巡。此首词中所描绘之湖光山色,既有作者所亲见目睹,也不乏虚拟想象之辞。采菱、画船等,未必是词人所亲见,却是江南所实有。性德所谓“十里湖光载酒游”,亦取杜牧“江湖载酒行”之意,表达他欲沉湎青山秀水以获得心灵自由的梦想。“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罗隐《曲江春感》),这样的生活,他无限向往,不过也只是向往而已。
又
红桥[1]怀古,和王阮亭[2]韵
无恙年年汴水[3]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4],绿杨清瘦至今[5]愁。玉钩斜路近迷楼[6]。
【注释】
[1]红桥:即虹桥,旧时扬州城镇淮门西北风景宜人之地。
[2]王阮亭:即王士稹(一六三四年至一七一一年),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年间进士,山东新城人,工古文,诗词。
[3]汴水:古水名,即汴渠,连接黄淮。
[4]曾是长堤牵锦缆:也作“惆怅绛河何处去”。
[5]至今:也作“绾离”。
[6]玉钩斜路近迷楼:也作“至今鼓吹竹西楼”。玉钩斜,隋朝埋宫女的墓地,在今徐州铜山之南。迷楼,隋炀帝所建之游乐场所,在今扬州之西北。
【赏析】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时任扬州府推官的王士祯(号阮亭),与袁于令、陈维崧等游红桥,作《红桥倡和》诗,赋《浣溪沙》三首。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性德扈驾至扬州,用王士祯《浣溪沙》第一首之韵而作此词,凭吊遗迹,感怀隋炀帝旧事。王士祯原词为:“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红桥为扬州名胜,王士祯有《红桥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而北,破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拏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1]弄冰弦[2]。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3]斜灯影背,红绵[4]粉冷枕函[5]偏[6]。相看好处却无言。
【注释】
[1]吹花嚼蕊:指弹奏、演唱。
[2]弄冰弦:弹琴的意思。冰弦,唐朝的冰蚕弦,泛指琴弦。
[3]紫玉钗:泛指头钗。
[4]红绵:红色的棉粉扑。
[5]枕函:古代中间可以藏物品的木制或瓷制枕头。
[6]偏:也作“边”。
【赏析】
词写新婚之喜悦。十八年来吹花嚼蕊,一片冰心,如今合卺,满怀衷情终有所托付。吉日之夜,不胜恍惚。灯下倩影,枕旁玉人,有无数的欣喜却无从说起。李商隐《曼倩辞》有云:“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词人亦以为对方似天仙莅临人间,来与自己相会,故喜不自胜。
又
脂粉塘[1]空遍绿苔,掠泥营垒[2]燕相催。妬他飞去却飞回。一骑近从梅里[3]过,片帆遥自藕溪[4]来。博山香烬[5]未全灰。
【注释】
[1]脂粉塘:传说是西施沐浴的地方。
[2]掠泥营垒:指燕子衔泥筑巢。
[3]梅里:地名,在今无锡东南。
[4]藕溪:地名,在今无锡西北三十里。
[5]烬:也作“炉”。
【赏析】
性德有《病中过无锡》诗二首,可见他曾因病滞留无锡,此首词亦写于其间。脂粉塘相传为西施沐浴之溪,梅里为吴太伯所居。
这些遗迹与江南风光,曾让词人无限向往。如今身处无锡,却困守房中,不得一探究竟,只有呆望炉烟袅袅,所以对飞来飞去的燕子不无妒意。一骑过梅里,片帆度藕溪,是他的畅想与期待。
又
欲问江梅[1]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2]衾冷惜余熏。可耐[3]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4]较书人[5]。
【注释】
[1]江梅:一种野生梅花,又称“野梅”。
[2]麝篝:燃麝香之薰笼。
[3]可耐:也作“可奈”。无可奈何之意。
[4]花底:也作“花下”。
[5]较书人:较,也作“校”。此处代指沈宛。
【赏析】
词为沈宛而作,唐人胡曾赠薛涛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女校书不仅烘托出了沈氏的才华,也暗示出她的身份。词作于沈氏归性德之前,人比梅花瘦,虽不离相思,如程垓《摊破浣溪沙》“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下文也明言“愁损罗裙”,衣带渐宽,但只是概言而已,意在渲染其瘦削之风韵,一如日暮天寒倚修竹,有林下风致,如绝代佳人,幽独空谷。所谓“春好不开门”,亦是夸奖对方耐得住寂寞,有出尘之态。
又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一水浓阴如罨画[1],数峰无恙又晴晖。溅裙谁独上渔矶[2]。
【注释】
[1]罨画:色彩鲜艳的彩画。
[2]渔矶:供人垂钓的水边岩石。
【赏析】
词写江南五月风景。黄梅时节,细雨霏微,近处燕子来回穿梭,远处数峰沐浴夕阳。景致如画,画中人独上小渔矶,似有所待。顾贞观《画堂春》云:“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则此篇或是题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