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选择加拿大,就是选择一段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

加拿大的中学教材简单,内容不多,只要不懒惰,一般学生完全可以轻松应对。但前提条件是,孩子的英语过关了。以下是我根据女儿嘉盈和嘉宝的中学生活生发出来的一些感触。

总体来说,留学加拿大真的很轻松。

1.如前所述,没有小升初,也没有中考和高考。

2.课程设置属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教育模式,以英文、数理化、生命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外语为主要学科。与国内的中学相比,加拿大的中学在智育方面相对薄弱,但却在公民基础教育方面相对较强,如公民意识的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女儿们告诉我,她们中学毕业必修的80个学分中要包含做义工、社会志愿者的30个小时。

3.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以书本知识为主,更多倾向于引导和启发。这与国内学校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大不相同。

这一点在英文学科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加拿大的英文课没有统一编制的教材,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就以教师选择的文学作品为教学材料,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理解文学作品。

老师上课时只是做一些简单提示和引导,以学生的讨论为主。

我的女儿们曾给我讲过她们上数学课的情景。课堂上,公式推理不讲,来龙去脉不讲,如何深入理解不讲,一题多解不讲,老师只说一些启发性的话,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当然,我的女儿们在国内都接受过传统的数学教育,认为数学的基本公式只有吃透了基本功才扎实。她们既受惠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又得益于加拿大的创意教育,中西合璧。

4.学生做作业,主要是根据作品的主题做课堂演讲或写论述文。

加拿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基本没有作业,到了中学才有,而且年级越高,作业越多。

当然,私立学校会有例外。有一次我去探望《环球华报》的黄总,看到他正读小学的孩子在会议室里做功课,我有点意外。黄总解释道:“私立学校的小学生也要做作业。到了中学,表面上,老师一般不批改作业,也不要求记忆公式,但会安排比较多的小测验,这让学生们不能不主动去学习。”

5.高中的考试制度非一考定终生,毕业成绩由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及测验、课题、出勤等因素综合评定得出。测验成绩属于隐私,不会公告,更没有打擂台式的排名榜。对于见识过应试教育的我的两个女儿,这些所谓的小考试、小测验比起她们在国内学校所经历的期末考、月考、周考、单元考,真是小巫见大巫。

6.实行开放式的教育管理,没有班主任,学习靠自觉。

有一年,我去探望女儿时,带了些小礼物打算送给她的班主任。我问女儿:“你的班主任是谁?”女儿一头雾水,说:“我们这里没有班主任啊。”她看着满脸惊讶的我,又补充道,“我们这里只有个管理员算是管我们的吧。”

我妹妹算是老资格的加拿大移民了,她告诉我,加拿大的学校有辅导员,没有班主任。加拿大很多学校实行“包班制”,即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所有课程的教学。他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英语,可能还兼辅导员。各科的教学时间由这个老师灵活掌握。

7.中学生按学科分班上课,学生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也没有班主任。同班同学不一定是同级的。这就意味着,上一堂A科你在这个教室里上,下一堂B科就要到另一个教室去。用我大女儿的话来形容,就是每天都要“走堂”。她十分怀念在国内读高一时每天都是待在同一个教室的同一个座位上,所有课本都放在属于自己的书桌上,无须劳师动众地每堂课都搬来搬去,真是舒服极了。

我曾经问大女儿:“你们班有多少人?”她的回答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爸爸,我们没有固定的班级。”

“没有固定班级?你不是读11年级吗?”

“我是读11年级,但因为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不同于在中国时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上课地点和固定的同学。这里上课很自由,我的同班同学就是那些跟我选同一门课程的同学。”

“我明白了。”我回答道。

8.课程表也特别,两天换一次。

有一次,我去探望女儿,在她宿舍的书桌上看到她的课程表——Day 1,Day 2.我不明白,问:“你们一周才上两天课呀,其他几天你们干什么?”“不是呀,爸爸!我们一周上5天课,但每一门学科都是隔天上课的,所以就有Day 1、Day 2的课程表。”两张课程表,我觉得挺有意思。老二读10年级,开始有选修课。她告诉我,9年级学期结束前,学校的学生顾问老师(Counselor)会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下一学年的课程表,通常是8个课程。学校也鼓励学生自己来选课,并对老师的安排在可能情况下做些小调整,最后制定整个学年的时间表,那就是我在女儿书桌上看见的Day 1、Day 2时间表了。

放学后,加拿大的孩子一般都会做些什么?

加拿大的孩子十分幸福,有大量的时间可供自由支配。只要愿意,并获得父母的支持,他们就可以去尝试、去学习。

以我小姨子Carry的两个孩子Henry和Wesley为例,他们下午3点放学后,会被爷爷奶奶接回家中,然后就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加拿大公立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就近上学的,小姨子Carry两口子是双职工,但同其他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放学后被送到after-school-care(相当于留校班或托管中心)不同,Carry的老公Alan非常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一周当中起码有两天夫妻二人会轮流早些下班,送孩子去学钢琴、学数学,周末还去学中文。没有安排课外学习的日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六年级、一个二年级,放学回家,就是看电视、玩游戏。

不过,加拿大当地家长和华裔家长对孩子课外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当地家长认为孩子要全面均衡发展,所以他们大多送子女去参加体育运动及户外活动,而华裔家长一般看重智能发展,他们会帮孩子报数理化及才艺、英语等课外班,安排提高成绩的学业辅导,十分功利。

课外教育五花八门,体育运动是最重要的内容。可能是越来越多移民涌入的缘故,近年加拿大的课外教育十分兴旺。当然,这也与加拿大中小学教材内容简单、学生空闲时间较多有关。加拿大的课外教育有三种:社区中心、培训机构和个人家教。其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华人重视的英语、数学、写作等传统学术类以外,还有艺术类、体育类等,近年还增添了社会类的,如领袖才能、志愿服务、童子军和青年团等在中国内地较少有的课外形式。

课外教育是丰富孩子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家长来说,他们一般不想让孩子浪费太多的时间在玩游戏或看电视上,也不想孩子无所事事,这时就会给孩子安排些节目,而适当的课外教育无疑是家长最好的选择。

加拿大的课外教育资源比中国丰富得多,如何利用好这些课外教育资源是对每一位中国家长的考验。中国人比较看重学业,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让他们上课外班是为了好上加好;对于成绩差的,家长理所当然也要拿起课外班这条绳索,捆也要把孩子捆出个差不多的成绩。当然,中国家长对于才艺、体育也情有独钟,会扎堆帮孩子选择一些特长班。反而一些志愿服务,华人家长较少接触。其实,换个思路,只要孩子能跟上学习,你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课外班,这样是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而加拿大的学生,在课外时间更多的是进行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加拿大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如卑斯省规定10—12年级必修的80个学分中要有150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加拿大中学的体育运动种类数不胜数,寄宿学生因为下了课不用赶回家,会把大量的时间用来锻炼身体。

加拿大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也是相当先进而齐全的。

创建于1889年的瑞·德里学院,位于加拿大东部安大略省,毗邻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风景区,校园面积超过100英亩。校园里有10个运动场、5个网球场,还有1个大型室内冰球馆、1个大型综合体育馆、1个曲棍球溜冰场、1个游泳池、多个壁球场。

创建于1819年的雷克湖学院,是加拿大最古老的贵族中学之一,占地面积超过315英亩。它的户外水上中心,可以让学生练习驾驶帆船、皮划艇和独木舟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学校可以开办近30项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户外攀岩、登山、狗拉雪橇等。难怪英国安德鲁王子、西班牙王储菲利浦亲王等名人都曾来这里读书。

我的两个女儿也参加了不少课外体育项目,如原始森林求生训练、潜水、骑单车旅行等。

五花八门的课外教育、课外实践,能够在学生阶段就最大程度地锻炼孩子们的主动意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

在国内读书时文文静静十分低调的大女儿嘉盈,到了加拿大后,不仅参加了学生会竞选,公开演讲,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还是学校年报(Year Book)的责任编辑之一,要知道她们的中学生年报制作水平一点不亚于国内的专业杂志。喜欢钢琴的二女儿嘉宝,到了加拿大后,不仅每天能在学校的琴房练习,还参加了学校乐队,并有机会为韩国室友在当地韩国社区艺术节上的表演进行伴奏。

高中毕业规定简单。

从2004年开始,卑斯省教育厅制定了详细的高中毕业规定:每个高中生在10—12年级期间必须修完至少80个学分,其中至少16个为12年级课程的学分和12年级的英文学分。

80个学分具体为:必修课48个学分、选修课28个学分和毕业报告4个学分。

●个人毕业履历

“个人毕业履历”又称为“个人毕业过度转换要求”(Graduation Transition Requirement),是加拿大中学毕业要求中的一项内容,占4个学分。这个科目要求:

●AP高级课程

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始于195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该课程是为中学生提供大学水平的课程及考试,以便优秀中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加拿大一些大学的特别专业要求某些科目的AP课程,如统计学和微积分。我女儿中学时就在学校开设的AP课程中选修了微积分。

●IB课程

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始于1965年,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和AP课程一样都是提供大学认可的课程。但IB课程要从10年级开始高中证书计划,想要获得该证书,学生就必须全方位选修IB课程,而不像AP那样可以选修其中的某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