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挖掘潜在需要,调节员工的职业倦怠

不同的员工就像不同的顾客,其需求是不同的。“顾客导向”要求企业不仅要找准顾客的需求,还要能够创造需求——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同理,公司的奖惩机制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现实需要和显性需要,还应该关注员工的隐性需要,激发员工的潜在需要,实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同等效能。

所谓隐性需要是指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的员工需要,潜在需要是指员工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要。这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另一个大问题。尽管人人都存在趋利避害的本性,尽管人人都存在某些心理需要,但是在现实的管理实践领域,我们仍然会发现有的职员在长期的心理需要的追逐中,由于需要被满足或被部分满足,产生心理上对自我需要发展的不明确状态,从而丧失行动动机这一心理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倦怠感。

职业倦怠感的心理基础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我动机明确,但动机水平不足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维持长期稳定的积极状态;二是自我动机不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迷惑或者自我行为无意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当我们考虑用奖惩的激励手段去改善这种状态时,我们都需要从隐性需要和潜在需要的角度入手,达成对其动机状态的调节。

“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为了更好地理解隐性需要和潜在需要这两个概念,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老王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部经理,该公司坐落在中原地区某中小城市。公司刚创办的时候,为了能够吸引优秀的售楼人员,老王定的业务员底薪和提成比例都比别的公司高一些。于是,很多人前来应聘,应聘上的人刚开始工作时热情都非常高。

几年后,这些业务员大多成了公司的骨干,他们的工作激情却慢慢退了下来,甚至有人跳槽到提成比本公司还要低的同行的公司。老王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我给他们这么高的提成比例,他们还会懈怠,还要跳槽呢?于是,老王找到“明星员工”小李想问个明白。不料小李却对他说:“王总,我也正想找您呢,我也不想干了!”

“为什么啊?”王总更不解了,“小李啊,我待你可不薄啊!”

“王总,我知道您对我们好,薪酬待遇也不错。”小李低头说到,“可是,我们大多来自外地,卖房的人还要租房过日子。我找了个本地女朋友,她说明年如果还买不起房就和我吹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愚蠢!你以为跳槽就会有房子?”老王气不打一处来,冷静下来想了想又说道:“别胡思乱想,我还是很看重你的,这两年你好好干,我保证你到时能买得起房,而且还提拔你做销售部的副经理。”

“实在对不起,王总。”小李听完王总回答,显得并不是很满意:“新公司许诺,如果我一年之内表现优异,业绩排名前三的话,不仅买房有优惠价,而且还可以贷给我首付金。我想,如果我好好努力,还是有可能排进前三名的。”

老王这才恍然大悟:“照你这么说,其他几个同事也都是冲着对方的房子去的?”

“是的,王总。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在您手底下做事的,而且我觉得咱们公司的发展前景更大,可我也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小李无奈地说道。

“小李,你先别着急跳槽。你等我一个星期,一星期之内我肯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老王信誓旦旦地说。

果然,一个星期之后,销售部颁布了一项新的奖励政策,规定如下。

A。凡是年终考核优秀,业绩排名前五并达到一定销售额的员工,公司授予“明星员工”称号,除原有的绩效提成外,公司不仅为其提供八折优惠的购房价,而且还可以无息贷给首付金。

B。若连续三年被评为“明星员工”,公司奖励10万元的汽车一辆。

新政策出来之后,员工的工作热情再度高涨,公司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

又过了几年,老王手下的几个“明星员工”都有房了,有的还买了车。小李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销售部副经理。按理说,有房有车了,生活改善了,也升迁了,小李的积极性应该更高才对。可恰恰相反,几年打拼下来,小李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还经常请假旷工。不仅小李如此,销售部的其他人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学习”小李。

于是,老王再一次找到了小李:“我看你最近工作情绪不是很高啊,怎么回事?对待遇不满,还是对现在这个职位不满意?”

“没有,没有。王总,我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如果不是因为您,像我这样一个外来打工者,怎么可能混这么好。”小李回答道,“只是,最近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是拿不出以前那股闯劲来,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那你觉得什么东西才能重新让你振作起来?”老王无奈地问道。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小李也无奈了。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管理学案例,常见得以至于很多管理者都会忽视它的价值,但这个案例却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小李的隐性需要是什么,老王是如何发现又如何进行激励的?第二个问题是:小李的潜在需要会有哪些,老王应该怎么做?

关于第一个问题,案例中的老王通过与小李的谈话已经知道了答案,并采取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关于第二个问题,案例并没有给我们答案,而且给不了我们答案,因为员工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潜在需要是什么,这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去发掘。如果员工的潜在需要没有被激发的话,再好的奖惩机制,也都会失去本该有的激励效应。

3种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诱因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而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但是,这种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并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于是,在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还没发展出来(或者说还是一种潜在需要)之前,人是处于需要断层、缺乏动机状态中的,会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厌倦情绪,身心疲惫,工作绩效明显降低。长此以往,就将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

职业倦怠的表现

案例中小李的表现就是职业倦怠的症状。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衡量职业倦怠的3项指标分别如下。

情绪衰竭:没有活力,缺乏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身心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人格解体: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

成就感低落: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工作不能发挥自身才能。

职业倦怠的心理诱因

结合上面的案例,可以得出导致小李职业倦怠的诱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

诱因1:小李可能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像以前那样被重视。

诱因2:小李可能觉得压力太大,而来自公司的关心变少了。

诱因3:小李可能觉得自己在公司没多大发展前途了。

隐藏的或潜在的心理需要

这3种诱因实际上对应的是人的3种潜在需要。

潜在需要1:被重视。

潜在需要2:被关心。

潜在需要3:被承认。

这3种需要,好比由恋爱到婚姻的3个步骤。第一,有人追——觉得自己被重视;第二,有人疼——追求者给自己送礼物,关心自己;第三;有人娶——拿到结婚证书,被法律所承认。

这3种潜在需要可能不一定完备,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识别这3种不同的潜在需要,又如何激发它,是一门独特的技术。下面我们重点讨论这3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员工自我重要性心理的重建策略

激励员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就实现公司的目标来看,每一个员工的存在都是有其重要性的,但很多员工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可以被替代的,从而丧失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作为老王,如果想了解小李是否感觉到不被重视的话,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最近是否经常批评小李(销售部副经理)管理工作的不足,或者问问小李是不是觉得做管理工作不像以前做业务员时如鱼得水。

如果小李意识到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那么老王该怎么办呢?

让一个员工认识到自己重要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对他加以赏识,因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教育领域,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共识;而在管理领域,赏识还是不太受重视。

有这样一位老总,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并以这种要求来对待员工。他制定了一套很完善的奖惩计划,当员工表现好的时候也非常舍得奖励,但他很少夸奖员工,即使是给员工发奖金的时候,也不忘要说几句员工的不足。拿到奖金的员工也不觉得自己受到老总重视,其下场可想而知。

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你必须了解赏识别人可以使人成功的价值。赏识是一种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赏识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满足员工“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帮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员工每个小成绩都能赢得主管的关注和赏识,他就会有信心去尝试更困难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给予赞扬和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其实这三个小组成员的素质、能力都差不多,但是试验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经常被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的第三组有一点点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

赏识是一种有力的心理暗示,能够满足人们渴望被重视的潜在需要。哈佛大学专家斯金诺的试验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赏识不仅仅是奖赏,还是和一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使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趋向。当人的大脑接收到鼓励的刺激时,大脑皮层兴奋中心就会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使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现实,最后使行为发生改变。

每个人都需要被赏识,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机会,及时给予员工赞赏。

对优秀员工,当其表现越来越突出时,要加倍肯定,并激励他超越自己。

对一般员工,当其在某一具体工作上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时,要及时进行表扬。

对基础较差的员工,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光亮,也要用放大镜来“看”,同时明确告诉他,他的工作对企业和其他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有帮助。

员工自我归属感的心理设计

说完了“被重视”,我们再来谈谈“被关心”。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每个人都需要情感上的交流,希望与家人、朋友、同事间保持友好、融洽的关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人的这种情感需求,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中,有时候会显得异常珍贵。试想,如果一个员工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完成既定任务,有多少老板会因此原谅他?又有几个老板会了解到这个员工是因为家庭原因才没完成任务的?更多的老板恐怕会告诉他“没有任何借口”。久而久之,对于那些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员工来说,他们不太相信能够从老板那里得到稀有的“关心”,以至于他们常常会忘了自己还有这方面的需要。

前面案例中的老王,应该关注小李为什么“经常请假旷工”,是事出有因,还是不情愿来到公司。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就应该反省自己的管理是否真的缺少一些“人情味”。企业的“企”字造得非常有意义,说明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没有了“人”,那么这个“企”就会“止”住。

与别的航空公司不同的是,德国的MBB公司实行一种更有人情味的灵活上下班制度。不规定具体上下班时间,只要员工在要求的时间内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就照付薪金和奖金。正是这样的人性化管理,使员工免受了交通拥挤之苦,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情,所以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任何一个员工,内心都渴望得到公司和领导的关心,这种需要实质上是一种“归属”的需要,希望在团队中寻求一种“归属感”。在现实生活中,最具人情味、最能给人“归属感”的是哪儿?毫无疑问是家庭。企业应该努力成为员工“蜗牛的家”!蜗牛对背壳不离不弃,是因为背壳给它带来安全和归属感,它视之为自己的“家”。

关心员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要营造家的归属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信很多人都吃过“老干妈”调味品,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老干妈”这三个字的来历呢?这三个字来自于陶华碧十几年的亲情化管理,来自于她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的“感情激励”。在这里就以陶华碧的事例来说明一下感情投资的一般规则。

在员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考虑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难,陶华碧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当公司后来发展到1300多人时,这个规定仍然没有废止。这么庞大的企业,一直这样实行全员包吃包住,谁敢想,谁又敢做?然而,陶华碧不管花多大的“血本”,都始终坚持了下来。

贵州过年过节时,有吃狗肉的习俗,她就特地建了个养狗场,长年累月养着80多条狗,每到冬至和春节就杀狗供全公司会餐。公司现在拥有1300多名员工,她竟然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哪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哪个员工结婚,她必定要亲自当证婚人……

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激励”,使得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也正是这份真情,使得每个员工觉得不拼命干活就对不起她,使得每一个离开的员工都想回来。

有一次,一个男员工离开后在别的单位干得很不顺心,特别想念“老干妈”,又不好意思直接见她,只好托人带话说想回来。陶华碧一听就说:“我也一直惦记着他呀!《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走了,她的皇阿玛是那么地牵肠挂肚,我也是那样啊!你转告他,也让他转告所有从‘老干妈’出去的人,如果他们在外面干得不如意,都可以回来,当妈妈的哪会嫌儿丑呢?”

很多老板都要求员工“以企业为家”,但又有几个老板能像“老干妈”一样真心把员工当家人呢?心理的归属需求是一种时刻存在的需求,特别是当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这种需求就尤其强烈。但是,这种需求员工不会轻易地展露出来。因此,要克服员工的职业倦怠感,从这个角度出发设定相应的激发措施,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员工自我认可度心理的激发

很多人认为出现职业倦怠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其实不然。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可能都知道,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即使再苦再难也不会觉得累。就像父母养育子女,即使压力再大,也不会觉得倦怠。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成功是对父母最大的奖励。

导致员工职业倦怠的真正诱因是员工缺乏他人对自己能力的“承认”,认为现有工作不能发挥自身才能。按照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是每个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它位于整个需求层次金字塔的顶端。当员工其他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如果不能为其提供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员工就会感到失落,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一部分员工会选择跳槽,去寻找更大的舞台;还有一部分员工会渐渐变得麻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久而久之,“自我实现”的需要将逐渐封存于心底,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授权,赋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性及符合其能力的舞台。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J·彼得经过研究发现:“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彼得原理。因为授权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根据彼得原理给员工以适当的授权,可以进一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杰克·韦尔奇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个小时以上。”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请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个小时的工作,然后进行仔细的审视,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或可以请人代劳的。开诚布公地说,我就特别反感形式主义。有的企业领导赞美‘勤奋’而漠视‘效率’,追求‘数量’而不问‘收益’。‘勤奋’对于成功是必要的,但它只有在‘做正确的事’与‘必须亲自操作’时才有正面意义。我们不妨在‘勤奋’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吗?是必须由我来做的吗?”

韦尔奇甚至认为,高级领导者应适当“懒惰”一些才好。高级领导者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合适的人员,并授权他们去把工作做好。

回到前面老王面临的难题:如果想知道小李是不是因为缺乏“被承认”才失去工作动力的,就应该大胆地和小李沟通这样几个问题:“是否对销售工作产生厌倦了”、“是否觉得自己虽被提拔为副经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是不是觉得再沿销售这条路走下去没什么前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老王就需要站出来,通过授权激发潜藏于小李内心的“被承认”的需要。

具体来说,老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赋予小李更大的自主权。如果员工经常没有理由地迟到早退,至少说明他对这项工作心生厌倦了。治疗这种心态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赋予这个员工更大的自主权,比如在不影响公司大局的前提下,对他进行任务考核而非时间考核,让他自己掌握自己的考勤。

给小李更大的发展空间。管理者只有把应该授予的权力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愿意为工作负责,才会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老王除了要给小李销售部副经理的“名”之外,还应该逐渐给其“实”,让小李真正从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向合格的管理者过渡。

让小李接受培训并换岗。人们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态,在某项工作上取得成绩之后,就可能会对这项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倦,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其他的工作,这种状态就好比“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如果小李也是这种状态,那么就特别需要老王站出来,帮小李捅破“窗户纸”,结合他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轮岗和换岗,需要的话还可以让小李接受一定的培训再换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