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朱怀元: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平时,怀元兄在同事们眼中的印象是老实巴交,又不失“被动幽默”。老实巴交就不举例说明了,反正一看他憨厚忠厚宽厚的模样儿,再“歹毒”的人也不忍心“加害”于他。他的“被动幽默”就值得略微说说了。所谓“被动幽默”,是我杜撰的一个词,因此说明怀元兄其实并不幽默,但他非常认真地说出的一些话,却让人喷饭。这种幽默效果并非怀元主动为之,而是他没有想到的,但的确“笑果”很好。仅举一例,怀元普通话说得流畅而极不标准,常常非常自然地用普通话的音调说一些四川方言。比如,上数学课,他先在黑板上画一半圆,然后再画一半圆,边画边对学生说:“这一半圆和另一半圆,逗起来,就成了一个哏的圆!”学生顿时爆笑得拍桌子打板凳!我估计各位非川人听不懂了吧?是这样的,他本来想说,两个半圆加起来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但他不说“加起来”而说“逗起来”——“逗”者,加也;他不说“完整的圆”而说“哏的圆”——“哏”者,川话之“完整”也!

别看怀元普通话说得不怎么样,但人家教书和当班主任可非常认真而执著,宛如他认真而执著地坚持在课堂上说四川味浓郁的普通话——这也算是一种“双语教学”吧,呵呵!

我知道他数学课上得好,也听过他的课,的确有吸引力。但我这里不想冒充内行地评价他的数学教学。我想说说他的班主任工作。

他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班,我和他的学生闲聊,说起他们的“朱老”——其实“朱老”并不老,才四十二岁呢!但在成都,学生对老师最亲昵的称呼就是“某老”,哪怕这位老师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如果学生喜欢她,一样叫“某老”——那真是赞不绝口,他们一致认为,他们的“朱老”是“最好的班主任”。

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

“初一的时候,每天早上的跑步让同学们苦不堪言,但是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因为朱老的身影一直跟在我们班的队伍后面,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我们。”一个男生回忆说,“刚开始跑步时,少年气盛的我们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劲,我们总是将四十多岁的朱老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最终我们被朱老的精神征服了,他每一天的跑步,每一天的坚持,成为激励我们的一股巨大力量。”

“我记得,有一次朱老师的喉咙发炎,可是他坚持给我们上课。”说到这里,这位女生的眼睛湿润了,“就这样朱老师带病坚持了几天后终于失声了。可就算这样,朱老师也还是坚持给我们上课。每一道题朱老师都会讲解到位,直到我们听懂为止。”

“和朱老师度过的三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是朱老师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勇气,让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一个学生至今记得朱老在运动会上给她加油,“那年运动会上,在我跑800米快要坚持不住时,是朱老师给我打气,让我有勇气跑完全程,最终夺得名次。”

一个显然是懂事的孩子这样说:“中考前夕,同学们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老师的压力比我们大得多。朱老仍然坚持与我们谈心,聊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并为我们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不知多少次在教室外面的桂花树下,朱老和我亲切地谈心,帮我解答数学难题。现在要离开朱老了,心里真是很舍不得!”

听着学生这些发自内心的话,我很感动。我想起了我曾说过的一个观点——“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而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这里的“优秀”特指各种头衔啊荣誉啊称号啊,等等。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原因还很微妙,我们可能无法得到这些“优秀”的证书,但不要紧,我们幸福就行了。而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由衷信任与爱戴更幸福的了!

怀元兄就是这样的一位幸福老师。

真巧,写到这里,我又收到怀元兄的一位学生给我的信,全是“吹捧”朱老师的话。结尾,孩子写道:“朱老就像是个句点,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我们已经结束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很快地,我们就要步入另外一个学校,朱老又将迎来新一批学生。不知道哪些幸运儿会成为朱老的学生,我相信,不管是谁,等他从武侯实验中学出来时,他一定会有许多的不舍——因为,他有一个最好的班主任!”

201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