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托付思想——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有过一次十分有趣、同时也影响我一生的经历。

一次,我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

我问:“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命运?”

他说:“当然有啊。”

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给我讲了一通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是:举起左手,慢慢地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

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

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

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

我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

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

我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他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他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

当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头,你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换取在“上天”手里的那一部分“命运”。

我静静地听着。半晌,只觉得心扉如清泉流过。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他人的嘴里!

人们常有一种“托付思想”,即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人掌控。这种“托付”有时是主动的——因为掌控不易,而干脆放弃掌控,懒得掌控;有时是被动的——因掌控不了,无奈之下,不得不放弃掌控权;有时却是不知不觉的。

现实中常见的托付思想有以下几种。

“宿命”思想:将自己“托付”给“上天”,或者“上天”的代言人——算命先生。

“救济”思想:将自己“托付”给社会。

“扶贫”时人们常发现,“物质扶贫”常常不能使其从根本上脱贫,因为许多人贫困的根源之一便是有深深依赖他人救济扶助的“托付思想”,所以,比“物质扶贫”更为有价值的是精神扶贫:教会今天物质上暂时的贫困者们学会自立,自强。

给人以鱼,一餐有鱼;授人以渔,一生有鱼。“等靠要”思想:将自己“托付”给政府。

比如,许多人下岗后一切依靠政府,等待政府的“安排”,向政府要工作,要饭吃。殊不知许许多多过去、现在都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托付”习惯的人,早已因为下岗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铁饭碗”思想:将自己“托付”给工作单位。

他们认为所谓“铁饭碗”就是指在某一个地方能吃上一辈子饭的“碗”,就是不知真正的“铁饭碗”应该是一辈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的“碗”。

“找市长”思想:将自己“托付”给上级领导。

将自己的生路寄托在“市长”的手里,而不是主动到“市场”中去找寻出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因为习惯,仍然在秉持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如果在一个地方很普遍,它将会造成“地方性持续贫困”的必然后果。

“老板会有办法的”思想:将自己“托付”给上司。

不要把应该由自己来解决的问题托付给上司帮你解决。其实,上司聘用你的本意,恰恰是期望你来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他来帮你解决问题。自己不去想办法,托付给上司和同事去想,万一他们因为“太忙”而照顾不到你,失败的苦果是不是仍得由你咽下?

“老公,我这辈子全靠你了”:将自己“托付”给家庭。

如果你成为丈夫的负担,那么婚姻就成为家庭的“负债”而非“资产”。万一你跟不上丈夫的步伐或者丈夫不堪重负,离婚的那一天你定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当然,反之亦然。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将自己“托付”给他人。

这句话的正面理解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但反过来,负面理解就成了“托付思想”。其实,在家得靠自己,出门还得靠自己,父母朋友仅仅是对你侧面提供点帮助而已。不要让自己成为“父母朋友”的负担与累赘。所谓“天助自助者”,他人能帮得上自己的先决条件是,自己千万别是“糊不上墙壁的烂稀泥”,得是块“料”,值得他人帮自己。

如上所述,被托付的东西,包括某些工作任务、某件事情、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某个人(如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命运前程等;所托付的对象,可能是某位朋友、上司、下属、同事、父母、公司、政府、社会、上帝及某个其他组织等。

以托付思想做事随处可见,其后果是养成“等靠要”的坏习惯,以及因为这个坏习惯而给自己带来的掌控权握在“他人”手里或嘴里的命运。

掌控自己的命运,请从彻底解除“托付思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