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提起它,大家都会认为思维是人们通过知觉、回忆、组合来认识事物,或者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反映。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在哲学上,与“存在”相对,指意识、精神。思维,既可以做名词,指理性认识;也可做动词,指进行理性认识的过程。
对思维,人们有不同的分法,总结起来有平面思维、立体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组合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常规思维、创新思维等。通俗的书,常通过故事或图文结合方式去讲述,以培养人们的分析、观察、推理、归纳等对事物反应与认知的能力。
但凭我个人的经验,仅仅这样去学习、去认识思维,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说到底,人们训练思维,目的还是提升智慧,增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让生活更快乐、更幸福。比如说,近些年来,出现了专门训练思维的教学,还有从国外传进来的超右脑开发训练、全脑开发训练等,无不是为了提升人们这方面的能力。
从什么样的出发点去认识人、去了解思维世界,这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思维,诸多学者们向来是从自然科学,尤其是逻辑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人的思维,注重的是空间结构和形式逻辑,要求人们发现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而且还得敏捷。
然而从人文哲学的角度去剖析思维,却好像还是一个空白。敝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潜思维的概念。所谓的潜思维,是一种介于智力思维和非智力品质、对人的感情、性格、兴趣、习惯、心情、心理素质、某些技能等都有影响的思维。通过对其开发培养,以提高人们心智与人格魅力。大家都知道潜意识和意识,成功学大师博恩·崔西指出: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那么潜思维的培养,对智商与情商的开发也必将有巨大的作用。
也许你会反驳,能这样去诠释思维吗?这不难回答,比如医学,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智能整体;西医则认为人是一个机械组合。说得有趣一点,中医是用哲学看病,西医是用化学治病。不能否认,它们各有各的理。
应当说明,本人并非搞学术研究,从而将思维弄得艰深难懂。相反,此书是本着普及大众,男女皆宜、老少易懂的出发点,为人们认知事物、提升心智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具体一点,本书分成若干个潜思维的话题,每篇文章的开篇对某种潜思维进行一个简要的讲述,然后通过启迪心灵的小故事,阐述让人醍醐灌顶的大智慧。另外,每篇故事之后均配有隽永的心灵感悟,再加以巧妙点拨,必能为人们打开一个崭新的思维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