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涉及人类的物质生活,而物质生活水平主要是通过收入,即人们消费与储蓄的那部分货币来衡量的。货币的价值会根据人们的购买成本进行调整,在调整之后,货币就变成一个可以用于衡量人们购买能力的合理指标。当然,很多观点认为,我们对收入的重视程度过高了。的确,美好的人生不只是拥有金钱。但是宣称钱不能让人过得更好,这种观点就未免过于偏激了,至少钱让人们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

持“金钱与幸福无关”这种观点的人所依靠的证据是,曾经有关于快乐的调查宣称,除了对于那些深陷贫困的人,钱很难或根本就不能让人感到快乐。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果快乐是一种衡量幸福的指标,那么我的大多数观点的说服力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讨论钱和幸福到底有什么关系,就成了我展开论述的一个极好的出发点。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引入了图解的方式,并把这种方式贯穿本书始终。

很多参与相关调查的人们会被问到,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总体满意度如何,这样的调查经常与以“快乐”为衡量标准的调查混为一谈。这导致的结果是,调查里会出现不快乐的人却过着很好的生活,或者快乐的人却过着艰辛的生活这类结果。这样的调查犯了将生活满意度与快乐两个指标混淆的大错误。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各方面综合考虑之后做出的总体评价,而快乐则是一种情绪、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感觉,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盖洛普咨询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调查,让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状况。这个评价体系共分11级,最低为0分,表示对你而言最差的生活,最高为10分,表示对你而言最好的生活。每位受访者必须回答觉得自己此时生活在哪一级别。我们可以用这个数据来分析不同国家间民众的生活水平感受差异,尤其是可以以此来考察,在这样的评估模式中,是否高收入国家的人们会感觉自己过得更好。

图0–1显示的是,2007~2009年间部分国家和地区调查所示的生活总体评价平均值与人均国民收入(更确切地说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人均国民收入以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美元来衡量(在第六章中,我将详述这些数字的来源以及为何需要对这些数字的价值有所保留)。在图中,圆点大小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多少成正比。其中,左边两个最大的圆点分别代表中国内地和印度,而右上方较大的圆点则代表美国。在图中,我还标注了其他一些值得特别留意的国家和地区。

图0–1 生活总体评价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经价格调整的2005年美元为单位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左下方生活在最穷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常对他们的生活总体水平非常不满意。他们不但收入低,也自认为总体生活状况很差。而在世界另外一端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人们不但拥有高收入,也认为自己的生活总体状况很好。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生活总体评价最差的是多哥。多哥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这里的人民也几乎没有任何自由。评价最好的国家是丹麦,这是一个富裕自由的国度。在这些指标比较中,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平均值都高于美国,不过美国也处于平均值最高的区域之中。这种以收入为衡量标准的评估存在很多例外。东亚国家和地区与前社会主义国家对生活的总体评价都不高,其中尤以保加利亚最为典型。但是同样收入较低的拉丁美洲,却对生活总体评价很高。这说明,收入并非是人们评价生活状况时唯一考量的标准。

观察图中左下方贫穷国家和地区分布密集的区域,我们会发现,对生活总体的评价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但是,当我们跨过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从左往右看,生活总体评价分数的增长就变得稍微缓慢下来。巴西和墨西哥的分数大概是7,这与右边的富裕国家和地区仅仅相差1分左右。可见,收入对生活的影响,在穷国要比在富裕国家大。的确,单看此图,很容易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一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 000美元,钱对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之前提到的很多人便是持这样的观点。然而,这样的结论却是靠不住的。

钱的多少对于富裕国家人民的生活同样影响巨大。要把这一点解释清楚,我们只需要将图0–1稍做调整。当我们在讨论钱的问题时,既可以以绝对值为单位,也可以以比例说话。偶尔,我普林斯顿的同事们相互之间会聊一下薪水的问题,他们会说,谁谁的薪水涨了3%,谁谁的涨了1%。实际上,系主任表达自己对员工满意与否,一般都是通过加薪的幅度来体现的,而不是加薪的具体数额。对于一个年薪20万美元的人来说,加薪1%的绝对数,比一个年薪5万的人加薪2%要高。但是,对于后者而言,他会认为相较前者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更好(事实也是如此)。在此类计算中,百分比变成了一个基本单位;人们会忽略底数,而认为10%的薪水增长都是一样的。

对于图0–1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这样处理。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过大,同以百分比作为衡量标准相比,以4倍的比率来处理这些人均收入数据更为合适。这里,我们选择以250美元作为基数。在图中我们会发现,只有津巴布韦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均收入处于250美元以下。乌干达、坦桑尼亚以及肯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在1 000美元附近。这正好是基数250美元的4倍。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则又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4倍,也就是基数的16倍。然后墨西哥和巴西又是中印的4倍,而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又是它们的4倍。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相比,最富裕国家的人均收入高出了256倍(在第六章中我还会解释,其实这些数字仅仅是个概数)。一言以蔽之,在图0–2中,我们放弃了以绝对数字作为标准来评估人们的生活水平,转而以4的倍数为单位,进而比较处在基数的4倍、16倍、64倍以及256倍位置国家的生活水平。

图0–2中的数据与图0–1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人均年收入的数据现在以1倍、4倍、16倍、64倍和256倍来进行划分。我将这5个倍数分别以250~64 000的5个具体的收入数字加以标注,于是可以看到图表的横坐标轴上这5个数字从左至右成4倍倍数排列。从左到右每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倍数差别,而不是图0–1那种绝对数字的差距。这叫作对数标尺,我们之后会在多处用到。

虽然只是横轴发生了变化,但这却让图0–1看起来和图0–2有天壤之别。原先富裕国家之间的生活总体评价差异较小的趋势,在这里荡然无存。现在,所有的国家大体是沿着一条向上的斜线分布。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在收入上同样比例的差异,导致了在生活总体评价上同比例的绝对变化。如果从一个国家移动到下一个人均收入4倍于它的国家,我们会看到,这些国家的生活总体评价得分比上一个国家也高出1分。而且,这种现象既出现在富裕国家中,也出现在贫困国家中。为了避免误解,我们需要指出,这里也存在很多例外,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评价得分与其人均收入并未全然如预料的那样对应。不是所有富国的生活总体评价得分都高于穷国。中国和印度就是两个鲜明的例子。但是从整体上看,确实是每有4倍的收入间隔,生活总体评估的得分就会有1分的差距。

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经价格调整的2005年美元为单位

图0–2 对数标尺处理下的生活总体评价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到底是图0–1对,还是图0–2对?两者都对。这就如同一个年薪50 000美元的人薪水涨了2%,但绝对数只有1 000,而一个年薪20万美元的人薪水虽只涨了1%,但绝对数却是2 000。同理,在图中,虽然从刚果到印度,和印度到美国,看起来人均收入都是间隔4倍,但是后者的增长绝对数却要大很多。图0–1表明,同样的绝对数量收入增长,对于富国人民生活总体评价的影响要比对穷国的影响小很多。而图0–2则表明,同样倍数的收入增长,无论对于穷国还是富国,都会对生活总体评价产生相同程度的影响。

对生活总体的评价显示出除了收入之外人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方面,也导致了一种金钱不足论的观点。能认识到影响人类福祉的,还有钱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健康、教育或者参与社会的能力等,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因此说金钱不值得讨论,或者认为相比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来讲,钱不能增加富国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就不准确了。而如果就此只认生活总体评价这一个标准,而忽视其他的评价标准,就更不对了。生活总体评价这种衡量体系还远非完美。在关于生活总体评价的调查中,人们经常不能确定里面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做出怎样的回答,而国与国的比较结果也会因为各国受访者回答风格的差异而受到影响。比如,在很多地方,“没什么可抱怨的”,或者“还不赖”这样的回答,大概是人们能做出的最多的反应。然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人们会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掩饰自己生活上的成功。因此,图0–2也十分重要,它说明,关注金钱多寡对生活的影响,并非是一种误导。更富裕的国家有更高的生活总体评价,这一点,即便在那些最富有的国家也不例外。

在第一章,我会回过头来讨论如何衡量幸福与生活满意度这一问题,但我更主要的目的是想从更宽广的角度考察当今世界人类的福祉问题。我将聚焦于那些已经成功摆脱死亡和贫困的人,但也绝不停留在此,因为我还同样关注那些仍身处困境等待一场生存大逃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