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妻子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过生日。他答应着,却想起漂亮情人的要求。犹豫之后他决定去情人处过生日后再回家过一次。
情人的生日礼物是一条精致的领带。他随手放到一边,这东西他早已拥有太多。半夜时分他才想起妻子的叮嘱,忙急匆匆赶回家中。
远远看见寂静黑暗的楼房里有一处明亮如白昼,他看出来正是自己的家,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在心中升起。当初她就是这样夜夜亮着灯等他归来的。
推开门,她正泪流满面地坐在丰盛的餐桌旁,没有丝毫倦意。见他归来,她不喜不怒,只说:“菜凉了,我去再热一下。”
他没有制止她,因为他知道她的一片苦心。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她拿出一个纸盒送给他,是生日礼物。他打开,是一盏精致的灯。她流着泪说:“那时候家里穷,我买一盏好灯是为了照亮你回家的路;现在我送你一盏灯是想告诉你,我希望你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明灯,可以一直明亮到我生命的结束。”
他终于动容,一个女人送一盏灯给自己的男人,应该包含着多少寄托与企盼!而他,愧对这一盏灯的亮度。
他最终回到了她的身边。因为他已明白爱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否能照亮他的前程,但它一定能照亮一个男人回家的路。因为这灯光是一个女人从心底深处用一生的爱点燃的。
34.一颗珍贵的“充气塑料心”
在邮局工作的表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先生要寄东西,问我有没有盒子卖,我拿纸盒给他看。
他摇摇头说:“这太软了,不经压。有没有木盒子?”我问:“您是要寄贵重物品吧?”他连忙说:“是的是的,贵重物品。”我给他换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他拿过那个盒子,左看右看,似乎是在测试它的舒适度,最后,他满意地朝我点了点头。接下来,他就从衣袋里掏出了所谓的“贵重物品”——居然是一颗红色的、压得扁扁的塑料心!只见他拔下气嘴上的塞子,挤净里面的空气,然后就憋足了气,一下子吹鼓了那颗心。
那颗心躺进盒子,大小正合适。
直到这时,我才彻底明白了这位先生要邮寄的乃是一颗充足了气的塑料心。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古代那个砍断了竹竿子进城的蠢货。我强忍住笑说:“其实您大可不必这么隆重地邮寄您的物品,我来给您称一下这颗心的重量——喏,才65克,您把气放掉,装进牛皮纸信封里,寄个挂号不就行了吗?”
那位先生惊讶地(或者不如说是怜悯地)看着我,说:“你是真的不懂吗?我和我的恋人天各一方彼此忍受着难挨的相思之苦,她需要我的声音,也需要我的气息。我送给她的礼物是一缕呼吸——一缕从我的胸腔里呼出的保真的气息。应该说,我寄的东西根本没有分量,这个65克重的塑料心和这个几百克重的木盒子,都不过是我的礼物的包装呀。”
听完这位先生的讲述,我的脸莫名地发起烧来。
爱是没有重量的,它或者是一个温柔的眼神,或者是一句关切的话语,或者是一抹清纯的笑意,再或者只是一缕呼吸。而这却是无价的,弥足珍贵的。
35.盲女
见过她的人,都说她长得美。可惜她与丈夫都是盲人。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夫妻恩爱有加,心心相印,在无光的世界里寻找着人生的亮点。温馨的生活像一条透沏的小溪,在夫妻间静静地流淌。终于有一天,小溪泛起了微澜。
这天傍晚,丈夫像喝多了酒,进门便高声喊:“我快要摆脱黑暗了,医生说我复明有望!”
盲女高兴极了,她动情地分享着丈夫的喜悦。“到那时,我会带你满世界游个够。”
盲女听着听着,脸上的喜悦渐渐消失了。
次日,她找到那位医生,落实丈夫所言。医生问:“你希望丈夫复明吗?”盲女点点头。医生提醒说:“据我所知,在众多盲夫妻中,若一方复明,极可能会抛弃对方。你是否想过这一点?”
盲女说:“即使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我也无悔。只要他能够复明,我自己宁愿独守漆黑的世界。”
医生感叹不已,但又不得不告诉盲女,她的丈夫无丝毫复明的希望。当时由于怕伤其心,才未讲明实情。
盲女压根儿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丈夫是个血性男儿,刚刚燃起的复明之火瞬间熄灭,他一定会绝望得发疯。她恳求医生永远向丈夫隐瞒实情,以慰藉他那颗渴望复明的心。
医生被盲女的诚心所动,答应了她的请求。这时,医生突然发现盲女的瞳孔中有亮点闪动,这是复明的先兆。“啊,小姐的眼睛倒是复明有望。”医生检查后惊喜地告诉盲女,只要认真接受治疗,复明指日可待。
盲女喜出望外,兴奋得两手发抖,但她很快又冷静下来:自己一旦复明,不就会像别的女人一样,在大街上左顾右盼,用眼光亲吻满世界的俊男。自己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吗?或许有一天,自己可能会背叛丈夫,成为他人之妻。把丈夫一个人留在无奈的漆黑世界里,岂不是太残酷、太无情了!
盲女回到家里,没有遵医嘱用药水点眼,也没有如约接受治疗。她让复明之火在时光的默默流逝中自行泯灭。
丈夫渴望复明,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中,他常向妻子描绘想象中的未来。盲女总是很认真地听,有时还与丈夫一起想象,一起描绘。他俩依恋如初,甜蜜依旧,在无光的意境中构筑着独特的俩人世界。
爱情是纯洁的,它不应有任何的诱惑与玷污,而抵抗这种诱惑的力量更显伟大,拥有如此力量的人,是爱情天使,在爱情面前纯洁专一得令人感动尊敬。
36.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母亲站在眼睛失明的孩子身边,看他打弹弓,并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爱,而对于孩子来说,有爱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37.同学们都戴着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一个肿瘤,必须住院接受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却站在教室门口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帽子显得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真挚而纯洁的爱,是一个无声而又诚恳的善良的小举动,生活因此美得如一幅画。
38.哥哥的圣诞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
“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真的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不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能像这个哥哥一样。这让我们明白,爱不是索取,不是占有,而是给予,是奉献。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孩一定会成功,伟大的爱总会给人伟大的力量。
39.生死情
郭老师高烧不退,经透视发现胸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阴影,怀疑是肿瘤。
同事们纷纷去医院探视。回来的人说:有一个女的,叫王端,特地从北京赶到唐山来看郭老师,不知是郭老师的什么人。又有人说:那个叫王端的可真够意思,一天到晚守在郭老师的病床前,喂水喂药端便盆,看样子跟郭老师可不是一般关系呀。就这样,去医院探视的人几乎每天都能带来一些关于王端的花絮,不是说她头碰头给郭老师试体温,就是说她背着人默默流泪,更有人讲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事,说郭老师和工端一人拿着一根筷子敲饭盒玩,工端敲几下,郭老师就敲几下,敲着敲着,两个人就神经兮兮地又哭又笑。心细的人还发现,对于王端和郭老师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郭老师爱人居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醋意。于是,就有人毫不掩饰地艳羡起郭老师的“齐人之福”来。
十几天后,郭老师的病得到了确诊,肿瘤的说法被排除。不久,郭老师就喜气洋洋地回来上班了。有人问起了王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