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桂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前奏,是一个包括3个专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952年12月9日建立,是行署一级的壮族自治政权,覃应机(壮族)当选为主席,首府设在南宁市区。辖广西西部的邕宁、百色、宜山3个专区34个县(后调整为42个县),面积11.1万多平方公里。区内有壮、汉、瑶、苗、侗、水、仫佬、毛南、回、京、彝、仡佬12个民族共626万多人。其中壮族420万人,占当时广西壮族人口的77%。1956年将桂西壮族自治区改名为自治州,覃应机任州长,政区权限、辖地、首府不变。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州同时撤销。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摄影:李桐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5日。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壮族的要求,中共中央于1956年10月提出建立省级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广西各族各界的赞同,认为只有成立省级自治区才能与壮族的地位相适应。在讨论自治区的辖地及名称问题时,提出了“分”与“合”两个具体方案。分的方案主张将原广西省的辖地一分为二,在广西西部建立省级壮族自治区,而桂东仍保留广西省的建制。合的方案主张原广西省的辖地不必分割,以原广西省的建制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中央和国务院的主持协调下,各族各界经过反复协商、权衡得失,最后认识趋于统一,认为合的方案符合广西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是广西最早的开拓者,汉族自秦代以来逐渐移居广西。长期以来,壮族、汉族和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休戚与共,长短互补,共同创造广西的历史和文化,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57年6月作出了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告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韦国清(壮族)任自治区主席,首府设在南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北邻湖南省,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东邻广东省,西邻云南省和贵州省,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人口4961万(2006年),包括壮、汉、瑶、苗、回、彝、仫佬、侗、毛南、仡佬、水、京等12个世居民族,40个其他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94万(2006年1%抽样),占38.50%,其中壮族1518万人,占全区人口的30.80%,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6.10%。全自治区包括14个地级市,即:桂林市(市与地区合一)、南宁市(市与地区合一)、贵港市、柳州市(市与地区合一)、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河池市、百色市、来宾市、崇左市。有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700个镇,426个乡(包括58个民族乡),104个街道办事处,1644个居委会,14359个村委会。区内南宁市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柳州为工业城,桂林为文化旅游城,北海、防城、钦州为对外贸易港口。区内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四通八达,是中国唯一有出海口的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4个地级市如下:

南宁市 地级市。包括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横县、武鸣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671.89万(2006年)。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357.84万人,占53.30%(2006年)。全年生产总值870.15亿元,比2005年增长15.21%。该市各区县受市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看好。

桂林市 地级市。包括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县、兴安县、阳朔县、灵川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全州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499.29万。少数民族主要是瑶、壮、苗、回、侗等。年生产总值607.02亿元(2006年)。市区、阳朔、龙胜、兴安等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广西的旅游胜地。桂林市是个文化城。

柳州市 地级市。包括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人口360.51万(2006年),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194.62万,占54.00%。年生产总值622.34亿元(2006年)。森林覆盖面积达59.30%。市区是广西的工业中心。

民族大团结 摄影:李桐

贵港市 地级市。包括覃塘区、港南区、港北区、桂平市、平南县。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78.90万。壮、瑶、苗等少数民族78.60万。市区港口是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达2276.32万吨,通航里程达363公里。年生产总值265.19亿元(2006年)。

百色市 地级市。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乐业县、凌云县。面积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78.80万,壮、瑶等少数民族329.60万,占到总人口的87.00%,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市。年生产总值297.27亿元(2006年)。工业发展前景看好,平果铝业是我国最大铝业之一,其以铝业为龙头的平果工业区已成为多产业集群园区,规模更大的德保铝矿正在开发之中。

河池市 地级市。包括金城江区、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面积3.35万平方公里,人口389.00万,其中壮、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少数民族326.90万(2006年),占到总人口的84.00%。年生产总值248.89亿元(2006年)。该市是有色金属之乡,水利之乡,民族文化多彩,特色农业前景看好。

崇左市 地级市。包括江州区、扶绥县、天等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凭祥市。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233.20万,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230.87万,占到99%(2006年),是广西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市。年生产总值194.03亿元(2006年)。该市有边境线533公里,边贸繁荣,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前景诱人。

来宾市 地级市。包括来宾区、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247.60万(2006年),壮、瑶、苗等少数民族185万,占74.70%。年生产总值203.46亿元(2006年)。来宾市是新建市,投资前景看好。

北海市 地级市。包括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面积3337平方公里,人口152.06万(2006年)。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港口吞吐能力804万吨,是面对东南亚、印度洋最重要的南海港口。银滩等是我国重要的海滨旅游区,年生产总值199.64亿元(2006年)。

防城港市 地级市。包括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面积6173平方公里,人口82.21万(2006年),壮、京、瑶等少数民族40.72万,占49.50%。年生产总值119.61亿元(2006年)。港口吞吐能力3250万吨,是广西重要的对外口岸。

钦州市 地级市。包括钦南区、钦北区、浦北县、灵山县。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348.56万(2006年),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和瑶族。年生产总值245.07亿元(2006年)。作为广西重要的港口城市,吞吐能力达1476万吨,是面对东南亚的重要口岸。

玉林市 地级市。包括玉州区、北流市、容县、兴业县、陆川县、博白县。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609.31万(2006年),壮、瑶、苗等少数民族10.30万。年生产总值415.06亿元(2006年)。玉林是广西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玉柴机器远销国内外,玉柴工业园区是广西“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贺州市 地级市。包括八步区、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14.50万(2006年),其中瑶、壮等少数民族32万。年生产总值189.05亿元(2006年)。因地处三省区交界,商业前景看好。

梧州市 地级市。包括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蒙山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308.22万(2006年)。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和壮族。年生产总值270.42亿元(2006年),人均收入在广西是比较高的。航运比较发达,在铁路和公路兴起以前,这里曾经是广西的交通要道。

其他的自治地方较重要的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是地区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958年4月1日成立。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面和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接,南邻越南。面积3.3万平方公里,州府设在文山,辖文山、广南、砚山、丘北、西畴、富宁、麻栗坡、马关8县。自治州成立时,全州总人口148万多,其中壮族47万多,苗族16万多,汉族65万多,余为彝、瑶、回、傣、白、蒙古等少数民族。因壮、苗民族人口占全州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大多数,故以壮、苗两个民族联合成立自治州。1990年,全州人口增加到297万,其中壮族87.10万,占总人口的29.30%。该州有色金属蕴藏量丰富,水电资源丰富,盛产三七,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南昆铁路虽然未经该州,但距离不远,其沿线拉动力也到达文山州各县,有利于该州的经济发展。此外,文山州与越南有边界线,发展外贸和边贸具备有利条件,使该州的改革开放有着广阔的前景。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县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962年10月1日成立,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接,面积1265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翠。1990年全县总人口为120034人,其中壮族42841人,瑶族8566人,汉族68627人,余为其他民族。

县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钦北壮族自治县,成立于1958年5月10日,1964年2月1日改称钦州壮族自治县。该自治县当时归广东省管辖,1965年7月区划调整时,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故撤销自治县建制改称钦州县。

在贵州、湖南、广东三省境内小片壮族聚居地先后建立了8个壮族乡,其中有贵州省从江县的正平、宰河、尧贵、刚边、高武、秀塘6个壮族乡,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清塘壮族乡,广东怀集县下帅壮族乡。每个壮族乡中壮族人口数千人不等。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建立,实现了壮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推动壮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

壮族民族区域自治一览表

壮族民族乡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