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从原理到应用程序设计
- 赵燕 徐汉斌主编
- 999字
- 2020-08-28 05:03:04
1.1.2 “GM十条”与PLC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汽车制造业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汽车产品,要求及时改变相应的加工生产线。汽车生产线上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就需要经常重新设计装备,这不仅费用高,而且新系统的制造和接线也非常费时,延长了汽车的设计生产周期。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就显出许多不足。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GM)公司首次公开招标,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并提出了著名的10项招标指标,即奠定了PLC基本雏形的著名的“GM十条”:
(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可将数据直接输入管理计算机;
(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器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9)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要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储存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W。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10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研制出了第1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DP-14,并成功地应用在GM公司的生产线上。
1971年,日本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开始生产自己的PLC。1973年,欧洲一些国家也生产出自己的PLC。1974年,我国开始了PLC技术的研究,并在1977年研制出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PLC。
在这一时期,PLC主要用于顺序控制。随着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PLC广泛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并且在外围的输入/输出(I/O)电路中逐渐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用集成电路的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把微型计算机技术结合到PLC中,使得PLC实现了更大规模的集成化,工作更为可靠,更能适应工业环境,而且柔性更强,同时成本也大幅度地降了下来,从而使PLC进入了工业实用阶段。
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将其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为与PC(Personal Computer)加以区别,常把可编程控制器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