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所谓强度,就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如果机床主轴受载荷过大而发生断裂,则整个机床就无法使用。因此,强度计算是精密机械零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谓刚度,就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变形不能超过工程上许可的范围。例如,机床的主轴和车身的刚度不够,将影响其加工精度,还会产生过大的噪声;房屋构件的刚度不够,会使居民失去安全感。

机构或精密机械零件工作时,其各部分均受到力的作用,并将其相互传递。这些作用在构件上的力称为负载。对于力的主要分类如下:

按力的来源分类——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按力的作用范围分类——分为表面力和体积力。

按力与时间的关系分类——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

一般而言,主动力是荷载,约束反力是被动力,是为了阻止物体因荷载作用产生的运动趋势所起的反作用。

所谓表面力,是指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可进一步分为分布力和集中力。分布力是指连续作用于物体表面的较大范围内的力。例如,液体、水等对容器的压力,其量纲是[力]/[长度]2,国际单位制中常用单位是N/m2(牛/米2)或kN/m2(千牛/米2)。有些分布力是沿杆件的轴线作用的,如楼板对屋梁的作用力,可将其简化为分布在梁轴线上的线分布力,其量纲简化为[力]/[长度],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m(牛/米)或kN/m(千牛/米)。若外力分布范围远小于物体的表面尺寸,或沿杆件轴线分布范围远小于杆件轴线长度,则可简化为作用于一点的集中力,如火车轮对钢轨的压力、滚珠轴承对轴的反作用力等,其量纲是[力],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牛)。

所谓体积力,是指连续分布于物体内各点的力。例如,物体的自重和惯性力等,其量纲是[力]/[长度]3,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m3(牛/米3)或kN/m3(千牛/米3)

所谓静载荷,是指载荷由零缓慢地增加到终值,然后保持不变或变化不明显的载荷。例如,缓慢放置于基座上的仪器,对基座而言施加的是静载荷。

所谓动载荷,是指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载荷,按其变化方式又可分为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交变载荷是指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载荷,如齿轮转动时,每个齿上受到的啮合力都是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冲击载荷是指在瞬时时间内施加于物体的载荷,如锻造时,汽锤与工件的接触是在瞬间完成的,工件和汽锤受到的均是冲击载荷。

在研究刚体的静力学中,我们忽略了物体的变形,将其抽象为刚体。但是实际上,任何物体受力后都将发生尺寸和形状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变形。变形分为两类:一类为外力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另一类为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工程应用中,绝大多数物体的变形被限制在弹性范围以内,这时的物体称为弹性变形体,简称弹性体。

为了建立弹性体的力学模型,对弹性体作下列假设。

①连续性假设:认为组成弹性体的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弹性体的整个几何空间。实际上,组成弹性体的粒子之间存在空隙,但这种空隙与弹性体的尺寸相比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于是可认为弹性体中的物质是连续的。这样,弹性体中的力学量和变形量都可以表示成坐标的连续函数。

②均匀性假设:认为弹性体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依此假设,从弹性体内部任何部位所切取的微单元体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大尺寸试样测得的材料性能,也可用于弹性体的任何部位。

③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弹性体沿着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大多数工程材料尽管微观上不是各向同性的,如金属材料,其单个晶粒的力学性能具有方向性。但弹性体中包含的晶粒数量极多,且随机取向,因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具有这种性质的弹性体称为各向同性弹性体。沿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弹性体,称为各向异性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