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在确定了凸轮机构的类型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的基圆半径后,就可按照已知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了。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图解法简单直观,但不够精确,只适用于一般场合;解析法精确但计算量大。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凸轮,一般采用图解法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比较简便。本节只介绍一般精度的凸轮常用的图解法设计。

1.图解法原理

按从动件的已知运动规律绘制凸轮轮廓的基本原理是反转法。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若将图5-9所示的整个凸轮机构(凸轮、从动件、机架)加上一个与凸轮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度(ω-),此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变。这样,凸轮静止不动,而从动件一方面随机架和导路一起以等角速度“ω-”绕凸轮转动,另一方面又按已知运动规律在导路中作往复移动(或摆动)。由于从动件的尖顶始终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所以反转后从动件尖顶的运动轨迹就是凸轮轮廓。

图5-9 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

凸轮机构的类型虽然有多种,但绘制凸轮轮廓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是相同的,凸轮轮廓都按反转法原理绘出。下面以常见的盘形凸轮为例,说明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方法。

2.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例5-1】设已知凸轮逆时针回转,其基圆半径rb=30mm,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下

试设计此凸轮轮廓曲线。

解:

(1)按一定比例尺μs=0.002m/mm绘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见图5-10(a))。

(2)按同一比例尺μls,以rb为半径作基圆,基圆与导路的交点B即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

(3)等分位移线图的横坐标和基圆。根据反转法原理,按位移线图中横坐标的等分数,从B开始,沿-ω的方向将基圆圆周分成相应的等分数,以射线OB1、OB2、OB3、…代表机构反转时各相应位置的导路,各射线与基圆的交点为B1、B2、B3、…。

图5-10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4)从位移线图量取B1B1′=11′,B2B2′=22′,B3B3′=33′,…,得到B1′、B2′、B3′、…。

(5)以光滑曲线连接B1′、B2′、B3′、…,即得凸轮的轮廓曲线(见图5-10(b))。

如果采用滚子从动件,由于滚子中心是从动件上的一个固定点,它的运动就是从动件的运动。因此,首先把滚子中心看成是尖顶从动件的尖点,此时按尖顶从动件设计得到的轮廓线称为理论轮廓曲线。再以理论轮廓线上各点为圆心画一系列滚子圆,然后绘出此滚子圆的包络线,它就是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注意,此时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半径(见图5-10(c))。

对于其他从动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可参照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