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国伊始,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军事上,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负隅顽抗;经济上,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面对这一切,中国共产党制定集中力量,用2~3年时间统一全国财政,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并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党领导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各项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政府,胜利完成了统一财政,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1952 年,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52年同1949年相比,职工工资提高了70%,农民收入增长 30%。在经济恢复的同时,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经济比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更为迅速,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1956 年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解决了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结束了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批国家工业化必需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工农业生产获得很大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深入人心。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个体手工业,也采取类似的办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这些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后期的改造过于急促和粗糙,导致了一些遗留问题,但总的来说这是伟大的胜利。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如何进行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我国建国以后的成功经验,吸取国际上的教训,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论述了如何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十大关系。

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召开,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八大一次会议制定的路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研究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同年 4 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更需要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在整风运动中,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的意见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有益的,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但是,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展开,也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起进攻,公然要求“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极力抹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绩,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说成是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这种异常现象,不能不引起党的高度警觉,并被看成是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开始进行。对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和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批判和反击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它是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样,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在严重困难面前,全党上下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0年11月,中央要求全党用最大的努力来坚决纠正各种“左”的偏差。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三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跃进”运动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1962年1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团结,加强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搞好国民经济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经过七千人大会将近两年的调整,国内形势逐步好转。但是党在政治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而是还在继续发展。

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但是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 3 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新兴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电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十年新修铁路 8000 公里。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并逐步收到成效。全国农用拖拉机产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70倍。十年的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高等院校毕业生近140万人,为前七年(1956年到1963年)的4.9倍。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些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达到的新水平。体育、文艺方面也取得若干重要成果。

1966 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尽管如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党没有被摧毁,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继续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了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其中包括新的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等。历史再一次证明,我们的党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这场运动也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为我党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