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徐勇军 刘禹 王峰编著
- 1344字
- 2020-08-28 03:49:01
1.4 物联网技术展望
随着物联网和传感器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已形成初步的自主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和研究框架,并且在智能电网、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环保、城市公共安全、城市智能交通、周界防入侵、智能家居和智能医护等方面启动了较大规模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同时,物联网结合传统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也对其计算与处理、关键软件系统、关键核心芯片与设备及核心智能算法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在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物联网所涉及的单元技术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但是,在整个物联网的生态环境中,我们在核心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关键性的芯片、设备及软件算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物联网已经获得产业和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应瞄准世界领先的水准,抢占这一未来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物联网可以提供随时随地服务、安全、规模化、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的服务。通过云计算模式,可以完成广域范围的物联网应用服务;通过海计算模式,可以完成物联网局部区域的独立应用服务。
云海结合的计算模式是物联网的典型特征,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海量节点的前端智能,通过节点间的协同自组织和自反馈,达到智能感知及精确控制的目的。因此,和云计算模式相比,海计算模式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也将成为物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云海计算”的模式在学术界提出不久,其理论体系和内容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本书未能展开详细讨论,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计算模式的复杂小系统建模。在复杂的环境中,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背景,对物联网的服务系统进行系统建模,其中包括:感知模型的建立、计算模型的建立、状态模型的建立等,并组建相应的服务模式。
(2)海量数据表示及其智能化处理。海计算所面临的感知数据具有多层次、高维数、异质、异步性等特点,因此会面临着这些海量异构信息的适应性建模、统一表示、异步信息的融合处理、海量数据的关联、存储计算、管理维护及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挑战。
(3)高效分布式处理与轻量级实现。由于感知节点通常散布稠密,每个节点都集成了相关的传感器,可以得到局部信息,但需要通过节点间的协同,利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根据这种局部的信息获得有意义的全局信息。由于能量、通信、传感、计算、存储等资源的限制,算法需要考虑轻量级的实现,要能根据不同的系统要求和资源限制,按照服务需求,实现分级的信息处理,输出多尺度的结果。
(4)云海结合的性能指标综合优化。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信息处理的效果不再是唯一的主要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如能量、精度、时间、空间、复杂度等多因素的优化。要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包括能源、计算、通信、存储等)满足多用户的多任务需求,就需要将各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因此各项技术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对传感器网络结构体系的研究,关系到系统的通信协议和路由方式的设计,而对于这样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其体系结构、通信方式又要服务于对信息流的操作;反过来,对信息利用的程度、利用的方式、具体的算法等也要考虑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方式等因素。